简介:利用遥感和景观生态学技术,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005年、2009年分辨率为30米的LandsatTM5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研究了五年来区域内林地、沙地变化及空间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5~2009年林地面积增加5090.22km^2,增幅48.5%;沙地面积减少4824.83km^2,降幅49.3%。林地斑块数有所上升,平均斑块面积提高近1倍;沙地斑块下降幅度较大,平均斑块面积由30.76km^2降至7.98km^2,林地分离度、破碎度均呈下降趋势,表明研究区域林地呈聚集趋势,生态价值逐步上升;沙地分离度、破碎度均呈好转趋势。研究区域总体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提高。
简介:利用遥感和景观生态学技术,以浑善达克沙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005年、2009年分辨率为30米的LandsatTM5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研究了五年来区域内林地、沙地变化及空间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5~2009年林地面积增加5090.22km2,增幅48.5%;沙地面积减少4824.83km2,降幅49.3%;林地斑块数有所上升,平均斑块面积提高近1倍;沙地斑块下降幅度较大,平均斑块面积由30.76km2降至7.98km2;林地分离度、破碎度均呈下降趋势。表明研究区域林地呈聚集趋势,生态价值逐步上升;沙地分离度、破碎度均呈好转趋势,研究区域总体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提高。
简介:通过收集全市多源遥感数据、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地面监测数据、自然环境数据,建立全市生态环境评价基础数据集,通过筛选评价指标,利用AHP法在咨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全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包括自然气候指标2个、宏观生态指标5个、环境要素指标6个、农业面源指标3个、社会经济指标3个。以ARCGIS10.0软件为支持,以定量分析为基础,采用分层栅格数据处理和空间数据叠加的技术方法,建立评价指标实现多要素综合分析和整体评价技术方法,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区,并进行了实际验证,为天津生态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简介:森林生态服务的量化研究是森林生态服务评估的关键之一。本文以山东省的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温度产品、植被指数产品、实际采集的外业数据、山东省气象数据等资料,结合GIS技术,对2000-2006年山东省森林不同时间的温度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是对大范围的森林调节温度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量化的尝试,得出了森林调节温度的相关规律:(1)森林夏季具有降温作用,冬季具有保温作用;(2)森林温度变化的振幅此农田、城镇都小;(3)农田降温和保温的效果都不如森林显著;(4)在夏季,白天森林地表温度(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负相关的关系,冬季是正相关的关系;无论冬夏,夜间森林的LST与NDVI几乎不存在相关性;(5)LST变化与NDVI变化的相关性比LST变化于降水变化的相关性强。
简介:摘要:景观格局的生态环境效应是景观生态学的热点问题。以石家庄市地表水源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2000年的TM影像和2010年的HJ-1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指导,在FRAGSTATS软件上选取CA、PD、NP、PLAND、SHDI、SHEI等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景观格局演变与水文效应的相关性方面,以8个常规监测点为中心生成缓冲区,借助FRAGSTATS软件计算缓冲区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并与径流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指标的变化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林地、建设用地斑块面积显著增加,低矮灌木及草地、水域、耕地、未利用地斑块面积减少。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多样性增加,优势度上升,连通性增强;(2)研究区10年来水质变化不大,水质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严重超标。(3)河流径流量或者集水区水量的变化与该区域的景观格局变化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景观格局变化影响着水量的变化。(4)建设用地面积所占比例、密度和分维度与总氮指标呈显著正相关性,与水域呈负相关。高锰酸盐指数与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呈显著负相关,与建设用地面积所占比例呈显著正相关。生化需氧量与耕地密度呈显著正相关。耕地密度与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呈正相关。此外,从景观类型水平上看,SHDI与生化需氧量呈显著正相关,它通常是与表征水质下降的指标呈显著相关性。关键词:石家庄市;水源保护区;景观格局;水环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