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依托以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hinaIntegratedMeteorologicalInformationSharingSystem,简称CIMISS)为核心的省级集约化数据环境,研发B/S架构的陕西气象数据共享系统,实现了CIMISS所接入的各类资料及本地特色数据的查询下载、统计分析、可视化展示、离线定制等功能。该系统的建成对于提高陕西气象部门省级数据环境的共享服务能力,解决基层用户“看不到数据”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IMISS 数据共享 数据服务
  • 简介: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中的天然海莲(Bruguierasexangula)群落和人工无瓣海桑(Sonneratiaapetala)群落区,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LI-8100A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每月6~11日,在6块采样地,分别采集气样和土样,测定了土壤理化指标,测量和估算了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通量。在研究中,对采样点的土壤进行了4种处理,分别为去除土壤中的植物根系、去除土壤中的凋落物、去除土壤中的植物根系+凋落物、保持土壤原状,对比了4种处理下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通量,分析影响天然海莲群落和人工无瓣海桑群落区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通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天然海莲群落和人工无瓣海桑群落区土壤的平均CO_2排放通量为(420.0±26.1)mg/(m~2·h),平均CH_4平均排放通量为(29.9±1.4)mg/(m~2·h),人工无瓣海桑群落区土壤的CO_2和CH_4排放通量显著大于天然海莲群落区;植物群落类型,尤其是植物根系,能明显影响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通量,土壤表面凋落物覆盖、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含水量、气温和降水量都能影响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通量。

  • 标签: 红树林 土壤 二氧化碳 甲烷 排放通量 海南东寨港
  • 简介:从组织管理职责、总体架构、技术路线等方面介绍陕西气象云管理平台如何实现,从主要功能、平台应用等方面介绍陕西气象云管理平台如何使用,从而实现全省基础资源的集中管理、动态分配、自助申请,并支撑数据处理、分析、交换、管理和各业务支撑系统等多种不同的系统。

  • 标签: 陕西省 气象云 管理平台
  • 简介:2016年2月2日,青海科协副主席马玉及学会部领导一行到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慰问看望德力格尔团队全体科研人员并与他们座谈.气象局副局长许维俊和气象学会秘书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 标签: 气象学会 青海省 科研人员 大气本底 秘书处 气象局
  • 简介:应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以及山东122个国家自动站日降水量和小时降水量资料,从日积雪深度和过程总降水量两个角度分别定义第一和第二类极端降雪事件,并进一步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论如下:(1)山东极端降雪事件发生在江淮气旋和回流天气形势下,出现在11月(初冬)和2月(早春)的可能性最大,江淮气旋类多出现在2月,回流类多出现在11月。(2)极端降雪事件中鲁东南、鲁西北西部和鲁中北部地区降雪量大且出现极端降雪次数多。江淮气旋类极端降雪过程降水量大值中心出现在鲁东南、鲁中北部和半岛地区,而回流类过程降水量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3)相比较于江淮气旋类降雪过程,回流类极端降雪过程出现的单站最大降水量更大,且大雨以上量级降水范围更广。通常极端降雪过程中,降水量最大为50.0~59.9mm,多数站点过程降水量为10.0~29.9mm。(4)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的两类极端降雪过程地面气旋初生时中心气压值、冷高压中心强度和位置、低空急流的厚度和强度等特征有所不同。(5)回流类极端降雪过程,水汽辐合层次深厚,700hPa与850hPa均有明显的水汽辐合,江淮气旋类极端降雪过程中水汽辐合层次较低,主要位于850hPa附近。对于过程降水量超过50.0mm的极端降雪事件,700hPa和850hPa比湿均达到并超过5g·kg^-1。(6)回流类极端降雪过程伴有不同范围寒潮。

  • 标签: 极端降雪 江淮气旋 降水分布型 水汽特征
  • 简介:利用2016年7—9月全省1957个包括区域自动站在内的站点观测资料,对同期雷达融合降水估测和预报资料进行了从时间演变、空间分布及统计检验3个方面的检验,还利用基于对象的诊断评估方法(MODE)考察了台风莫兰蒂(编号1614)9月13—16日一次降水过程,结果表明:1)融合估测降水能较好反映出2016年夏季降水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2)预报1~6h降水总体偏强,随着预报时效的增长,均方根误差在增大,对浙东沿海和浙南温州一带的降水预报的均方根误差最大;3)对于台风莫兰蒂的这次降水预报,在降水最强的15日21时的融合1—6h预报降水进行MODE检验评估,可以看出预报1—5h的降水落区与实况较一致,但降水落区的范围比实况偏小,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预报与实况降水落区的相似度在减小。

