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采用RS、GIS技术,以100m×100m的栅格为评价单元,选取地形起伏度、温湿指数、植被指数和水文指数等指标构建评价模型,综合地评价广州各地区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和限制因子;人口分布与自然适宜性的关系。研究表明:广州地区人居环境指数介于32.25~79.03之间,整体呈由从中北部向南、东递减的趋势,人居环境指数能大体体现广州各地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程度的差异。广州地区的人居环境指数划分为三级:临界适宜地区,面积为10.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0.14%,地形和水文是其主要的限制因子;一般适宜地区,面积为3687.46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9.6%,植被为主要限制因子;比较适宜地区,面积为3736.5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50.26%,自然条件较好。77%的广州人我口集中分布于人居环境一般适宜的地区。
简介:作为自然资本测度的主要方式,生态足迹(EF)近年来在资源环境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估算2000年~2011年中国30个省市EF值的基础上,加入人均收入、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研发强度等控制变量,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全面考察贸易开放、城市化与自然资本消耗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环境污染是拉动中国自然资本消耗的主要因素,它导致了自然资本的利用效率趋于恶化;贸易开放与城市化总体上加剧了中国自然资本消耗,且城市化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上一期人均EF与当期人均EF显著正相关,中国并不存在“倒u型”的自然资本库茨涅茨曲线。
简介:摘要院本文通过对日本的自然灾害应急广播系统的研究,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广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而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建议与完善自然灾害应急广播系统的具体措施。
简介:摘要院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具体活动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水资源开发利用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辩证法。本文利用自然辩证法的一般规律,从自然观、辩证观、科学技术观等不同层面,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节约利用、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等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实现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