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主流经济学派、人力资源管理学派、产业关系学派,都对企业抵制或积极对待协商的行为做出过理论解释.实践中,企业消极对待集体协商的原因有:认为工资集体协商与其他法律相抵触;认为劳动者权益已得到保护而集体协商不必要;认为企业成本将被加重;认为激励机制无需借助该制度;认为该制度对企业影响不大且缺乏评估机制.企业积极对待协商的原因有:企业自身具备民主管理理念;迫于回应政府和总工会开展集体协商的要求;申请实施某些制度的必备条件.企业消极态度多体现主流经济学派和人力资源管理学派的观点;政府和地方总工会对企业观念的引导主要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学派的观点.为实现企业态度的转变,可以保证法律一致性、完善法律法规的详细规定和执行力度、完善工资集体协议履行评估机制、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简介:本文通过考察1968年至1970年台湾当局对加中建交的因应,探讨台湾当局在面对被盟友"抛弃"时的困境和无奈,以及美国对台湾和加拿大的政策变化及其原因。特鲁多政府上台后,基于加拿大自身利益欲与新中国建交,引起台湾当局的高度关注和疑虑。台湾当局鉴于美加特殊关系和美国影响力,遂请美国对加政府施加压力,阻止加中建交。然而,尼克松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和转向,鼓舞了加政府与新中国建交的信心。美国虽欲阻止,但自身对华政策的调整限制了其对加政府的影响力。加中建交是加拿大特鲁多政府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美国尼克松政府因调整对华政策,对加政府与新中国建交之举并未决心阻止,对台湾当局的请求和交涉也就敷衍待之。
简介:"布莱克斯通错误比"指出"即使错放十个有罪者,也比错判一个无辜者好",这是一个著名的刑事司法审判原则。基于这个比例,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定罪准确性的法律政策,便顺其自然地产生浩瀚而复杂的宪法和法定权利,以及一套完整的法律和证据规则。但是,如果公众改变对布莱克斯通错误比的看法,不再支持这个原则呢?本文基于多项跨国研究,报告了有关公众对错判或错放是否危害更严重的态度。我们对从1985年到2006年不同国家进行的四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再分析,研究发现,这段时间内公众对布莱克斯通错误比日益显著地反对。本文讨论了与刑事诉讼的证据标准有关的意义,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