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Pr2Fe14B-La2Fe14B系统被衍射(XRD),微分扫描热量测定(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学(SEM)与精力装备了的X光检查粉末调查散X光检查光谱学(版本)。水晶结构参数被完整侧面的Rietveld精炼决定。结果揭示了那所有合金(Pr1-xLax)2Fe14B使Nd2Fe14有空格组P42/mnm的B类型结构并且形成了连续固体在x=0.0之间的解决方案并且1.0。格子参数一,c,单位房间体积V和c/a比率与La集中线性地增加了。由thermogravimetry分析决定了,居里温度(TC),阶段转变温度和融化的温度(Pr1-xLax)2Fe14B在La内容之上线性地减少了。基于DSC大小和X光检查粉末衍射考试的结果,Pr2Fe14B-La2Fe14B系统被建立。

  • 标签: 水晶结构 格子参数 居里温度 热分析 稀土元素
  • 简介:以Cu-Zr混合粉末为熔渗剂,密度为1.4g/cm3的多孔C/C复合材料为坯体,采用反应熔渗法制备C/C-ZrC-Cu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及物相组成,并对复合材料组织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熔渗剂中Zr含量不同时,制备的复合材料均主要由C,ZrC和Cu相组成。随熔渗剂中Zr含量由50%增加到70%(质量分数),制备的复合材料中Cu含量逐渐降低,熔渗剂中Zr含量为60%时复合材料中ZrC含量最高(43.2%)。C/C复合坯体内的孔隙被反应生成的ZrC相及残余Cu相充分填充,炭纤维周围存在一层较致密的ZrC层,在远离炭纤维处,ZrC颗粒与Cu相呈混合分布状态。ZrC与C和Cu均有良好的界面结合状态,在ZrC颗粒长大和粗化过程中,形成了部分含内嵌Cu晶粒的较大ZrC颗粒。

  • 标签: C/C-ZrC-Cu复合材料 反应熔渗 组织 Cu-Zn混合粉末
  • 简介:采用两步熔盐法于900~1000℃下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MoSi2-SiC复合涂层,即在含仲钼酸铵的熔盐中制备Mo2C涂层,然后通过熔盐渗硅生成MoSi2-SiC复合涂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与能谱分析(EDS)等方式研究涂层的组织结构,并测试涂层在1500℃下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热震性能。同时对涂层氧化后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主要由MoSi2和SiC两相组成,涂层与C/C基体结合处仅有少量未反应的Mo2C。涂层整体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均匀地包覆整个基体表面,厚度约为100μm。涂层样品在1500℃的静态空气中氧化42h后,涂层表面仍保持完整,质量损失率仅为2.79%。1500℃下经历30次热震实验后,样品的质量损失率为1.96%,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热震性能。

  • 标签: C/C复合材料 熔盐法 MoSi2-SiC 复合涂层 抗氧化性能 抗热震性能
  • 简介:在离心球墨铸铁管生产过程中抽取性能、金相以及内外壁浇注质量等异常试样,并调取各试样对应光谱直读成分,与正常试样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C含量与缩孔缩松、组织白口化以及外观等缺陷的关系。结果表明w(C)在3.7%~3.8%时其各类缺陷程度较小,中间性能合格率较高。

  • 标签: 离心球墨铸铁管 C含量 缩孔缩松 石墨形态 组织白口化 性能合格率
  • 简介:利用Ta2O5-NaF-C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在石墨表面制备不同形态的碳化钽晶须,利用SEM和XRD对晶须的形貌、结构与成分进行观察与分析,采用热力学计算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形貌碳化钽晶须的生长机制。结果表明:TaC晶须存在不同的生长机制,当原料粉末添加量较少时,石墨表面主要生长出圆柱状晶须伴有头部液滴状结构,原料粉末添加量较多时得到规则的四方柱状结构晶须,也存在2种不同形貌晶须并存的情况。圆柱状晶须为VLS(气-液-固)生长机制;四方柱状TaC晶须为VS(气-固)生长机制。在VLS机制中,催化液滴的主要成分为NaTaO3。

