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本工程为阿尔及利亚瓦省(OUED)住宅建设局组织的瓦地区低收入者住房项目。分2个标段。分别为500套(125栋)和250套(62栋)标段、420套(106栋)标段。2个标段共计1170套(293栋)住房,分布在瓦省(OUED)二个区域,工程地处撒哈拉沙漠边缘。

  • 标签: 阿尔及利亚 房建工程 住房项目 低收入者 沙漠边缘 标段
  • 简介:本工程位于阿尔及利亚东部SETIF省ELEULMA市以东Tachouda镇,距离该市区11.5km。该项目属于“东部”系统的一部分,每年从北部向南部调水约1.89亿m3,用于灌溉31700公顷的土地,并提供ElEulma地区的工业用水和饮用水。

  • 标签: 阿尔及利亚 大坝工程 工业用水 饮用水 调水
  • 简介:针对径流量长期变化的因果关系复杂特性,常规的中长期水文预报模型又很难满足精度要求,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量预测模型。结合实际径流数据,验证了模型的预报精度,可用来进行中长期水文预报。

  • 标签: 人工神经网络 BP模型 来水量 预测
  • 简介:通过对阿尔及利亚拉迪斯大坝导流相地下开挖爆破设计优化,从理论计算和实际施工应用两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合导流洞地下开挖施工的爆破设计方案,解决了强风化泥质灰岩洞段的施工难题。

  • 标签: 地下开挖 爆破 爆破参数
  • 简介:青海省香日巴隆开发区在引用香日河河水进行农业灌溉的过程中,因地下水资源丰富且埋深较浅,从而容易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本文从研究该区域地下水模型入手,对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换、平衡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水资源的统一开发利用的比选方案.

  • 标签: 青海 香日德巴隆 地下水 土壤盐碱化 地表水 农业灌溉
  • 简介:通过分析滹沱河全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情况,将流域划分为3个水资源区:小觉以上区域(I区-成水和用水环境)、小觉至黄壁庄之间区域(II区-成水环境)、黄壁庄以下区域(III区-用水环境)。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水文、气象数据,结合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探讨了半世纪以来滹沱河流域分区水资源的演变规律,并剖析了流域水资源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近50年,全流域水资源总量呈现出减少趋势,不同区域减少幅度各不相同;I区和II区的水资源变化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但影响机理和程度有所差异;而III区的水资源变化则完全由人类活动控制,自然因素几乎可以忽略。

  • 标签: 水资源量 降水量 径流量 滹沱河流域
  • 简介:以Terra/MODIS8d合成的250m地表反射率数据产品MOD09Q1(MODISTerraSurfaceReflectance8-DayL3Global250m)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多源信息水面提取的方法对2000年3月—2008年12月间洞庭湖区水面面积的变化特征和趋势进行了监测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洞庭湖区水面变化的季节性特征显著,其中枯水期11月—次年4月份间的湖区水面相对较小,基本在500km^2左右,而洪水期5—10月份的水面则相对较大,尤其每年的7—9月份最大,维持在2000km^2左右,两者几乎相差了4倍;(2)受气候变化与三峡工程初期运行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洞庭湖区水域面积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3)通过流域年降水量变化分析和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前后松滋、太平和藕池三口年径流量变化对比,发现流域内降水带来的入湖水量偏少是近年来洞庭湖区水面面积减小的主要驱动因子;(4)近年来9、10月份洞庭湖流域降水减少与三峡水库汛末蓄水同期,将共同造就最终入湖水量锐减,加重湖区夏秋连旱程度,进而诱发系列生态安全问题。

  • 标签: Terra/MODIS MOD09Q1数据 时间序列 水面变化 洞庭湖区
  • 简介:本文首先运用气候趋势系数对辽宁省22个气象站点1959-2008年年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进行趋势分析,并采用Mann-Whitney-Pettit方法(MWP)对气温和降水量进行突变分析,最后利用Morlet小波分析进行周期性分析.结果表明:(1)气温总体明显呈上升趋势;突变年份为1988年,突变后多年平均气温比突变前增加12.7%;且存在7年左右的主周期.(2)近50年,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并未检测出显著的突变年份;存在9年左右的主周期.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突变分析 MORLET小波
  • 简介:摩洛哥是首批在筑坝中选择碾压混凝土技术的国家之一。该国的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完建于1987年。在1989年完成的奥卢兹(Aoulouz)坝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碾压混凝土坝之一。目前摩洛哥有9座碾压混凝土坝在运行,并有3座在建,包括下面介绍的120m高的西迪塞伊坝。

  • 标签: 碾压混凝土技术 摩洛哥 筑坝 西迪塞伊德坝 RCC坝
  • 简介:1概况唐山市是河北省工农业生产发达地区,全区面积为13472km~2。流经本区的河流主要有滦河、陡河、还乡河、沙河等。这些河流既为本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提供了必须的水源,又接纳沿河城乡排放的大量废污水,使河流水质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污染。据调查统计,全市660多个有污染废水排放的工矿企业中,就有550多个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河道。其

  • 标签: 季节性肯德尔检验法 趋势分析 河流污染 总硬度 上升趋势 流量校正
  • 简介:人类活动对三江平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显著削弱了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流经三江平原江段的洪泛过程,减少了三江平原获得过境水资源的天然补给机会与补给量;②大量排水沟的修建,提高区域排水水文梯度,加速了地表径流的集散过程;③旱田改成水稻田,提高了有效降水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区域地表径流深,增大了区域蒸散量;④井灌水稻田大面积发展驱动了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导致地下水采补平衡打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贮存量减少;⑤流域源头森林植被破坏,冬季降雪量转变成地表径流量的比例在减少,森林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人类活动作用在三江平原水循环过程的结果是导致水输入项减少。而水的输出项在增大。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影响主要体现在:①区域降水总量呈减少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②区域温度上升,蒸发潜力增大;③三江平原地温上升最为显著,冻土层变薄,冻土融通时间提前并缩短55-62d左右,且冻土层融通后土壤水分的含水量较50年前有明显降低的趋势。耕地土壤含水量明显减少;这些变化均不利于地表径流的形成以及降水入渗补充地下水;基于水循环过程分析,三江平原正在朝旱化趋势发展。加强农业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开发与应用,以及加快湿地水资源的恢复,提高区域蓄水能力和农业节水水平是确保未来三江平原水安全的重要努力方向。

  • 标签: 水循环 水资源 生态水文过程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三江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