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其目标是用化学技术和方法,从根本上减少那些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的原料、产物、副产物和溶剂等的生产和应用。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在全世界产量达到5000亿t/a,且价格低廉、易生物降解、对环境无害,因此是一种理想的绿色原材料。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贫乏,如何从更深度和广度上开发应用淀粉资源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课题。淀粉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可合成多种淀粉衍生物,其产物可以自行分解从而进入良性的生态循环。

  • 标签: 变性淀粉 20世纪90年代 高分子化合物 多学科交叉 淀粉衍生物 研究领域
  • 简介:本研究是关于制备淀粉磷酸脂和两性淀粉磷酸脂的。淀粉磷酸脂和两性淀粉磷酸脂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应用,如作造纸的添加剂和施胶压榨部添加剂、天花板瓷砖添加剂、钻井流性调节剂、粘度改性剂等。通常,生产淀粉磷酸脂糊的传统方法是由颗粒状得到。固态淀粉磷酸脂的生产方法如专利(美国)4,029,544,4,166,173及4,216,310描述的那样。

  • 标签: 淀粉磷酸脂 两性淀粉磷酸脂 制备 淀粉糊 磷酸盐 氧化处理
  • 简介:我国幅员辽阔,植物生态环境多样,许多原产于热带地区和欧洲的食用香料,在我国都有引种,且有些产量很大。

  • 标签: 食用香料植物 生态环境 热带地区
  • 简介:微波干法制取高取代度的阳离子淀粉,用高速搅拌机混合物料,氢氧化钾做催化剂,间歇式微波介电加热,温度不超过85℃,阳离子试剂的转化率可达95%,产品取代度0.35~0.50,常温下遇水糊化,在水中有较好的溶解性。

  • 标签: 阳离子淀粉 微波干燥法 制备 叔胺盐 季胺盐
  • 简介:近年来,浙江省食用香精香料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的好成绩,在我国蓬勃发展的香精香料行业中,浙江省香精香料行业的规模和实力不可小视。到目前为止,浙江省食用香精香料的生产企业有30多家,年产值达6亿元。而且,浙江的食用香精香料,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出口到国外,例如,浙江嘉兴中华化工公司的香兰素规模,在国内处于前列,产品大都出口。

  • 标签: 浙江 食用香精香料行业 产值 生产企业
  • 简介:羧甲基淀粉钠(sodiumearboxymethylstarch)(简称CMS)是由淀粉羧甲基化而成的淀粉醚化衍生物。羧甲基淀粉是精细化工的重要产品之一,它是以玉米、马铃薯、红薯等淀粉为原料深加工而成,它在常温下即可水溶,形成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具有乳化分散性、固体分散性、不腐败、无毒害,是一种流动性、渗透性、增稠、增粘、保水、疏油效果均佳的新型食品助剂,

  • 标签: 羧甲基淀粉钠 开发 精细化工 生产工艺 天然化合物
  • 简介:根据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江苏省2006年食用香料香精安全调查与分析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昆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前期积极走访质监局、香化协会等部门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了调研对象,完成了《食用香料香精生产企业安全状况调查记录》的收集整理工作,并于8月18日就食用香料香精安全状况展开了现场调研。

  • 标签: 香料香精 安全状况 昆山市 食用 调研 现场
  • 简介:近日,泛长三角地区多家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联合召开会议,会上行业权威专家都一致认为,建议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即从GB2760中删除食用香料部分,建立独立的食用香料管理标准体系,以有利于对食用香料进行区分管理。同时,在香料管理标准中,将食用香料列表中的注解内容作为独立章节实施管理。这样操作,既适应了食用香料品种繁多的特点,也更有利于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监管。

  • 标签: 食用香料 标准体系 管理 食品添加剂 长三角地区 使用标准
  • 简介:本文采用预聚体法,用聚醚多元醇(PPG1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氢化苯甲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一缩二乙二醇(DEG)合成相应的预聚体,考察了初始氰羟比(NCO/OH)以及多异氰酸酯的种类对预聚体运动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年n(-NCO)/n(-OH)的增大,聚氨酯预聚体的粘度逐渐降低;切变速率随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增大,这说明本实验合成的聚氨酯为非牛顿流体,且非牛顿指数n<1,为假塑性流体。

  • 标签: 水性聚氨酯 氰羟比 流变性能
  • 简介:据报道,伊品集团在6周岁的生日之际添新喜:投资1.8亿多元的2.5万t赖氨酸和6万t玉米淀粉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填补了西北地区无赖氨酸产品生产企业的空白。

  • 标签: 伊品集团 赖氨酸 玉米淀粉 项目投产
  • 简介: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冷冻一乙醇置换法制备多孔淀粉,并进行了表面形貌分析,考察了不同制备工艺对多孔淀粉吸附能力的影响;通过对甲基蓝水溶液的吸附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温度和甲基蓝初始浓度对多孔淀粉的甲基蓝吸附量的影响,以及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当淀粉与水的质量配比为10:100时,制得的多孔淀粉表面成孔情况以及吸附性能达到最优;多孔淀粉对甲基蓝的吸附量随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在60min左右逐渐趋向平衡;在15-35℃的吸附温度范围内。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0-300mg/L的甲基蓝初始浓度范围内,吸附量经历先增大,后接近饱和的变化过程;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更能描述多孔淀粉对甲基蓝的吸附过程。

  • 标签: 多孔淀粉 吸附 甲基蓝 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