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主要研究了预糊化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和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三种变性淀粉的物化特性与冻融稳定性,以及它们对冷冻面团面包比容及面包全质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木薯淀粉经过不同方式的变性后,物化特性差异很大,其中,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冻融稳定性最好,预糊化淀粉的冻融稳定性最差;添加5%三种变性淀粉后均能显著延缓冷冻面团的下降趋势,并对冷冻面团面包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这一结果与变性淀粉冻融稳定性及冷冻面团面包比容变化趋势一致,进一步表明变性淀粉,尤其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可以有效抑制冷冻面团内部水分的迁移,降低冻藏过程中冰晶和重结晶的形成,从而改善冷冻面团面包的内部质构。
简介:介绍了作者在竹叶黄酮(EOB—f)与心脑血管药理相关的研究进展。1)动物模型研究表明,EOB—f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TG)的含量,显著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降低动脉硬化危险;2)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表明,EOB-f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TG含量,显著提高血清中HDL—C含量,均优于银杏黄酮对照组,且无毒副作用;3)体外模拟体系的试验表明,EOB—f2能显著抑制由AAPH诱导的脂质体过氧化,防止Cu^++中介的人类血清LDL—C的氧化;4)最新的药理研究表明,EOB—f能有效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流量;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及缩小心梗范围;降低血小板聚集,有效抑制凝血过程;对脑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示竹叶黄酮具有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药物和功能性食品开发的巨大潜力。
简介:蜡质马铃薯淀粉是一种全新的商业化淀粉,本文首次对该淀粉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蜡质马铃薯淀粉的直链淀粉的含量极低(0.96%),低于蜡质玉米淀粉的直链淀粉的含量(3.79%);蛋白质及脂肪含量也低于普通马铃薯淀粉的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蜡质马铃薯淀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属B型,其淀粉颗粒的大小和型态与普通马铃薯的淀粉无明显差异,但其小颗粒淀粉的比例较普通马铃薯的淀粉高。蜡质马铃薯淀粉的胀润度及淀粉糊的透明度均高于普通马铃薯的淀粉,远远高于木薯淀粉及蜡质玉米淀粉。虽然蜡质马铃薯淀粉的成糊温度与普通马铃薯淀粉及木薯淀粉的无明显差异,在水溶液中其淀粉糊的最高黏度也低于普通马铃薯淀粉,但在酸性及盐环境中蜡质马铃薯淀粉的最高黏度却大大高于普通马铃薯淀粉。由于其特殊的功能性质,可为食品领域内诸多产品的生产、开发提供新的选择,由于其高支链的特性,耐酸性、耐盐性能好、较低的糊化温度及高度的透明度,可生产出透明度极高、冻融稳定性好的高质量汤料、酱料及果酱类产品。由于其增稠稳定性能好,可替代烘焙奶油中胶体成分,带来成本的节约的可能性。由于其可提供高膨胀性能的特性,可为休闲膨化食品带来松脆的口感、光滑的外观、高度膨化的效果。
简介:研究自然发酵及其优势菌(酵母菌)对小米淀粉分子结构及糊化特性的影响,为剖析不同菌属在小米自然发酵中的改性机理及发酵对小米淀粉性质的影响奠定理论基础。采用0.2g/100mL的NaOH提取发酵后的小米淀粉,研究自然发酵及优势菌发酵后对小米淀粉颗粒特性、结晶度、官能团、分子量、糊化及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酵母菌发酵后,淀粉颗粒表面有明显的侵蚀迹象,而自然发酵淀粉颗粒表面侵蚀迹象较轻;酵母菌发酵后小米淀粉的结晶度较自然发酵减少0.33%;发酵并未改变小米淀粉官能团区的峰位,但特征峰强度减弱,酵母菌发酵后小米淀粉指纹区图谱消失;未发酵小米淀粉重均分子量为1.5×10^4~5.9×10^5g/mol^-1,自然发酵分子量在2.1×10^4~5.4×10^5g/mol^-1间,酵母菌发酵后支链淀粉长链及直链淀粉比例减少而中间及短支链淀粉的比例相对增加;酵母菌发酵96h糊化温度较自然发酵下降1.07℃,热焓值较上升0.78J·g^-1;回生值较自然发酵下降471mPa·s。自然发酵的优势菌(酵母菌)使小米淀粉的分子结构、糊化及老化特性发生明显变化,并在小米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简介:以八角茴油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S)为乳化稳定剂制备乳化八角茴油。利用戴维斯结构因子法计算OSAS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计算显示,随着酯化取代度的增加,OSAS的HLB值增加。以乳化稳定性参数为评价指标,采用电导率法测定乳状液乳化稳定性,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进行乳化八角茴油制备工艺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证明,OSAS是亲水性乳化稳定剂,能稳定水包油型的乳化八角茴油。OSAS稳定乳化八角茴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OSAS取代度0.03685,OSAS质量分数4%,八角茴油质量分数5%,乳化温度50℃,匀浆时间6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乳化八角茴油,稀释1000倍后在72h内仍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锶矿泉水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分泌的影响,研究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HUVEC细胞分为2、4、6、8mg/L锶矿泉水(SMW)组和双蒸水(DDW)组,以4×104个/ml的浓度接种于培养板中,18h后,换成条件培养基培养至96h。分别于24、48、72和96h时,以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培养72h的细胞分别用苏木素染色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以及用BCA蛋白化验试剂盒测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基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培养72h后,2和4mg/LSMW组细胞增殖速度快于DDW组(P〈0.05);8mg/LSMW抑制HUVEC增殖(P〈0.05);培养至72h时,各浓度的SMW组细胞分泌VEGF的量较DDW组均降低(P〈0.05),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和4mg/LSMW组分泌ET和NO减少(P〈0.05),而6和8mg/LSMW组分泌增多(P〈0.05),但同一浓度下,ET和NO分泌变化呈正相关。4mg/LSMW组NO/ET值增大(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锶矿泉水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影响内皮细胞ET和NO分泌,降低血管紧张性。VEGF并不直接参与锶矿泉水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