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对于《中庸》末章的"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三语,自古以来众说纷纭。遵循以《庸》释《庸》、《易》《庸》互训之法,可知三语乃睹末探本、层层递进之文,若与《大学》之八目相对应,那么"知远之近"相当于天下、国家之本在于家知风之自"相当于家之本在于身,"知微之显"相当于身之本在于心,在于正心、诚意。"微之显"意味着:隐微即见显、隐微必见显,故当慎其独以为入德之门。郑玄注及孔颖达疏及来子之说皆有缺陷;而富有理智挑战性的俞樾之解既改字解经,又不顾"微之显"在两章中复出的一贯性,虽可姑备一说,亦非的解。此三语与《中庸》首章遥相呼应,深刻地表达了《中庸》以至诚之心修道立德、感通天下的教化哲学。
简介:能够全面展现儒家教育思想要义的,不是《学记》,而是《大学》与《中庸》。以《学记》为中国第一本教育专著,来自于中国现代教育学的“知识—技术”视野。儒家教育哲学之根本在于教化。“意义”与“感通”,是构成这一教化哲学的两个基本方面。“意义”为其学术宗旨,“感应”为其意义生成机制,“感通”乃“感应”之充分而顺畅实现。“意义”与“感通”会归于内尽其性、外与物谐的中和之境。在字面上,“感(应)通”虽可理解为互动互通、相互作用乃至于“刺激—反应”等,但后者并不足以尽其神韵。“感通”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以“气”(从而也是以“情”)为根基的一体联动。它体现了儒学的独特教化精神:讲究情理,强调从情感的投入入手,让一己的整个生命融入世界,在生命与生命的整体互动中生成人生之意义、传达人生之意义。
简介: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教化哲学,是人生命、生活意义的体验和兴发之学。先秦儒家的世界观是天人一体,世界是以己身为中心的意义世界,而不是外在的客观物质世界。人的一生,正是在意义的不断体验和兴发中,成就意义的自我和意义的世界;意义发生和形成的本源在于天地万物之间的感应原理,对人而言,则是通过“学”,在感通万物的同时,感通和彰显自我的本性,从而形成意义的真实体验,并由此兴发个体自我生命、生活的意义感;先秦儒家教化哲学以意义的永恒完成了对人生命有限性的超越,但其核心则是意义的当下生发与体验,即在日用伦常中当下兴发生命、生活的意义;意义的传达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以体验兴发体验,以意义兴发意义,以个体的自我兴发而兴发他人。《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语,正是先秦儒家教化哲学义理与精神的生动表达。
简介:《中庸》是以命、性、道、教一体贯通的理路来阐发教之为教。"教"的根本在道,而道的根本在人性;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规定性,人性的实质是天命;天命是天道自然之"分",天命即天道。天生人,人性之中天道本具,人性的彰显即蕴含着天道流行。天人一体,天道作为宇宙生命体生命运行的根本机制,其决定人自然生命生长和道德生命意义生发的内在机理,构成了先秦儒家教化哲学的理论基础,这一内在机理就是"生生之道"。"生生之道"以天道的实在、实有为其学理的本体,以自当不二、内本外末、成己成人、生生不息等为其教化哲学的生命价值追求,以"诚明两进"为基本的方法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方法论的实践落实为日用伦常中个体生命意义的真实体验与内在生命力的自我兴发。
简介:摘要:《诗经》作为儒家经典著作,其思想纯正无邪。孔子认识到《诗经》在经营家庭,教化人伦等方面的独特教化功能,将《诗经》进行整编,并用其作为蓝本教化弟子,以求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