  • 标签: 碳热还原 TaC晶须 Ta2O5-NaF-C体系 形貌 生长机制
  • 简介:以Zr和B4C等粉末为原料,采用喷涂和反应烧结方法在钼合金表面形成陶瓷涂层,研究反应烧结工艺对涂层表面形貌、相组成和相结构的影响,再通过硅扩散反应形成抗氧化涂层,研究抗氧化涂层对钼合金在1500℃静态抗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钼合金表面Zr-B4C在1700℃反应烧结2h形成多孔陶瓷结构,烧结产物主要含ZrC及少量的Mo2C和MoB等物相。涂层在1500℃抗氧化寿命达10h以上,1500℃氧化1h,质量增加速率为1.175mg/cm^2。

  • 标签: 反应烧结 抗氧化涂层 组织形貌 抗氧化性能 MO合金 Zr-B4C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快速热压法制备B4C/Al中子吸收材料,对其进行T6态热处理,通过对材料的密度、硬度与抗弯强度等性能的测试以及材料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和弯曲断口形貌的观察与分析,研究成形压力、热压压力与温度以及B4C颗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4C/Al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为Al和B4C;B4C颗粒均匀地镶嵌在基体中,颗粒与基体结合紧密。材料密度随压制压力增加而增大,随B4C含量增加而降低,在热压压力和温度共同作用下,铝合金液充分填充压坯孔隙从而实现高致密。当B4C的质量分数为30%时,在150MPa预成形压力下压制、530℃/10MPa条件下热压后所得B4C/Al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最高,达到99.87%,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经T6态热处理后,硬度HB和抗弯强度均提高,分别达到123.49和394.117MPa,断裂方式转变为脆性断裂。

  • 标签: 快速热压 B4C/Al T6态热处理 力学性能 断裂方式
  • 简介: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法在1045钢表面制备NiCr-Cr3C2涂层,分析涂层的微观结构及化学成分以及涂层的晶粒结构,利用MICROMET-6030显微硬度仪和Nano-test600纳米压痕仪测定涂层的显微硬度与弹性模量,通过油润滑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测试涂层的微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NiCr-Cr3C2涂层为明显的层状结构,具有单晶、纳米多晶与过渡区共存的复杂晶体学结构,显微硬度HV0.3高达998,约为基体材料硬度的3倍,弹性模量为224.6GPa;涂层的微动摩擦因数随载荷增大而减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喷涂层的抗微动摩擦磨损性能较基体优异,摩擦因数及体积磨损量分别比基体降低36.7%和55.6%。涂层的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和疲劳剥落为主。

  • 标签: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 NiCr-Cr3C2涂层 微观结构 微动磨损 硬度
  • 简介:针对某铜尾矿粒径较细,仅采用量筒装置无法准确模拟尾矿的沉降隋况。通过直径1m的半工业浓密试验机对铜尾矿进行浓密试验,研究了单位面积处理量对溢流水固含量的影响,泥层高度对底流浓度的影响,得出了最佳试验参数,为深锥浓密机选型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铜尾矿 浓密试验 溢流水 底流浓度 深锥浓密机
  • 简介: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室综合分析,选择出具有针对性并且方案最优的结壳试剂,采用喷洒结壳试剂使尾砂结壳的方法来进行尾砂扬尘的治理。将不同方案的结壳剂喷洒在尾砂表面,分析各试验样块的抑尘性、抗冻性、水浸性和渗透性。2%+100g/L木质素混合溶液的配比方案是最合理的选择方案。该方法稳定可靠,试验前处理简单,得出的最优配比方案不仅可满足实验室理论研究,同时可为实际尾矿库的尾砂扬尘治理提供有力借鉴。

  • 标签: 尾砂 结壳剂 抑尘 渗透
  • 简介:酒钢选厂由于扩大规模,自备矿石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对周边矿石的需求日益增大。因为对生产指标的控制,每次采购的周边矿均需要试验室进行模拟现场试验,所需时间较长。通过对原矿的矿相分析,可以推测出选矿试验的最终指标好坏,为采购提供依据,缩短了时间,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矿相 选矿
  • 简介:答:是否发生奥氏体再结晶行为可以由试验后的应力一应变曲线判断,当屈服后应力一应变曲线出现一峰值或者出现抖动现象,说明发生了奥氏体再结晶行为,这是因为奥氏体再结晶会软化材料,导致应力降低,而变形会因加工硬化导致材料的应力上升。

  • 标签: 奥氏体再结晶 再结晶行为 试验 利用 应变曲线 软化材料
  • 简介:以某黄金矿山井下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混凝、超声强化混凝处理和氧化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铁系混凝剂SF去除砷、锑效果最好,砷和锑去除率分别达99.81%和91.84%以上;超声强化混凝处理可有效提高锑除去效果;二氧化氯在低pH值条件下去除氰化物效果好,超声强化混凝和氧化可以作为该井下废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单元。