  • 标签: 雷达融合降水 降水预报 检验分析 MODE
  • 简介:为了了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CentreforMediumrangeWeatherForecasts,ECMWF)数值模式对安徽地区降水预报的性能,提高订正技巧,本文应用风险评分(ThreatScore,TS)、预报偏差(BIAS)和去除随机事件后的公平T评分(EquitableThreatScore,ETS)及真实技巧评分(TrueSkillStatistic,TSS)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安徽ECMWF数值模式降水场预报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ECMWF模式对安徽地区降水的预报性能总体较稳定,年际变化幅度较小。安徽降水预报的ETS评分总体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所有气象站降水均存在预报过度的现象。降水预报分级检验表明,小雨量级降水预报评分明显高于其他量级降水,但预报偏差较大,预报过度现象严重;ECMWF模式对72h时效内的暴雨量级降水预报技巧较小,对于72h时效后的暴雨量级降水基本没有预报能力。季节降水预报的检验表明,春季、秋季和冬季的48h时效内晴雨预报的准确率为88%以上,订正空间较小;夏季各时效及春季、秋季和冬季168h时效以上降水预报的空报率超过60%,可以适度订正;秋季较其他季节降水预报的漏报率略高,尤其是120h时效以上降水的预报需关注。四季均存在降水预报过度的现象,尤以夏季最突出。ECMWF模式对安徽降水量为01—07mm的格点降水预报空报率较高,订正后可以明显提升预报技巧,但增加了一定漏报风险。

  • 标签: ECMWF模式 检验 降水 TS评分 ETS评分 预报偏差
  • 简介:陕西气象信息服务系统以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作为数据源,采用B/S模式开发,实现了气象要素检索下载、温度、降水量曲线绘制、气温色斑图显示等功能。应用实践表明,以CIMISS作为数据源,解决了气象信息数据源不统一的问题,且可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基础气象数据服务产品。

  • 标签: CIMISS B/S 陕西 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 简介:通过对安徽各地质时代古生物化石产地进行调查,本文根据《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试行)》和《省级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编制指南》对安徽古生物化石产地进行区划研究。结果显示安徽化石产地主要分布于淮北一宿州、沿江地区和黄山地区。将古生物化石产地划分为3个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特别集中区,3个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区和4个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区。

  • 标签: 古生物化石 时空分布 产地区划 安徽
  • 简介:结合陕西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和其它相关资料,采用市场价值法和替代成本法等方法,评价了2014年陕西湿地生态系提供的9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14年陕西湿地生态服务系统总价值为2887.14×10^8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41%;其中,涵养水源服务价值最高,为1894.02×10^8元,占总价值的65.6%,其次为供水服务价值,为537.01×10^8元,占总价值的18.6%。

  • 标签: 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陕西省
  • 简介:水工环地质工作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地质工作,面对生态文明强建设的需要,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仍显不足。在分析安徽水工环地质工作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 标签: 水工环 发展 安徽省
  • 简介:在国家2000网重力基本点的控制下,在全省范围内布设了80个省级重力基点,组成了覆盖全省的重力基点网。基点网的建立可以使今后全省重力测量成果保持统一,全省重力测量成果也将成为全国重力测量成果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全省重力基点网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重力基点 布设 重力基点网 重力测量成果
  • 简介:利用1960-2014年夏季(6-8月)湖南77个气象站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对该地区高温热浪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南大部分地区常年遭受高温热浪袭击,年均发生1.53次,部分地区年均出现2次以上。高频次、高强度的高温热浪主要集中于湘中偏东(衡阳盆地一带)地区,株洲、长沙、益阳等地为次大值区,湘西地区高温热浪的发生频次及强度则低于全省平均值。近年来,湖南高温热浪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炎热程度不断增强。近55年高温热浪频次及强度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前呈减少(减弱)趋势,此后呈增多(增强)趋势,21世纪以来高温热浪增多增强尤其明显。对一次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极端高温热浪过程研究发现:南亚高压东伸扩展,西太副高异常偏西、偏北且稳定少动,下沉运动强盛等条件的配合有利于湖南持续性高温的发生。

