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南疆气象局提供的1980~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5年滑动平均法对南疆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南疆气温的平均值为10.3℃,气候倾向率为0.325℃/10a,增加趋势较为显著;春、夏、秋、冬四季的平均气温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尤以春季增温趋势最为显著,其次秋季,夏季和冬季增温幅度相对较小,说明春季和秋季的增温对年平均气温的贡献最大;1980~2019年南疆地区降水量整体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2.195mm/10a,增加趋势较为显著;1987年以前南疆地区降水量偏少,属于“暖干型”气候;从1987年往后南疆地区的降水量普遍增多,气候由“暖干”向“暖湿”型进行转变;南疆地区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这段时间的降水是全年降水量的76.5%,秋季和冬季降水量相对较少。

  • 标签: 南疆地区 气温 降水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德令哈地区1981年1月-2021年12月近41a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采用Angstrom-Prescott模型计算德令哈地区太阳总辐射,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德令哈地区总辐射年际、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德令哈1981-2021年的年平均日照时数2987.8h,年太阳总辐射量5952.85MJ/m 左右,四季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夏季下降趋势最大,秋季次之,冬春季变化较小;总辐射年际变化亦呈下降趋势,2011-2021年下降趋势最为显著;将1981-2021年德令哈地区太阳总辐射按每10a划分为4个阶段,德令哈地区的太阳总辐射逐月最大值出现在3月、4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德令哈地区1981-2021年年总辐射和四季时间序列进行突变检验,德令哈地区年总辐射未发生突变;进入汛期,受降水天气影响,太阳辐射略有减少,夏季各月太阳总辐射能总体变化不明显,为全年次高值,德令哈地区为二类太阳能丰富区,降水偏少,晴天日数偏多,年日照时数在3000h以上,因此太阳能利用时间长,所产生效益也相应更大,是光伏产业可综合开发利用较高的地区

  • 标签: 日照时数 太阳总辐射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大连地区海水入侵受自然及人为条件等因素控制,具有特定的规律,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及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危害,根据大连地区的降水量、氯化物含量、海水入侵面积等特征,分析2006~2010年期间大连地区海水入侵变化趋势。

  • 标签: 海水入侵 趋势 分析 大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利用长沙地区高空气象探测站 1968-2018年地面至高空 500hpa规定等压面层,气象探空资料统计分析长沙地区汛期高空温度、相对湿度变化特征趋势,结果表明:长沙地区汛期地面至高空 500hpa温度、相对湿度随高度增加的而减小;各个等压面层的温度都在逐年升高,湿度则逐年降低;温湿度昼夜差随高度升高而变小,高空温湿度变化对地面气象影响重大。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南通地区三个测站(如皋站、南通站、吕泗站)2007 年4 月至2018 年10 月酸雨观测资料,对南通地区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通地区三个测站在近12年中均出现过酸雨天气,出现频率最高的为吕泗站,南通站次之,如皋站出现频率最低;近12年来酸雨频率均呈下降趋势,酸雨污染不断减轻;在降水酸性程度、(强)酸雨频率、电导率方面,冬季和春季均要强于夏季、秋季。从影响因子来看,南通地区三个测站降水平均 pH均日降水量小雨至大雨强度时,pH 呈降低趋势,当达到暴雨、大暴雨标准的时候,pH 则表现为上升趋势。随着日降水量的上升而电导率不断下降,这意味着降水量愈大,降水的清洁度愈高。从主导风向影响因子发现,导致如皋站出现酸雨的频率最多的风为东北偏东风;南通站与吕泗站酸雨频率出现最多的为东南风。

