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一、我国供暖区域特点中国的集中供暖制度始于20世纪的50年代,参照当时苏联的模式,初步建立了建筑供暖体系。根据前苏联的气候计算方法规定室外温度S摄氏度以下定义为冬天。因此,只有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S℃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被界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图1)

  • 标签: 供暖形式 南方地区 集中供暖 日平均气温 区域特点 建筑供暖
  • 简介:在北方季节性冰冻地区,桥涵结构物以及相关道路设施常会发生冻害,出现结构受损、墙体倾斜、路面冻胀等现象。主要原因是受冻融循环作用影响,但也与结构设计、材料使用不当等因素有关。现结合长春市市政桥涵等设施冻害现象,列举典型事例进行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讨论。

  • 标签: 北方地区 季节性冰冻 桥梁 挡土墙 道路 冻害及治理
  • 简介:长江中下游流域冬季供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上海地区作为该流域的典型代表,冬季住宅室内热环境较为恶劣,居民对住宅供暖的热需求越来越高,而热泵型空调器供暖(以下简称空调供暖)是目前上海地区最常见的供暖方式。分析确定热泵型空调器冬季供暖能耗与室外热环境、住宅面积、住宅空调数量等因素的相关性.对于分析了解上海地区热泵型空调供暖有一定意义。本文随机调查了上海地区500余户空调供暖住户2011年1月-2012年12月连续两年能源使用单据,并开展住宅信息问卷调查。结论表明,上海地区热泵型空调器冬季供暖能耗和室外热环境、住宅面积、住宅安装空调数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空调供暖能耗 上海地区 相关性 室外热环境 住宅面积 住宅安装空调数量
  • 简介:本文建立地埋管换热系统土壤热堆积模拟分析平台,对埋管间距、埋管深度对土壤热堆积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提出适合上海地区竖直地埋换热管钻孔间距,并纳入上海市《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分别以商场和办公建筑为例,得出累计释热量与取热量比值对土壤热堆积的影响规律,为地埋管地源热泵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地埋管 热热堆积 地源热泵.
  • 简介:喷锚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广泛应用,但是在盐渍土中应用的工程实例较少。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高压旋喷桩和喷锚网联合在盐渍土地层中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期望在处理类似工程问题中起到借鉴作用。

  • 标签: 高压旋喷桩 喷锚网 盐湖地区 支护
  • 简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具备“节点—场所”的双重特性。研究结合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六站点周边(上盖)建筑概念方案设计,尝试提出基于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节点—场所”双重特性的规划设计思路,通过从与公共中心耦合的角度分析轨道交通站点在城市和交通链中的功能定位、从轨道交通站点的多重属性优化用地交通布局以及不同空间尺度下用地空间形态调控三个方面的规划设计实践,探讨实现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社会、经济和空间等综合效益最大化的途径。

  • 标签: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 节点 场所 城市设计
  • 简介:东北地区某电厂铁路专用线为热电厂承担燃煤运输任务。主要技术标准为国铁II级,单线,电力牵引,线路全长3.0km。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基处理、路基土石方、桥涵、铺轨和房建工程。

  • 标签: 铁路专用线 东北地区 项目风险管理 EPC 实例 房建工程
  • 简介:基于2011年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调查(CCHH)获得的15266份问卷,分析了上海地区年轻家庭(家中至少有1位学龄前儿童的家庭)中采暖和通风设备的使用状况及其住所自然通风习惯。本次调查中儿童母亲的年龄平均为33周岁。煤炉采暖、分户供暖和集中供暖的使用率均低于0.5%。电暖器采暖、地板采暖和其他采暖方式的使用率分别为20.7%、1.3%和2.0%。空调采暖是冬季最为普遍的采暖方式(使用率为77.6%)。12.4%的家庭冬季仍无任何采暖。16.1%和78.6%的家庭分别为在厨房和浴室中安装了排风扇。86.2%的家庭在厨房中安装了抽油烟机。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有44.0%、62.0%、45.3%和17.5%的家庭经常开窗。住所采暖和通风设备的使用率及居民自然通风习惯与住宅所在区域存在显著关联。与郊区和农村居民相比,市区居民更加注重室内自然通风。本文结果显示上海地区越来越多的家庭注重室内空气环境并使用各种新型室内环境调控设备。

  • 标签: 上海地区 住宅采暖 自然通风 空气净化器 问卷调查
  • 简介:根据徐州市奥体中心工程深大基坑实际,选用击入式钢管土钉墙支护方案,取得了在黄泛高漫滩地区厚度较大的软土层进行土钉墙支护结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经验,根据工程实例的应用,讨论土钉墙在软土地基应用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 标签: 土钉支护 软弱土层 设计计算 技术措施 施工质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