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POS辅助三的应用,能够减少传统三中为加密所需野外控制点的联测工作量,缩短成图周期,降低成本;然而选择不同个数的附加参数,也会使得在POS辅助三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模型有所差异,所建立的误差方程式亦不同。因此,在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附加参数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使用不同的附加参数来建立模型,分析造成其精度差异的原因并对参数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定位定姿系统 POS辅助空三 附加参数 精度分析
  • 简介:VLBI技术及USB技术成功应用于中国的探月工程,极大地提高了月球探测器的定轨精度。随着中国深探测向更远目标的推进,对VLBI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取合适的射电源可以有效地提高探测器的定轨精度。本文综合考虑射电源的流量、信噪比、与探测器的角距等信息,探讨了从最新国际天球参考架中选取校准射电源的方法。本文以月球探测卫星的差分VLBI观测为例,结合中国VLBI网的现状,筛选出了可用的候选校准表。

  • 标签: 差分VLBI 校准射电源 系统等效流量密度 基线信噪比
  • 简介:利用全国垃圾填埋场的点数据,基于实际调研和实验室分析建立中国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填埋时间的排放因子矩阵,采用IPCC推荐的一级降解动力学(FOD)方法自下而上地核算了中国2107个垃圾填埋场在2007年的甲烷(CH4)排放量.针对不同区域和类型的填埋场,分别就城市垃圾组分、可降解有机碳、CH4修正因子、CH4氧化系数、填埋场CH4收集率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2007年填埋场CH4排放量为118.61万t,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2005年填埋场排放量(220万t)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垃圾填埋场统计数据的差异,例如填埋场个数及垃圾填埋量.中国绝大部分填埋场CH4年排放量在700t以下,超过1000t的有279个,超过1万t的仅10个.江苏省的CH4排放量最高,达到9.87万t;西藏的排放量最小,仅为0.21万t.东部江苏、广东、浙江等省的整体排放量较高,西部地区西藏、宁夏、青海等地的排放水平较低.

  • 标签: 垃圾填埋 CH4排放 点排放源
  • 简介:利用三江区18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月气温、降水、风速、日照时数资料,探讨了区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引用已有成果,评估了各地风能资源状况。结果表明:三江区热量、水分资源分布的特征大体是一致的,即由东南部海拔和纬度较低的河谷地带逐渐向西北部海拔和纬度高的高原腹地减少,光照资源的分布与水分资源的分布正好相反,五道梁—沱沱河一带及其西侧为高值区,而久治—班玛一带为低值区。风能资源除五道梁和沱沱河分别属于丰富区和较丰富区外,大部分地区属风能可利用区、季节利用区和贫乏区。三江区近50年来热量资源增加明显,光照资源也呈增加趋势;水分资源虽冬、春季增加显著,但夏、秋季和全年降水无明显的变化。

  • 标签: 长江 黄河 澜沧江 气候资源分布 变化趋势
  • 简介:铅锌矿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中天山地块东段,于2003年检查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铅锌银综合异常时发现,目前规模为中型铅锌矿.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找矿标志进行总结,为该区寻找此类型矿床提供依据及找矿标志.

  • 标签: 哈密 中天山 铅锌矿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标志
  • 简介:通过涪陵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岩心、岩屑样品的残余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甾烷及萜烷色-质实验数据,分析了长兴组烃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程度。根据干酪根生烃原理,采用蒙特卡罗随机抽样模拟法计算烃岩生烃强度。结合区域构造与沉积特征,认为涪陵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烃岩主要发育于下旋回斜坡相碳酸盐岩,烃岩具有低等级别的生烃能力。

  • 标签: 四川盆地 涪陵地区 长兴组 烃源岩 生烃能力
  • 简介:本文将时频分析与时延估计合理地结合起来,实现随钻信号的估计。方法的出发点是信号的瞬时频率估计。利用时延估计算法来估计地震反射道响应,使得局限于时间域的盲处理问题扩展到二维的时频平面,信号的时、频特征得到分离。由于RGK分布对噪声敏感度小,从而得到合适的“模型函数”来重构信号。理论模型的试算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源信号 盲分离 径向高斯核 信号重构
  • 简介:针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露头样品有机质丰度低、成熟度高的现状,应用降解率法,探讨高-过成熟烃岩有机质丰度恢复。结果表明,有机质丰度恢复取决于有机质类型,石炭系烃岩有机质以Ⅱ型和Ⅲ型为主,也有部分I型。不同类型烃岩有机碳恢复系数存在差异,I型、Ⅱ型、Ⅲ型有机质的原始有机碳恢复系数分别为2.45、1.42、1.04。有机质类型为I型和Ⅱ型的烃岩,进行恢复前后的有机碳及生烃潜量变化显著,烃岩评价等级也显著提升,而有机质类型为m型的烃岩无论是有机碳还是生径潜量变化却不大。

  • 标签: 高-过成熟烃源岩 有机碳恢复系数 有机质类型
  • 简介:分析可以反演河流系统演化过程中,构造运动、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升降等因素的影响。选择长江三角洲现代、中全新世和末次盛冰期3个代表性时代的沉积物样品,进行重矿物组合、锆石u—Ph年龄谱系等分析,以揭示不同气候条件下长江三角洲河口沉积物的变化。与末次盛冰期相比,中全新世沉积物中榍石、锆石含量较低,重矿物GZi指数较大,古元古代锆石含量较高,但白垩纪、新元古代锆石含量较低。这些特征表明中全新世长江河口沉积物有更多源自上游地区的物质,这种变化可能与流域受夏季风影响的降雨量变化有关。初步分析认为,末次盛冰期研究区季风很弱,降雨量和径流量均下降,上游物质较少被搬运至河口;全新世季风加强后,降雨量和径流量均上升,此时河口沉积物更多源自上游,尤其是在中全新世夏季风最强盛期。

  • 标签: 长江三角洲 物源分析 重矿物 锆石U-Pb年龄 冰期-间冰期 夏季风
  • 简介:在墨西哥湾,分布广泛的下第三系威尔科克斯群(Wilcox)深水扇沉积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勘探目的层,但有关其与对应的陆上同时代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浅海相储层的关系,人们还没有清楚的认识。采用一个大规模的三维地震数据集(8500km2,我们研究了未经勘探的得克萨斯州海岸带第三系下段的构造和地层,这个海岸带区域从古大陆架边缘下倾方向大约96km处延伸至深水油气发现上倾方向322km处。在马塔戈达湾(MatagordaBay)附近推断的整个古新统至上始新统层段都识别出了海底峡谷,但本次研究的重点是最年轻的海底峡谷。这些海底峡谷一般是3~4km宽、200~500m深。主下切谷的轴向大都是沿陆坡向下,但也有一些存在分叉现象。早期的盐构造运动似乎产生了不规则的古大陆坡地貌,陆坡的坡度被改变,从而影响了沉积物流动路径。从古地理的角度来看,这个海底峡谷沉积复合体处于大陆坡的中段到下段,位于威尔科克斯群陆架边缘峡谷体系的正下倾方向。虽然这些海底峡谷并不是都一定与上倾方向上的陆架边缘峡谷连在一起,但它们属于墨西哥湾西部边缘一带大规模峡谷沉积复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个复合体担当了已成功地进行过钻探的深水下第三系威尔科克斯群浊积岩油气储层的沉积物输送通道。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对于得克萨斯州陆架区的勘探前景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认识墨西哥湾古新世到早始新世的古地理也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海底峡谷 墨西哥湾 油气储层 早始新世 深水区 大陆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