  • 标签: 酸雨 pH 酸雨频率 影响因子
  • 简介:摘 要 对2007年~2013年期间海南地区TYC-1测高仪观测到的扩展F资料按照频率、区域和混合扩散等三种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频率扩散主要活跃在每年的夏季。区域扩散主要活跃在太阳低年的春夏季和太阳中年、高年的春秋季。混合扩散在太阳低年、中年的夏季和高年的秋季更为活跃。随着太阳活动从低年到高年的变化,频率扩散的出现次数在低年缓慢下降,太阳活动中年频率扩散出现次数大幅提升后,到高年出现次数又大幅下降。区域扩散在太阳活动低年出现次数缓慢下降,随着太阳活动从低年到高年的变化,区域扩散的出现次数在缓慢上升。混合扩散在太阳活动低年出现次数在缓慢上升,随着太阳活动由低年到高年,混合扩散的出现次数随之下降。

  • 标签: 海南地区 TYC-1观测仪 扩展F 季节变化 长期变化
  • 简介:摘要:近年来,受各类自然现象影响,全球范围内均出现气候异常现象,我国各地区农业生产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为探明异常气候对农业产生的影响,本文以神木地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区近年来气候进行统计,分析气候对当地农业产生的响应关系,并分析未来整治措施。

  • 标签: 农作物 异常气候 防治技术 渭南地区
  • 简介:摘要:伴随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日益频繁,气候变化研究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西

  • 标签: 气候要素 西藏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大气污染治理成果逐渐显现,京津冀中南部空气污染情况有所改善,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仍居于高值,空气污染局势依然严峻。其中,细颗粒物PM2.5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衡量空气质量的主要标准。因此,PM2.5污染变化分析对于有效控制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京津冀中南部某城市近几年PM2.5浓度变化为例,深入分析研究了其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为该城市强化PM2.5排放管控,空气质量改善提供了科学参考。

  • 标签: 京津冀中南部 大气污染 PM2.5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1990-2019年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降水量年、月值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距平法等数理统计分析法分析近30年大柴旦地区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大柴旦地区年降水量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是17.354mm/10a,达到了显著性检验水平,春季、夏季、秋季以及冬季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分别是-0.143mm/10a、11.89mm/10a、5.687mm/10a以及-0.081mm/10a,这意味着春、冬季两个季节降水量均呈略微减少变化趋势,减少幅度均不明显;而夏季、秋季降水量均呈增加变化趋势,夏季增幅较大;降水量年际变化波动起伏非常大,年降水量最大值168.2mm出现在2017年,年降水量最小值44.8mm出现在1995年,年降水量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8倍;降水量属于正距平有14年,占46.7%,负距平年份占53.3%;大柴旦年内降水呈显著的月际变化,表现为中间月份降水多,两端月份降水少的态势,5-9月份降水较为集中,该时间段平均降水量是83.7mm,占年降水量的84.95%,7月份降水量达到最大值,月平均降水量为27.5mm, 11月、12月份降水量最少,仅为1.3mm;四季中,夏季降水量最多,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最少。

  • 标签: 大柴旦地区 降水量 气候特征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武冈地区2006~2019年酸雨观测资料和地面气象要素资料,使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武冈地区的酸雨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2006~2019年降水样本的平均pH值为5.07,酸雨样本平均pH值为4.56,平均降水pH值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年均酸雨频率则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13年间,武冈地区各月的多年平均pH值均高于4.56,属于弱酸性或非酸性,秋冬季节为武冈地区酸雨发生频率较高的季节;当 偏北风向出现时,酸雨出现几率是最大的,说明武冈地区出现偏北风时更容易形成酸雨,风速超过4.0m/s,酸雨出现频率最低;降水量对酸雨出现频率的影响较大,受到降雨冲刷和稀释的共同作用,酸雨天气出现频率减少。

  • 标签: 酸雨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武冈地区
  • 简介:摘要天气条件是影响电力负荷的重要因素,对于居民负荷特别是采暖制冷负荷需求具有突出的影响。长时间尺度上气候模式的变化可能显著改变冬季和夏季的天气条件,引起采暖制冷负荷需求的变化并影响电网的规划和调度运行。利用近40年气象观测数据,采用制冷日、制冷度日、采暖日和采暖度日指标,评价了长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对长沙地区采暖制冷负荷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因夏季采暖日和采暖度日增长明显,且昼夜温差缩小,夏季制冷负荷的增长可能对电网规划和调度运行产生明显影响。尽管冬季采暖日和采暖度日有所下降,但极寒天气概率上升,对电网影响可能更为突出。

