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G卫星TBB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分析造成2016年6月1—2日重庆地区暴雨天气过程的MCS及内部2条β中尺度雨带的演变特征,并着重对比分析2条雨带锋区、锋生及不稳定机制的差异。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由MCS造成,其内部有南、北2条β中尺度雨带,分别位于MCS南、北两侧TBB梯度大值区;(2)北雨带位于低层锋区内,是一条与锋面近于平行的中尺度雨带,而南雨带位于锋区前缘的高湿区和高能区中,对流性降水更强;(3)锋生函数各项对南北雨带锋生贡献有显著不同,北雨带以水平运动作用锋生为主,而南雨带则以垂直运动作用锋生为主,南北雨带锋生各项这种差异,与大气层结稳定度有关;(4)南北雨带不稳定机制有显著不同,南雨带为对流性不稳定机制,北雨带沿着锋面有向冷区倾斜的斜升气流发展,为对称不稳定机制。
简介:为了加强我国灾害天气的研究能力,提高中尺度动力分析及其雷达反演、同化技术水平,国家973“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和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8月13-17在北京联合举办“2005年度中尺度灾害天气夏季讲习班”张大林教授在讲习班上重点介绍了目前国际上中尺度研究中常用的位涡理论与平衡流理论、风暴动力学以及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进展。张福清博士重点讲解了中尺度重力波理论、中尺度系统的可预报性以及卡尔曼滤波与集合同化技术,他们讲解的内容对于提高我国年轻研究人员与业务人员利用动力学理论分析与认识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的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另外,来自美国强风暴实验室的张健博士与孙娟珍博士就多普勒雷达的最新反演理论与技术,利用雷达资料做强对流临近预报以及定量降水估测等方面做了十分详细的介绍,这些新技术也是国内十分关注的应用技术,对提高我国新一代雷达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学员普遍认为:这次讲习班的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对提高年轻气象工作者的科研和业务水平十分有益。讲习班260多名学员来自北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及中国气象局直属30多个单位。
简介:用合成分析方法探讨MCC热力学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MCC整个生命史里,对流层中下部为正涡度区,200hPa以上为负涡度区;发展时刻辐合区突然抬升;MCC前期的垂直上升速度最大中心高度低于后期的;MCC的高低空的冷心、中层暖心的温度结构在成熟期以后不明显
简介:采用MM5非静力原始方程中尺度模式模拟了1995年7月26日发生在高原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1)模式基本上模拟出26日高原上MCS发生发展的大尺度背景场,它们是强大的对流层高层青藏高原反气旋高压和强的低层热力强迫.模式还得到了与MCS相联的α中尺度涡旋,它能在500hPa实测风场中得到反映,而且,模式模拟的400hPa雨水混合比场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MCS在Tbb图上反映的β中尺度次级结构特征.另一方面,模拟存在的差异也是明显的,例如:时间上有3小时滞后;模拟的MCSα中尺度涡旋位置偏西3-5个经度.(2)模拟的α中尺度气旋性涡旋的结构和演变是高原上探空资料难于描述的.模拟的结果表明,它只限于高原上在450hPa以下的对流层中低层,范围向上减小,在500hPa直径约4个经纬度.这个中低层涡旋对应上升运动区,但它的上方是反气旋涡度,对应下沉运动.该涡旋是在高原上从无到有发展出来的,出现在MCS成熟阶段和之后,持续3-6个小时.在它的形成和消亡时都是位势高度场的变化先于风场的变化,这表明该涡旋与高原上的热力作用密切相联.(3)一系列模式敏感性试验考察了不同的物理过程和高原地表热力强迫对高原上MCS的影响.结果表明,文中的高原上MCS在高层青藏高原反气旋高压的大尺度背景下主要受中低层热力强迫的支配.这些模拟结果暗示出一定的高层大尺度背景下适当的低层热力效应就有可能在高原上形成MCS的可能性.
简介:利用区域气象观测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雷达和NCEP资料,对2010年6月19日江西创历史大暴雨过程的成因及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在江西典型暴雨形势背景下,具有显著的中尺度特征;强降水落区位于地面中尺度切变线附近,中尺度系统提前或同时于强降水生成;强降水位于低层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前端和水汽强辐合的重叠区域,与强上升运动区及θse≥78℃高能舌北侧密集锋区对应;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合并使降水加强,东西向直线排列的MCS不断向东移动造成持续强降水,落区位于TBB低值区和邻低值中心大梯度区;中-β尺度强回波带稳定且具高降水效率,并形成"列车效应";辐合线、逆风区、中气旋和中层冷侵入等促进强降水发生和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