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研究的目的是讨论采用非均相碱脱乙酰法制备壳聚糖时,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壳聚糖脱乙酰度(DD)及分子质量(MW)的影响,并建立合适的反应条件,制备具有适当脱乙酰度及分子量的壳聚糖产品。甲壳素是从红虾的残渣中提取的。DD和MW分别由红外光谱及静态光散射仪测定。甲壳素的DD值及MW的测量结果分别为31.9%、5637kDa。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的DD值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温度为140℃时制备的壳聚糖的DD值比反应温度为99℃时制备的壳聚糖DD值高。反应温度为99、140℃制备的壳聚糖的加最大值分别92.2%、95.1%。壳聚糖的DD值在反应初期增长较快,随着时间的延长,增长变慢。脱乙酰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随反应物DD值的增加而减少。壳聚糖的分子量随脱乙酰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反应温度为140℃时制备的壳聚糖的分子量比反应温度为99℃时制备的壳聚糖的分子量小。反应初期壳聚糖的分解速率为43.6%/h,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值减小到20%/h,在反应后期,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增加。
简介:通过利用Helmholtz自由能状态方程,模拟计算6种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原奶速冷式系统制冷性能系数(COP),并与纯工质作比较,分析非共沸混合工质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原奶速冷式系统COP普遍大于采用纯工质的原奶速冷式系统COP,R436A是6种混合工质中综合性能最好的。尽管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可以有效地改善原奶速冷式系统传热温差过大的问题,但原奶速冷式系统的传热温差仍旧偏大。指出在将来的研究中若采用组合式原奶速冷式系统,可在某种程度克服这些问题,进而改善原奶速冷式系统的能源效率。
简介:概述了现有非晶合金的种类,并从合金的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构3个方面阐述了合金的非晶形成机理,同时全面总结和探讨了表征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各种参数,主要包括Inoue经验规律、△H(熔化焓)、△S(熔化熵)、过冷液体温度区间△Tx(△Tx=Tx-Tg)、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Trg=Tg/Tm)、粘度(η)、αβ1/3、临界冷却速度(Rc)、非晶晶化开始温度(Tx)与合金开始熔化温度(Tm)之比(Tx/Tm)、合金开始熔化温度(Tm)与玻璃转变温度(Tg)或非晶晶化开始温度(Tx)之差△Tm(△Tm=Tm-Tg或△Tm=Tm—Tx)、电子浓度e/a、原子尺寸、重力等。
简介:以柠檬酸三钠为络合剂,采用络合反应快速冷冻共沉淀法制备出铜掺杂氢氧化镍超细粉体样品材料,采用XRD、SEM、TEM、TG—DSC、Raman和红外对其进行表征,同时将其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组装成MH—Ni电池,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充放电结果表明,样品电极具有较好的循环特性.当Cu的掺杂量为5%时,合活性物质80%的样品电极在恒流80mA/g下充电6h,40mA/g放电,终止电压为1.0V时.放电电压稳定于1.260V的时间较长,开路电位为1.462V,放电比容量可达362.976mAh/g,表现出其较高的电化学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