  • 标签: 气候变化 采暖能耗 制冷能耗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河西地区23个气象站1960~2017年6~7月逐日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降水量数据和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国家气象行业标准,利用小波分析法、线性趋势法分析河西地区气候变化对干热风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8年河西地区的平均气温、最高及最低气温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只是气候倾向率有一定差异。其中温度增加幅度最大的区域是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相对湿度减少幅度最大;近58年河西地区干热风日数及出现次数呈现出减少趋势。河西地区东部、中部及西部的干热风次数、日数与河西地区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区域性差异较为明显;干热风发生日数的小波系数偏高期同气温及潜在蒸散量的偏高期对应,而与相对湿度则表现为负对应,这种情况在21世纪后表现的较为明显。东部地区的干热风发生日数同各个气象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交叉,中部及西部地区的干热风日数同潜在蒸发量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 标签: 气候变化 干热风 影响 河西地区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夜间灯光影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研究领域。在国家发展规划中,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本文采用DMSP卫星所获取的年平均中国区域夜光影像数据,首先,基于ArcGIS的应用对1993~2012年的灯光影像进行校正;其次提取三地灯光影像强度的总值,均值;最后,将数据与三地相关年份的GDP变化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夜间灯光强度与GDP的变化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 标签: DMSP卫星影像 夜间灯光 ArcGIS GDP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孤岛电网位于黄河冲击平原入海口两侧,这里属于沿海盐碱滩涂地区,空气湿度大,土壤中含盐碱量高。而且地层水浅,通常土层下方1.2米,即触及咸水层。对于金属构件的腐蚀速度明显快于气候干燥的内陆地区。在孤岛电网中,存在大量的接地金属构件埋于泥土中,其中以单体接地极为多。这些接地极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保护接地和输配电线路避雷网接地。这些接地极产生的接地电阻虽然不同设备不同的要求,但是其安装完毕后,阻值会随着时间的延续,盐碱的侵蚀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甚至在一年四季中接地电阻都会发生变化

  • 标签: 接地电阻 侵蚀 盐碱 变化
  • 简介:摘要:基于地理空间云提供的TERRA/MODIS NDVI数据、地表覆盖类型数据和DEM数据集,克州4个国家气象站以及附近气象站数据,MODIS克州NDVI产品,研究不同地表覆盖类型NDVI和不同海拔梯度NDVI的空间分布及时空变化特征、不同时间尺度气温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分析NDVI与气候因子的空间相关性。

  • 标签: 植被变化 土地覆盖 气候变化
  • 简介:摘要 本文利用辽西地区朝阳站2005-2022年间辐射资料及气象要素资料,对近年来其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2年朝阳地区年总曝辐量呈现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687MJ.m-2/年。春季和冬季总曝辐量呈上升趋势,夏季和秋季呈下降趋势。朝阳市逐月总曝辐量变化呈现中间月份曝辐量大,两端月份曝辐量小的趋势,其中5月总曝辐量最大。按季节进行划分,夏季总曝辐量最强,冬季总曝辐量最弱,且秋冬季与春夏季总曝辐量相差较大。与年总曝辐量相关性较为显著的气象要素为年平均总云量、年平均水气压,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压、年日照时数次之。

  • 标签: 太阳辐射 总曝辐量 气象因素 朝阳地区
  • 简介:摘要:石漠化对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建设拥有十分关键的影响,也是比较严重阻碍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要素,对我们的制造日常生活影响极大。因而,整治和改进石漠化一直是生态环保建设规划的关键内容。文中融合实践活动,深入分析了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并在这个基础上简略阐述了石漠化的处理对策,期待能为有关工作中提供有利的参照。

  • 标签: 石漠化 产生要素 伤害 整治对策
  • 简介:摘要:采用博州气象部门2005年至2020年期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间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亳州区域的天气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博州近15年来年均温度呈平稳的态势。

  • 标签: 博州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