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离婚救济制度是法律为因离婚受到损害或生活出现困难的一方提供的救济措施。为解决现行法存在的救济范围窄和适用难的问题,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应当在延续现有救济框架的基础上,依托家事审判制度的改革,重新构建以夫妻财产分割为主,以离婚经济补偿为辅,以经济帮助为兜底的离婚救济体系。

  • 标签: 离婚救济 财产分割 经济补偿 经济帮助
  • 简介:PPP项目合同作为典型的长期合同,具有不确定性特点,项目实施过程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合同订立时难以预见的情势变化,构成合同履行之障碍。从我国早期PPP实践看,PPP项目多伴随投资回报波动、需求预测误判、规划缺陷以及政府信用等风险而出现僵局,缺乏对PPP长期合同特质的准确认知和灵活的合同柔性治理思维是合作失败的主要原因。PPP的本质是“合作”而非“对抗”,必须构建相互信任和默契、具有较高容忍性和灵活性的合同治理机制和规则体系,才能促进合作关系的增长而不是消减,区别于形式化、格式化的刚性治理,这种合同治理艺术更具弹性和互动空间。为避免因合同困境使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走向对抗,促使优质合规的PPP项目取得长足的发展,我国PPP立法应强制PPP合同嵌入可变更、可调整条款,并设置相应的修补程序,在特定阶段,安排政府与社会资本进行协商与再谈判,才能缓释冲突,挽救合作危机。

  • 标签: PPP长期合同 不确定性 柔性治理 弹性调整
  • 简介: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造船、航运企业破产进入频发、多发期,跨境破产程序和海事程序的矛盾和冲突在航运企业跨国破产程序中集中凸显。从航运企业跨国破产程序的救济形式和范围出发,针对船舶优先权人的权利是否应受到跨界破产程序的影响;在外国破产程序被承认前,被扣押船舶是否受到跨界破产程序的影响;非债务人自有船舶是否受到跨界破产程序保护等问题,结合相关国家海事跨国破产程序的制度实践,提出应当合理保护海事优先权人利益,使破产程序承认前已进行的船舶扣押免受破产程序的影响,根据行业特性扩大对于破产企业所有船舶的解释等意见,希望对中国跨国海事破产救济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有所助益。

  • 标签: 跨国 海事破产程序 救济
  • 简介:随着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变化,契合现代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人们通过非诉调解协议自发地调整与约束着双方认可的权利和义务,然各类因非诉调解协议效力争议发生的案件却动摇着非诉调解协议的价值基础。面对各类非诉调解效力争议进入诉讼领域的司法现实,准确把握非诉调解效力源泉的内在规律,不断探寻非诉调解协议效力争议的司法救济维度,建立司法保护非诉调解协议效力的公正程序,是司法公正要求下所必然考虑的现实问题。笔者以三个典型非诉调解协议效力争议案件为切入点,通过非诉调解协议效力司法审查的视角,不断思量司法在救济非诉调解效力上的公正维度,以期为法院处理非诉调解协议效力争议案件提供一种正当化的法律途径,不断彰显非诉调解的和谐魅力。

  • 标签: 调解协议 协议效力 司法救济 现代和谐社会 调解效力 公正程序
  • 简介:一、保全证据公证个案列为公证指导性案例的意义第一批公证指导性案例第3号案例为“房屋租赁合同公证及单方收回出租房屋的保全证据公证”(下称“单方收回租赁房屋保全证据公证”)。这一指导性案例表明,保全证据公证在社会治理以至法治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权利义务 私力救济 保全证据公证 指导性案例 行为 租赁房屋
  • 简介:失独家庭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及抑制人口过快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是受益者。因此,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基于社会共同责任,通过建立以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家庭等为主体的针对'失独家庭'的特别救济制度,国家和社会对'失独家庭'进行制度性补偿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失独家庭 特别救济制度 制度性补偿
  • 简介:在公用事业领域实行公私合作是各国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或者新行政法理论指导下在公共管理领域的一场变革,也是各国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进行的一场变革。这场变革的具体模式因各国制度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但在充分发挥公私方各自的优势、促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方面却是共通的。

