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多种技术用于装备油气田智能生产井,监测油藏流体流动。4D地震技术用于监测流体饱和度随时间的变化,一些井内安装了永久性传感器,在地面直接读取井下压力、温度、产量和含水率。已证实微地震和测仪成图技术在油田注采、废物回注处理和岩土力学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重点介绍了地面测仪长期监测技术及其在优化注入方案中的应用。该项技术应用于加利福尼亚油田注采和废物回注处理项目,取得了明显效果。总之,多项技术已成功地用于油藏监测。实践证明,地面测仪成图技术非常实用而有效,可用于追踪油藏流体流动,防患于未然,为经营者节约大量资金。未来的油藏监测仪器组合将实现测仪和微地震传感器一体化,更好地实时监测油藏对流体注入和采出的响应。

  • 标签: 测斜仪 成图法 油气田 智能生产井 油藏模拟 油藏监测
  • 简介:穿层距与真厚度之间换算关系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地质学基本概念,包括岩层的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真倾角、视倾角、方位角,穿层距及穿层真厚度等.

  • 标签: 真倾角 视倾角 方位角 穿层斜距 穿层真厚度
  • 简介:欧洲中心中期预报的气象学者们推断,1987年中西部地区的夏季干旱主要是由“尼娜”引起,而不是温室效应所致。所谓尼娜是用来描述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的强冷却现象的术语,即将这种冷热转换现象称为尼娜现象。

  • 标签: 中期预报 气象学者 冷却现象 西北大西洋 太平洋地区 欧洲中心
  • 简介:里海盆地西南部泥盆纪含油气前景评价显示油气潜力很大。在确定了沉积前景时,应把重点放在构造因素和岩石的储层特性上,在现阶段进行的技术经济评价远远不够,应当指明,哪种烃类(油或气)位于深层,因为此技术经济指标决定其开采成本。

  • 标签: 泥盆纪 海盆 穹窿 沉积 构造因素 盆地
  • 简介:同一个地方从一口斜井或水平井和三口直井所取岩心的对比表明,裂缝的间距是不规则的,大大小于地层厚度,不能从直井的资料中推算出来。测定的裂缝间距必须经过适当的筛选才能用于油藏模拟。

  • 标签: 裂缝 间距 斜井 水平井 直井 取心
  • 简介:1矿区及矿床地质概况矿区位于冬吐劲弧间盆地与博罗科努岛弧分界的近EW向区域性大断裂的韧性剪切带内[1],产于华力西中期二长花岗岩与中泥盆统拜辛德组中酸性火山碎屑沉积岩的外接触带中,糜棱岩化凝灰质砂岩为主要赋矿围岩.

  • 标签: 金矿床 原生晕 次生晕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作用 共生组合
  • 简介:新疆阿吾勒山—带大哈军山组火山岩是陆缘弧构造环境,通过研究,测区火山岩具高K、高Al和低碱、低Ti的特点;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与典型火山(岛)弧环境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组成一致;稀土总量97.89×10^-6~222.87×10^-6,平均含量为140.71×10^-6,具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特点;各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大哈军山组火山岩位于靠大陆边缘的岛弧区,大哈军山组火山岩记录了西天山阿吾勒地区在早石炭世处于板块俯冲碰撞环境的重要信息。

  • 标签: 西天山 阿吾拉勒 大陆边缘弧 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 地球化学
  • 简介:本文对交型扰动不稳定谱点的分布做了理论分析,得到了该谐点分布的半圆定理-该谱点分布在复平面上以原点为圆心以R0为半径的上半平面上,同时还对该不稳定增长率的上界作了估计.发现水平尺度越小,模式顶越高则该估计值越大;垂直风切变的增大和纬度的增高对该增长率的增大有正贡献;当层结稳定度减小时,最大增长率随相对最大增长率得增大而减小.

