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在第三人侵权的情形下,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职工的工伤保险给付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问题的处理缺乏明确、细致的规定,给司法理论和实践带来了许多争议。通过对现行相关法律规定的梳理可发现,两种制度的分别适用会导致工伤赔偿交错重叠。各国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替代模式、兼容模式、选择模式与补充模式的因应策略,这为我国优化工伤赔偿制度提供了有用的知识资源。基于减轻企业压力和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国职工工伤赔偿应实行'有限制的双重赔偿'模式。

  • 标签: 工伤赔偿 工伤保险 侵权损害 有限制的双重赔偿
  • 简介:在家庭财产的移转中,继承制度发挥着财产传承的功能,而其中的遗嘱继承则最大程度地反映了立遗嘱人的意思自治,但我国《继承法》规定的遗嘱继承的形式类型较为简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财产处分的需求.遗嘱的形式规定是为了保障遗嘱真实,但遗嘱形式的过度追求和刻板解读,将会限制遗嘱人的意思自治,阻碍法律的调控功能的发挥.

  • 标签: 遗嘱继承 遗嘱形式 意思自治 遗嘱监护
  • 简介:遗嘱自由原则是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遗嘱自由原则是私法自治在《继承法》上的表现.遗嘱自由包括遗嘱行为自由、遗嘱内容自由和遗嘱形式自由.遗嘱自由使得立遗嘱人的意思得以实现,但是遗嘱自由也给现实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继承法》及其他法律对遗嘱自由进行了限制,且该限制是必要的、合理的.

  • 标签: 遗嘱自由 限制 合理性
  • 简介:占有改定在善意取得中的适用在《物权法解释(一)》中被有意回避,使得这一问题存在争议.大陆法系立法和理论经验较多采否定说,不认可占有改定在善意取得中的适用.通过对我国学界几大类支持否定说的理由进行分析,从法律解释角度、公示公信角度以及利益衡量角度论述均存在缺陷,善意取得中的交付不能包含占有改定的实质理论依据应当是支配力的缺乏.为防止占有改定在善意取得中的直接适用所带来的不利后果,需要对其加以限制.

  • 标签: 占有改定 善意取得 公示公信 支配力
  • 简介:《公司法解释三》对违法犯罪所得出资取得的股权直接采取公权力强制除权的规定,违背了公司法的立法价值追求,单一化了股权的性质,难以平衡各方利益.出于对私权的保护,应对该规则进一步加以解释与说明,在股东被强制除权前,寻求其退缴违法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后保留股权的机制,以合理衡平各方利益.

  • 标签: 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权 公权力限制
  • 简介:案例陈某为了小孩子读书,买下长沙某小区内的一套二手学区房。该房产所在楼配有电梯。但从陈某搬入后发现,电梯功能一直良好,但是有些楼层却处于关闭状态,不能使用,出入不方便,特别是小孩子互相串门玩耍很受影响,只能从安全通道爬楼,非常不安全。而且该电梯内悬挂有不少商业广告,甚至还有一些桑拿、洗浴类的,制作精良,陈某也担心对小孩产生不良影响。

  • 标签: 建筑物 共有部分 专有部分 电梯使用 二手房
  • 简介:政府限制大城市的规模,是苏联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突出特征.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限制大城市规模的政策就被明确地提出了;此后的60年里,这个政策一直伴随并指引着苏联的城市化.通过讨论斯大林所继承的思想遗产与制度遗产及斯大林的城市观、分析限制大城市政策成为苏联国策的过程,由此发现限制大城市规模的政策,缘起于马克思恩格斯以来的城乡关系思想和列宁以来的城市化路径选择,而非斯大林的发明创造.

