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运用环境范围调整测度(RAM)模型测算了中国112个环保重点城市2005—2010年的绿色发展效率、无效率来源及减排方式,并使用Bootstrap截断回归模型对城镇化与绿色发展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有:我国各地区的绿色发展效率主要呈倒U型和三次型变化,区域差异明显,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要高于东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群;污染物排放无效率是总无效率的主要源泉;大部分城市在面对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时,主要选择自然减排方式;居民城镇化对绿色发展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土地城镇化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就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综合城镇化对绿色发展效率则产生显著的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
简介:高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战略性产业,其创新效率显著影响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引入废气废水排放量指标,对识别绿色创新效率区域差异和考察区域间空间溢出效应有重要意义.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不考虑非期望产出和考虑非期望产出两种情况下的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和对比,并利用空间Durbin模型分析区域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时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高于考虑非期望产出时的效率,但两种情况下的效率水平都偏低;省域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出与直接效应相同的影响方向;不同解释变量对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作用的显著性不同.含有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创新效率考虑了环境因素和市场化因素的影响,测度结果更为科学与合理.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加大力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加快建设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同时,我国正加速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新格局建设,对全球经济治理进行积极参与,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准格尔旗抓住机遇进行改革,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尤其是在第二产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方面,重点围绕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发展与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升绿色技术水平。本文将对准格尔旗第二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研究,为其他地区第二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家大力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加快建设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同时,我国正加速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新格局建设,对全球经济治理进行积极参与,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准格尔旗抓住机遇进行改革,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尤其是在第二产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方面,重点围绕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发展与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升绿色技术水平。本文将对准格尔旗第二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研究,为其他地区第二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简介:产业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产业自身发展水平,对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竞争力增强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与产业规模扩张相比,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出口发展绩效不显著。科学分析与评价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出口发展效率是科学制定产业出口发展政策的重要前提。运用C2R模型对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1999~2012年的出口发展效率特征与规模收益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出口发展总体效率偏低且呈下滑态势,现有资源潜力未能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未能达到最优状态,产业发展呈“规模不经济”态势。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产业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外向型和效益型转变,通过投入要素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出口效率提高,发挥出口导向政策的引导和“反向拉动”作用,推动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出口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简介:摘要:中原地区城市群发展是中部崛起的关键,尤其在城市规划与资源利用上,明确农业绿色水资源技术传播机制对维护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2009至2022年中原城市群30座城市,评估农业绿色用水效率与城市规模互动效应,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城市规模互动对农业绿色用水效率的影响,并从不同维度检验。主要发现:(1)农业绿色用水效率先扩散后集中,空间布局由西北向东南提升;(2)城市功能互动提升区域内及邻近城市农业绿色用水效率,而人口规模和创新资源互动则产生不利影响。研究成果为城市群协同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农业绿色协同发展路径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简介:新常态下,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心。然而,转向以服务业为重心的经济增长能够自动克服粗放发展模式的弊端吗?换句话说,服务业发展一定是绿色的吗?运用改进后的Bootstrap两阶段分析方法,实证考察包含能源消耗和污染及排放因素的中国服务业环境全要素效率(ETFE)及其影响因素。由于该方法能够克服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缺点,纠正效率偏差,使评估更为科学准确。在绿色增长框架下,核算了2010—2013年间我国30个省市服务业部门的环境全要素效率。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发展不是绿色的,样本期内中国省际服务业部门的有效程度总体较低,存在技术无效、区域间差异较大的问题,呈现由沿海向内陆有效程度递减的态势。省际间的能源消费结构、劳动力素质、工业化率、城市化率等因素对省际ETFE有显著影响。此外,研究结论支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污染避难所"假说。
简介:走进卖场,人们的视线往往为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很少会去注意货架、货柜,这些却正是施浩特别关注的地方。
简介:忽视能源消耗和"坏"产出会扭曲对企业经济绩效和社会福利变化的估计,有碍于城市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将能源投入变量和SO2、CO2两种"坏"产出变量加入环境效率和环境生产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中,采用全局参比的SBM方法和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算中国286个城市2002-2011年间能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的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无效率来源.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在这一时期存在清晰的绿色转型轨迹,转折点为2006年;节能减排是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主要推手,但资本无效率恶化减缓了城市绿色转型的步伐;东部地区城市和大城市在中国城市绿色转型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动效应;政府科技投入、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工业专业化和服务业专业化等是推动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重要因素.
简介: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以来,农地非农化过程为湖北省及各城市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用地保障,但随着农地非农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造成农用地资源大量流失,这无疑危及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如何提高城镇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的宏观配置效率已迫在眉睫。基于宏观视角,在界定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相应的投入产出指标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分析了湖北省及各城市的农地非农化宏观配置效率及效率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近五年由于审批建设占用农用地面积指标的无效投入大幅变动致使湖北省及各城市的农地非农化宏观配置效率值成波动趋势,结合数据包络分析的“投影”方法,针对土地资源要素投入指标给出了湖北省总体及各城市农地非农化宏观配置效率优化路径.指出湖北省及各城市农地非农化宏观配置效率优化需减少审批建设占用农用地面积指标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