  • 标签: 公私合作 法律救济 公法属性 合作协议 公共服务质量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简介:瑕疵履行在法律上必然引起违约责任。根据我国合同法,瑕疵履行违约救济方式包括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报酬以及赔偿损失等多种责任形态。本文旨在以承揽合同为视角,研究合同瑕疵履行下,各救济方式的具体内涵和适用,以更好地发挥各种救济措施的功效,实现合同法违约责任体系的协调。

  • 标签: 瑕疵履行 承揽合同 违约责任形态
  • 简介:现代犯罪构成具有模糊性、非妥当性等固有缺陷。对于这些固有缺陷,不能仅在刑事实体法范围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可以在刑事一体化思想指导下,通过在刑事诉讼各阶段中设置和运作各种协商程序、异议程序、审理裁决程序等救济程序最大限度地消解犯罪构成固有缺陷可能带来的不良实体结果,实现相对的实体正义。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在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各阶段均建立了相对合理的协商程序、异议程序,但是也存在着立法的不足,应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消解犯罪构成的固有缺陷。

  • 标签: 犯罪构成 固有缺陷 救济、协商程序 异议程序 刑事一体化
  • 简介:在网络生态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下,网络语言也变得丰富多彩。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喜欢使用的"宝宝"系列网络流行语,就是一个可以从其中管窥青年大学生思想精神风貌的窗口。这种"卖萌"式的自我表达,其背后是网络生态发展大势,也是一种狂欢化的自我个性话语体系建构,更是当代青年学生在网络"第二生活"中自我狂欢与精神救济的虚拟性表现和"乌托邦"式的暂时慰藉。

  • 标签: “宝宝” 话语分析 大学生 狂欢 精神救济
  • 简介: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转型升级,新市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新生力量。在新市民权利保障中,依托司法救济力量,建立协商纠纷解决机制是缓解各类矛盾、高效解决问题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某基层人民法院2015年至2017年审结的涉及新市民类型案件进行实证考察,梳理出基层法院司法解决新市民诉讼案件存在的问题。依据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的理论,提出协商解决纠纷机制原则和构建基层法院多样化的协商纠纷解决制度:构建群体性诉讼案件集体协商制;构建检察院支持协商、起诉制度;构建新市民法律援助协商制度;建立协商与诉讼转换机制;违反协商的责任及救济机制。

  • 标签: 新市民权利 司法救济 协商纠纷解决机制
  • 简介: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在2003年的救世军案中明确表示,国家司法权源于宪法,不受教会自决权的限制,但要求教会内部纠纷在寻求国家法院保护之前,要穷尽教会内部的纠纷解决途径。此判例改变了长期以来法院在处理教会内部纠纷中的保守态度,学界普遍持肯定态度。联邦行政法院在摇摆十多年以后,也采纳了与联邦最高法院相同的立场。

  • 标签: 德国 教会自决权 法律途径
  • 简介:实现担保物权案件中,被申请人的异议不仅是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体现,亦有利于人民法院对案件事实的查明,被申请人异议及其救济是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实证研究表明,被申请人主要就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主体资格、基础合同、担保合同等方面提出异议。由于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缺失,对被申请人异议如何救济,学界及实务部门存在分歧。针对实现担保物权案件中被申请人异议救济困难重重的状态,应准确界定实质性争议问题,明确被申请人享有另行起诉的权利,完善被申请人通过诉讼程序救济的途径,确立被申请人执行异议之诉。

  • 标签: 担保物权 实现担保物权程序 异议 救济 实证
  • 简介:破产程序终结后民事权利救济问题,存在着权利主张受限制,救济措施不具体,追责制度不完善等"瓶颈"。有必要对破产程序终结后的民事权利救济作限度扩张,从增加可救济法定事由、放宽救济时限要求方面,扩大救济范围;从明确破产程序终结后的债权申报、建立管理人恢复制度和破产分配财产预留制度方面,完善救济措施;从加强预防性救济、建立多元化救济机制方面,拓展救济渠道;从完善责任主体、明确责任范围、加重责任负担、完善追责程序方面,健全追责制度。

  • 标签: 破产程序终结 民事权利 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