  • 标签: 城市规模 城乡差别 斯大林 列宁
  • 简介:责令限制生产制度是我国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法律责任一章进行的一项制度创新,被认为与责令停产整治制度一起实现对旧法规定的限期治理制度的替代与改造.梳理规范与考察实践可知,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新《环境保护法》中责令限制生产的制度性质存在分歧与争议,进而引发法律解释适用与后续执法程序的不统一.学界主要在责令行政行为的法理基础与制度框架中讨论责令限制生产制度的性质与特征,主要有行政处罚、行政命令、行政强制措施等观点.辨析制度内涵与行政行为的本质特征,责令限制生产应当界定为一种行政命令,如此界定既符合一般法理,也契合制度演进的社会基础、社会深层结构,发挥其制度功能.

  • 标签: 责令限制生产 限期治理 法律属性 行政命令 行政处罚
  • 简介:作为后天拟制的法律权利,律师帮助权可以被依法限制.欧洲人权法院在相关判例中,针对现行犯抓捕后询问现场物证问题、作为证人时的认罪供述、公共利益受到重大威胁、自愿放弃律师帮助等情况,从身份、内容、利益、自陷等角度,对律师帮助权作出限制.判例对我国刑事诉讼有若干启示,如对贿赂犯罪可采取控制下交付、记录现场抓获后讯问物证问题的书证可采、未作为嫌疑人时作证的证言可采、把握对恐怖犯罪嫌疑人的限权比例.

  • 标签: 律师 判例法 律师帮助权 欧洲人权公约 欧洲人权法院
  • 简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称《公约》或UNCLOS)第288条第1款意义上之管辖权的法律依据而言,国家同意极为重要。这一观点尤其适用于'混合争端',这类争端的特征是:它们不限于《公约》的解释和适用问题,而是必然要求司法机关裁决不受公约直接规制的领土主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UNCLOS法庭必须先确定争端的相对权重。如果争端的重点明显不在于《公约》的解释和适用上,那么法庭必须拒绝实施管辖权。《公约》第287条第1款意义上的所有争端解决程序都应该就管辖权的限制发展出一套统一的方法,并遵循之,以实现必要的法律确定性。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管辖权 混合争端
  • 简介:我国目前公众的环境质量需求不断朝着多元化和高层次方向发展,与之而来的财产权限制现象也在逐渐增多,但在财产权限制方式上仍然继续保留传统的公私分立格局,尤其是在维护环境公益方面,纯粹功利化地选用公法方式进行限制,欠缺考虑手段上的正当性、合法性与合理性,也极易忽视私法秩序的比较优势。私法上的役权理论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新的视角,但必须结合环境保护的自身特点,从法律定位、内部构造、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对既有役权理论重新进行绿色续造,探求建构一种保护役权制度,以期为处理环境保护与财产权限制间的关系增加一种新的方式,但绝无完全替代其他方式的意图,具体还需根据实际境况判断选择。

  • 标签: 环境保护 财产权限制 役权理论 保护役权
  • 简介:遗嘱人在遗嘱中规定配偶不再结婚方能继承其遗产,这是一种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将身份行为作为财产行为的条件。这种遗嘱看似不当干涉了配偶的婚姻自由,实则并没有违反另一方配偶的意志,因此不构成对婚姻自主权的侵犯,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也没有违背公序良俗。法院判定这种遗嘱无效,实际上不当干涉了遗嘱人合法的财产权,有违比例原则。

  • 标签: 婚姻自由 遗嘱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财产权
  • 简介:警察“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文明执法”标准被广泛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警察执法环境的恶化。警察面对针对自己人身、财产的不法侵害可否反击,反击的性质是什么,存在较大分歧。从现行法来看,警察无疑享有正当防卫的权利,其防卫行为具有正当防卫和依法履行职责的双重性质,不能将两种性质对立起来。所不同的是,只要警察的执法行为符合《人民警察法》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条件,就不能认定其违法。长期以来,关于警察开枪权存在巨大争议,故进一步明确警察开枪的条件和程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 正当防卫 警械 开枪权
  • 简介:晋发改价监发[2018]46号各市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关于印发<2017—2018年清理现行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价监[2017]2091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17]2号),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商务厅会同有关部门研究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