  • 标签: 斜交型扰动 半圆定理 增长率 垂直风切变 不稳定谱点
  • 简介:研究了嘎金矿体和外围矿体及矿源层金含量的分维特征,指出不同矿床类型、矿体品位变化、不同矿源在分维值上的差异。对矿体进行了评价。认为玄武岩和凝灰岩是本区主要的矿源层,嘎Ⅰ、Ⅴ和色卡Ⅳ号矿体具有相同矿床类型和特征。

  • 标签: 嘎拉金矿 矿源层 分维
  • 简介:塔格南变质核杂岩位于东天山地区中天山古陆中,为大陆边缘型变质核杂岩构造,该核杂岩原为EW长椭圆形,后被断裂破坏现呈半圆形,变质核杂岩由内核、滑脱系、盖层三单元构成,内圈为内核,由喀塔格岩群片麻岩和同构造侵入体组成;中圈为滑脱系,由喀塔格岩群片麻岩、兴地塔格岩组片岩和长城系星星峡岩群变碎屑岩组成,发育叠瓦状剥离正断层,与内核之间为主剥离断裂;外圈为盖层,由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组成,喀塔格变质核杂岩构造时代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

  • 标签: 喀拉塔格 变质核杂岩 内核 滑脱系 盖层 剥离断裂
  • 简介:本文在对日玛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构造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同步运用激光光弹模拟实验、动态重结晶石英、石英位错密度、应变藻球粒等方法与手段,对矿床构造不同变形区段、不同位置的构造能量、古应力(动力)的分布及作用,进行了配套研究。结果表明:成矿元素的活化、成矿流体运移势、矿体定位,固然受构造变形空间的控制,更为重要的是构造动力作用参与了成矿,并受动力作用强、弱的支配。因此,对于金矿床的形成而论,构造动力作用是决定的主因。

  • 标签: 构造动力作用 元素活化迁移 成矿流体运移势 构造能量释放 就位机制
  • 简介:克艾肯红柱石矿床位于南天山博洛霍坦北坡,南天山古生代裂陷槽之石炭纪野云沟拗槽东部,北与霍山地块相邻,二者之间为霍沟大断裂.区域出露地层为下元古界和下石炭统野云沟组以及中上石炭统塔克组.

  • 标签: 颜色 晶体形态 包体 找矿远景 新疆 红柱石矿床
  • 简介:南希利丘亚(YuzhnoKhilchuyu)油田位于蒂曼-伯朝盆地,发育了四套叠加的下二叠-上二叠统茛岩和砂岩储层。这些储层的水下深度为2150~1704m。主要储层为下二叠统(阿舍林阶-萨克马尔阶)灰岩,1985年由俄罗斯国家储量委员会认可的石油地质储量为15.84×10^8桶(2.14×10^8t)。此外,上覆带气顶的下二:叠统孔古阶砂岩小型油藏含有少量石油,石油地质储量为1600×10^4桶(2.2×10^6t)。上覆的上二叠统砂岩中还含有少量游离气,其天然气地质储量总计为7.63×10^8m^3、(270×10^8ft^3)。从现有资料看,阿舍林阶-萨克马尔阶油藏中部的产能较高,而翼部产能较低。该油田的开发需注水保持油藏压力。

  • 标签: 伯朝拉 俄罗斯 油田 盆地 石油地质储量 砂岩储层
  • 简介:岗日裂谷带位于竹龙-西金乌兰-金沙江结合带的中段,该带作为一条重要的大地构造分界线已被地学界所注目.在西金乌兰地区发现了蛇绿混杂岩带,在金沙江、甘孜理塘等地保留有较完整的洋壳残片(蛇绿混杂岩套)和岛弧火山岩建造,其西延的若岗日一带,没有见到这些地质体.基性岩(脉)和少量超基性岩脉是三叠纪热侵位的产物,地球化学等特征表明。它们不是MORB型基性岩,更多地体现板内裂谷特征:石炭系-下二叠统基性火山岩以碱性系列玄武岩为主,具裂谷型双峰式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等特征表明,它们形成于板内或板内裂谷;酸性花岗岩类侵入岩极不发育,构造岩浆带不发育.

  • 标签: 藏北高原 裂谷带 岩石化学 地球化学
  • 简介:这是一份描述分布在穆诺岛周围威尼斯泻湖的沉积物、海水和贻贝Mytilusgalloprovincialis中的示踪元素的调查报告,穆诺岛是一个具有悠久玻璃生产传统的岛。