  • 标签: 井下废水 混凝 超声
  • 简介:内蒙古某大型钼选矿厂生产的钼精矿中含pb超标(平均含Pb为2%左右),试验研究的目的就是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将钼精矿中的Pb含量降低至0.2%以内。试验从工艺矿物学研究入手,结合现场的生产流程,对Pb的来源、赋存状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流程和药剂制度进行优化,分别采用现有流程和优化后的流程进行了闭路对比试验,试验的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后的流程和药剂制度对降低钼精矿中的Pb含量有显著效果,可以给同类矿山提供借鉴。

  • 标签: 钼精矿 超标 工艺矿物学 抑铅
  • 简介:针对某硫化锑矿的浮选方面进行了探索,采用了浮选试验的方法,应用较为新型的MA捕收剂,通过与一般常用的黄药等捕收剂进行对比试验,得到了较为详细科学的试验结果。在对锑给矿品位为2.13%、锑氧化率为9.34%的某种硫化锑矿,采用MA捕收剂通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和一次精选,得到了品位为48.46%、回收率为91.42%的最终锑精矿,优于市场上的部分黄药等捕收剂,为选矿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药剂制度。

  • 标签: 硫化锑矿 MA捕收剂 浮选 回收率
  • 简介:氰化钠是浮选金属矿物的重要抑制剂之一,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危害。试验介绍了栾川某钼矿选矿厂在铜钼分离中使用新药剂巯基乙酸钠替代氰化钠选钼的工业试验情况,结果表明巯基乙酸钠在钼矿浮选中能有效抑制铜,单独使用该药剂时,可以得到品位合格的钼精矿,但抑铜效果不稳定。同时指出了巯基乙酸钠在选厂铜钼浮选分离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建议选用传统药剂氰化钠与新药剂巯基乙酸钠按比例混合使用的方式,达到综合抑制的效果。

  • 标签: 巯基乙酸钠 氰化钠
  • 简介:本文研究了三种块矿的冶金性能,结果得出:块矿C的还原度及高温软熔性能指标不及块矿A和块矿B,为改善其还原度,提出适度降低块矿C的入炉粒度。此外,针对三种块矿的软熔性能整体偏差的特性,提出将块矿与烧结矿混搭入炉的建议。

  • 标签: 块矿 爆裂性能 还原度 高温软熔性能
  • 简介:针对某硫化铜镍矿矿物镍铜品位较低,脉石含量多、易泥化等特点,采用铜镍混合浮选工艺流程,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原矿-段磨矿细度-0.074mm占70%,添加碳酸钠作调整剂、CMC作脉石抑制剂、硫酸铜作活化剂、乙基黄药作捕收剂、J-622作捕收起泡剂,经过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产出铜镍混合精矿的工艺流程条件下,能够获得精矿镍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5.94%、82.23%,铜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1.18%、79.93%,精矿氧化镁含量为2.93%的闭路浮选指标。

  • 标签: 浮选 硫化铜镍矿 混合浮选
  • 简介:以固化剂、糊精、NaCl和其它误差项为正交试验四因素合成陶粒,通过对筒压强度、堆积密度进行直观分析及筒压强度方差分析得较佳试验方案为固化剂:0.5%,糊精:0.3%,NaCl的添加量对陶粒影响较小。通过重金属渗出率的测试,各重金属的含量未超出GB5085.3—2007,符合投入生产并应用于生活标准。

  • 标签: 污酸渣 陶粒 固化剂 正交试验
  • 简介:鄂西某鲕状赤铁矿石中的铁品位为43.50%,其主要赋存在赤褐铁矿中,分布率高达96.38%。矿石的脉石以SiO2和Al2O3为主,含量分别为18.68%和6.54%。有害杂质硫、砷的含量低,但磷的含量高达0.91%,属于典型低硫高磷单一酸性鲕状赤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赤铁矿颗粒嵌布粒度较细,并与脉石紧密交生,因此试验采用磁化焙烧-弱磁选-细磨脱泥-阴离子反浮选工艺流程进行探索,获得合格铁精矿产率55.95%,全铁品位61.56%,铁回收率78.90%,含磷0.24%。

  • 标签: 鲕状赤铁矿石 磁化焙烧 磁选 反浮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