  • 标签: 湖南省 高温热浪 频次 强度 成因
  • 简介:基于1961—2015年贵州81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资料,分析了贵州夏季各月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穿衣指数及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6月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为夏季最低值,7月和8月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穿衣指数的年际变化基本一致,其中6月第1候和第2候是贵州夏季最舒适的候;空间分布上,夏季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整体上自西向东呈递增趋势,而穿衣指数由西向东呈递减趋势;舒适度空间分布表明,6月是贵州夏季旅游的最佳月份,6月仅贵州南部低海拔地区处于"较不舒适"等级,大部分地区处于"较舒适、舒适"等级,7月和8月"舒适"区域主要位于贵州西部地区。

  • 标签: 旅游 舒适度 时空分布 贵州省
  • 简介: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以2000年、2005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河北滨海湿地面积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在FRAGSTATS软件支持下,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对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滨海湿地为研究区的优势景观类型;与2000年相比,2010年滨海湿地面积减少了4083.63hm^2,说明部分湿地已经转化为非湿地,湿地功能退化。湿地格局改变主要表现在各类型人工湿地之间的相互转变。2010年研究区景观斑块数比2000年明显增加,说明湿地破碎化加剧。

  • 标签: 滨海湿地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驱动力 河北省
  • 简介:吉林西部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是中国最大的面向湿地恢复与保护的生态水利工程,是新时期践行中国河湖水系连通战略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积极履行《国际湿地公约》的战略需求。针对该项工程多湿地连通、多水源和多工程供水、水系连通和水资源调度复杂性等特点,从工程实践需求出发,重点阐述亟需解决的河湖水系连通优化网络构建、湿地多水源生态补水技术、湿地供水优先次序评价和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与调度四大关键问题研究的内涵和框架,为保障吉林西部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水资源调度与运行管理提供支撑,确保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

  • 标签: 湿地群 多水源 河湖水系连通 水资源配置与调度 吉林省西部
  • 简介: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硒元素缺乏容易引起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本次工作对石台县全境硒含量进行测试和评价工作.结果显示,石台县土壤分布区以中硒含量(含量0.175×106~0.40×106)区为主,占总面积的67.62%;其次是高硒含量(含量0.40×106~3.0×106)区,占总面积的28.73%;低硒含量(含量0.125×106~0.175×106)区和极高硒含量区(含量〉3.0×106)相对较少,仅占总面积的3.51%和0.14%,无极低硒含量(含量〈0.125×106)区.通过综合考虑各乡镇的平均硒含量和富硒区面积两个因素,笔者认为石台县富硒含量高,具有很大的富硒资源开发价值.

  • 标签: 富硒区域 硒含量 资源评价 石台
  • 简介:通过对安徽建筑石料矿开采和管理现状的梳理,估算出各地建筑石料矿的单位矿石量产值。为今后矿业权出让价格的确定提供了借鉴;在系统总结建筑石料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摸清资源和生态家底、科学合理的设置和投放建筑石料矿采矿权等措施建议。

  • 标签: 建筑石料矿 单位矿石量产值 点线面相结合 管理措施 安徽
  • 简介:域范围内的港口资源整合已渐成我国港口领域改革的主流趋势,这是我国港口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多重因素共同驱动而导致的必然产物。具体来看,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根本;全面深入改革和经济新常态是时代背景;效益驱动是直接动力;战略驱动是牵引力量;行政驱动是关键支撑;情境驱动是经验借鉴。就实践模式而言,从主体、地域、路径三大视角来分析我国当前的域港口资源整合实践模式,可以较好地把握其发展脉络,对各省港口资源整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省域 港口资源 整合 驱动机制 实践模式
  • 简介:利用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对江西永修地区1961—2015年盛夏(7—8月)气温和汛期(4—6月)降水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永修地区盛夏气温和汛期降水均存在25—30a的变化周期,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两者自1961年以后均未表现出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从大气环流指数和外强迫指数中筛选影响永修地区降水和气温的显著相关因子,并采用逐步回归法构建永修地区盛夏气温预测模型和汛期降水预测模型。模拟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气温、降水预测模型不仅能较好地模拟出1961—2010年永修地区盛夏气温和汛期降水的变化,还能很好地分别预报出2011—2015年永修地区盛夏气温和汛期降水。

  • 标签: 气温 降水 变化趋势 影响因子 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