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研究比较了三组污泥停留时间对剩余污泥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污泥停留时间可以减少剩余污泥产量。污泥停留时间的延长对CODcr,的去除能力没有明显的影响,但使出水NH3-N浓度和TP浓度均升高,通过调整碳氮磷源的比例可以消除这种负面影响,采用延长污泥停留时间来降低污泥量,减少污泥处置费用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剩余污泥 污泥停留时间 污泥减量
  • 简介:利用岩心封堵实验、压汞实验、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图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了污泥调剖机理、污泥封堵影响因素、污泥封堵参数优选等实验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并适合于江汉油田的污泥调剖注入工艺及堵剂系列化、油层保护、效果分析评价等配套技术。选用污泥作为调剖剂,其耐盐、耐温、耐冲刷性能优异,具有选择性堵水作用。污泥调剖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解决了常规化学调剖剂现场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江汉油田 污泥 调剖工艺 水质 调剖机理 堵剂
  • 简介:综述了国内含油污泥调剖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含油污泥用于调剖时的调剖机理和污泥处理过程;对目前开展的含油污泥调剖体系的不同配制方法及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分类概述;指出了含油污泥调剖剂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发展方向.

  • 标签: 调剖剂 含油污泥 调剖体系
  • 简介:从油田污泥处理的历史发展角度出发,概括介绍了污泥处理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处理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出发,介绍了“絮凝—离心脱水浓缩—超热蒸汽干化无害化”技术工艺和设备处理油田污泥的原理和使用情况.实际运行结果证明:污泥干化后体积大大减少,处理效率高,油水分离更彻底,处理后产品为干粉,彻底实现绿色环保.

  • 标签: 油田 含油污泥 污泥处理 综述 离心脱水 超热蒸汽干化
  • 简介:通过在两组日处理水量15L的活性污泥装置中进行间歇试验,对微生物菌剂进行了筛选,并考察了投加微生物菌剂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剩余污泥减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号菌剂的效果优于2号菌剂,当1号菌剂日投加量0.1mL时,剩余污泥减量27.27%,使污泥在源头上得到有效的减少.该技术在污泥减量过程中无二次污染,不需要改变污水处理厂原有处理设施和运行方式,不消耗额外动力,对系统污泥性状及出水水质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剩余污泥 减量 微生物菌剂
  • 简介:压裂返排具有量大、处理难度大、处理费用高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清洁压裂返排的再利用,通过对压裂返排液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有效质量分数、吸附性能、降低界面张力性能、改变岩石润湿性性能及提高采收率性能的室内实验评价,构建了基于清洁压裂返排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清洁压裂返排液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有效质量分数为0.3%,用于目标区块脱水原油时,当其有效质量分数为0.05%~0.30%时,油水界面张力均可达到10^(-4)~10^-3mN/m的超低数量级;该体系改变岩石润湿性性能优良,可使油湿石英片表面向弱水湿方向转变;同时,该体系动态饱和吸附量为9.53mg/g,且水驱后动态滞留量仅相当于动态饱和吸附量的25%~33%。室内岩心模拟驱油实验反映出,在最优注入方案条件下实现采收率增值12.5%,表明该体系能够满足目标区块压裂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要求。

  • 标签: 清洁压裂液返排液 再利用 性能评价 驱油潜力 驱油机理
  • 简介:丙二醇是1种微毒化合物,在许多欧洲国家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冷却的调配。对丙二醇(MPG)与乙二醇(MEG)这2种化合物的热传导性、冰点防护性、气穴腐蚀性、橡胶相容性及毒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证明MPG非常适用于发动机冷却的调配。

  • 标签: 丙二醇 发动机 冷却液 基液 乙二醇 热传导性
  • 简介:利用集成化的数学模型预测活性污泥系统的性能是污水处理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国际水协会(IWA)建立了4种活性污泥模型,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2号模型(ASM2)与2d模型(ASM2d)、3号模型(ASM3)。简要介绍了这4种模型,并着重介绍了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同时,介绍了基于活性污泥模型的GPS—X软件。

  • 标签: 污水处理 数学模型 活性污泥模型
  • 简介:着重对国内外制动产品标准的发展状况以及国际上大公司的制动产品技术水平进行分析,给出了欧洲制动研发的新动向,以期为中国制动产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素材.

  • 标签: 制动液 汽车液力制动系统 润滑性能 稳定性
  • 简介:1)要拧开散热器上方的散热器盖,打开调温器上部的放气阀,向散热器加水口加注防冻。看到放气阀口流出防冻时将放气阀关闭,继续向加水口加注防冻,加满后,装好散热器盖。

  • 标签: 防冻液 加注 加水 散热器 冬天 使用
  • 简介:针对胜利油田二元驱采出处理难度大的问题,以二元驱采出中乳状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界面性能、界面黏弹性、界面膜微观结构以及Zeta电位的室内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元驱采出中的乳状稳定性主要由界面膜强度决定,体系的双电层结构对乳状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二元驱采出液 稳定性 界面性能 胜利油田
  • 简介:ELL—FI外测位仪为智能化现场变送器式仪表。仪表隔爆主机安装在被测容器附近,仪表测量头紧贴在容器外壁上,将检测到的容器壁上的微小机械振动变为电信号传人仪表隔爆主机,再对此信号进行处理后,变为数字信号送入CPU,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其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面高度。因此,ELL-FI外测位仪可在罐外连续、精确地测量罐内位高度,完全不接触罐内的液体和气体,实现了真正的隔离测量。

  • 标签: CPU 主机 人工智能 仪表测量 变送器 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