  • 标签: 重金属 海水 沉积物 威尼斯泻湖 穆拉诺岛
  • 简介:为调查垂直走向的基底断层对类似位于望加锡海峡的倒转裂谷系的影响,而采用了模拟模型加以研究。为使侧向偏移断陷盆地能在先存基底断层的两盘形成,建立了由砂、硅质油灰、硅质塑性混合物组成的多层模型。包含一系列向下连通基底断层的雁行正断层的转换带在拉张阶段得以形成。以连接侧向偏移断陷盆地。其后该模型的向倒转引发了一个这样的总体发展进程:先开始是形成一个宽阔的褶皱,接着是与裂谷断层活化相关的小规模倒转背斜的发育,到形成逆断层,最终形成与走向垂直的扭断层。因为各组成断层的方向(向缩短方向倾斜)和它们与下面基底断层的连通,裂谷断层的活化和扭断层的发育在转换带就显得尤为突出。沉积岩内部外加一个滑脱层(它代表出现在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望加锡三角洲沉积附近的一厚层超压页岩),使得重力塌陷和张性断裂发生在构造隆起上。垂直走向的基底断层再次成为倒转构造的场所,在后一种情况中它们位于滑脱层的上面和下面,从而可能已经影响了该地区的石油分布。

  • 标签: 望加锡海峡 裂谷系 倒转 重力塌陷 张性断裂
  • 简介:巴西东南部坎普斯盆地的巴库达(Barracuda)和龙卡多尔(Roncador)特大油田属于1990-1999年间全世界最重要的油气发现,储层为硅质碎屑浊积岩,储量估计有40×10^8桶油当量。这两个油田分别位于深水区和超深水区,水深范围600-2100m。巴库达油田发现于1989年4月,发现井为4-RJS-381井,水深980m。油田面积约157km^2,水深范围600-1200m,储层为第三系浊积岩,地震属性分析表明: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含油砂岩包裹在页岩和泥灰岩中,油藏以地层圈闭为主。油田地质储量为27×10^8桶,总可采储量分别为:渐新统油藏6.59×10^8桶,始新统油藏5.80×10^8桶。巴库达油田与卡拉廷加(Caratinga)油田因地理位置接近而予以共同开发。开发方案结合了试验生产系统(2002年10月停止运转)和永久性生产系统(安装实施中)的使用。试验生产系统于1997年投产,采用浮式采油、储存和卸油(简称FPSO)固定开采装置,永久性生产系统则预计于2004年的下半年投产,整个开采系统包括20口采油井和14口注水井。原油和天然气的装卸和处理均由处理能力为15×10^4桶/日和480×10^4In^2/d天然气的FP—S0装置进行。2006年将达到峰值产量。龙卡多尔油田发现于1996年,发现井为1-RJS-436A,水深为1500-2100In,油田油气储量巨大(地质储量92×10^8桶,总可采储量为26×10^8桶油当量),储层为上白垩统(麦斯特里希特阶)浊积砂岩。该油田发现井数据证实:总有效厚度为153m的麦斯特里希特阶油藏被页岩夹层分割成5个主要的层位,仅有最上层可见地震振幅异常,其余4层与页岩夹层有明显区别的声阻抗,因而未见振幅异常。油藏的评估表明原油油质不一(18°~31.5°API)、油藏结构复杂,其外部几何形状为东部和北部下倾、西部和南部尖灭,圈闭为构造一地层复合圈闭�

  • 标签: 大油田 深水区 盆地 巴西 油藏结构 生产系统
  • 简介:本文重点论述了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嘎金矿床含金剪切带围岩蚀变类型、阶段,讨论了构造-蚀变岩的岩石化学及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阐明了构造-蚀变作用与金矿化的关系,即金矿化在空间上与围岩蚀变类型及强度关系密切,在时间上大致同期形成。这种由剪切构造变形作用引起的蚀变作用,对金矿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嘎拉金矿床 金矿化 构造-蚀变作用 找矿意义
  • 简介:在蒂曼—伯朝含油气省,发现油气藏广泛分布于奥陶、志留、泥盆、石炭、二叠和下三叠系。其组合层系为碳酸盐岩地层—奥陶—下泥盆、上弗兰(泥盆系上部)多内昔(下石炭统)、上维宪(下石炭统)—下二叠以及陆源地层—中泥盆—下弗兰阶、下维宪阶及乌菲姆—三叠系含油气组合。在其它低水位(CHT)区还没有这种多构造圈闭和非构造复合圈闭所控制的油、凝析气及天然气聚集。因此,合理综合勘探油气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

  • 标签: 蒂曼—伯朝拉 油气区 地震勘探 研究 储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