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胸廓高度被认为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EOS)的关键结果指标,因为据报道它与肺功能测试结果(PFT)相关。目前有研究提出将18 cm的胸廓高度作为预测呼吸功能的阈值,但是对于不同病因和畸形程度的不同个体情况,仅使用这个单一参数来评估EOS治疗结果可能过于简单化。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脊柱畸形(ASD)患者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与颈2-股骨头中心位移(C2-FH)以及骶髂固定的关系,为ASD患者术前决策和术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至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正术的34例成人脊柱畸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远端有无固定至骶骨将纳入的ASD患者分为两组:骶髂固定组(16例)和非骶髂固定组(18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在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评估的脊柱骨盆参数,并记录PJK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ASD患者34例,其中男3例,女31例,年龄(58±6)岁,随访(2.9±1.0)年(2.0~4.0年)。骶髂固定组与非骶髂固定组的年龄、随访时间等一般情况及各项脊柱骨盆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骶髂固定组术后即刻的C2-FH小于非骶髂固定组[(-69.46±30.85)mm比(-31.62±15.31)mm,P<0.001]。骶髂固定的患者中半数(8/16)发生PJK,而骶髂未固定组仅有4例(4/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末次随访时,两组C2-FH均>-20 mm且均接近于-15 mm(P=0.976),说明两组C2-FH均发生了代偿。由于骶髂以及大部分腰椎的固定,两组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LL)、骨盆倾斜角(PT)及骶骨倾斜角(SS)与术后即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为了代偿C2-FH,末次随访时胸椎后凸(TK)和颈椎前凸(CL)均较术后即刻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2-FH<-2 cm和骶髂固定是ASD患者术后发生PJK的高风险因素。建议在决策和矫正手术时应同时考虑整体矢状面的平衡和骶髂固定两方面因素,而非仅关注脊柱骨盆参数。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课题主要针对脊柱脊髓损伤病人,在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过程当中使用不同临床护理路径,对其护理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针对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至5月进行其主体水损伤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样本,样本量为88名,按照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意愿将他们开展分组讨论,常规组的病人选择常规康复护理干预操作。研究组的病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康复护理操作,然后针对他们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病人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都明显比常规组病人要短,从术后三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来看,表现为具体评分数值明显高于常规组的病人,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球的病人,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脊柱脊椎损伤的病人开展康复护理干预操作时,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可以再加快术后康复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明胶海绵、牛跟腱提取胶原及聚酯尿烷纤维3种常用硬膜外覆盖物预防大鼠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成年Wistar大鼠切除L2~5椎板制作椎板切除模型,根据不同覆盖材料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周12只):空白组(A组)、明胶海绵组(可吸收,B组)、聚酯尿烷纤维组(不可吸收,C组)和牛跟腱提取胶原组(可吸收,D组)。于术后4周及12周取手术区域脊柱组织行大体观察(Rydell瘢痕粘连程度评级标准)、组织学观察(Nussbaum标准);并检测硬膜周围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3种瘢痕增生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分析比较各组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48只大鼠全部存活。4周和12周大体观察和组织学结果显示明胶海绵和牛跟腱提取胶原组不存在硬膜粘连,聚酯尿烷纤维组硬膜存在粘连,空白对照组粘连程度较重且存在脊髓受压。可吸收材料组与不可吸收组Rydell评级和Nussbaum组织学评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4周和12周可吸收材料组的bFGF、TGF-β1、VEGF等3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均较不可吸收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2周时免疫荧光实验证实bFGF、TGF-β1、VEGF表达在明胶海绵组(9.81±0.81、12.42±2.35、8.63±1.76)和牛跟腱提取胶原组(12.70±2.02、8.23±1.03、10.19±2.67)均较聚酯尿烷纤维组(33.94±2.03、30.29±2.76、25.79±1.21)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牛跟腱提取胶原和明胶海绵可有效减轻脊柱术后瘢痕的增生及硬脊膜粘连。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磨钻参数设置对牛椎体磨削部位最高温度和穿透时间的影响,确定最佳参数,实现脊柱手术中基于机器人辅助的高效安全的超声磨钻磨削。方法将5头成年牛胸腰椎标本(T10-L6)用切割机切成10 mm厚切片,共获得50个切片,其中30个切片用于松质骨实验,20个切片用于皮质骨实验。松质骨实验中,将切片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切片,对应不同的进给速率(0.8、1.6和2.4 mm/s)。在切片的松质骨部位用不同的输出功率进行9次磨削,输出功率从20%(48 W)增加到100%(120 W)。皮质骨实验中,将切片随机分为2组,每组对应不同的进给速率(0.8 mm/s和1.6 mm/s)。在切片皮质骨部位进行4次磨削,分别对应输出功率从70%(84 W)增加到100%(120 W)。实验在室温25 ℃下进行,用红外热像仪记录磨削部位的最高温度,并记录穿透时间。比较松质骨及皮质骨在不同输出功率和不同进给速率下磨削最高温度及穿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相同进给速率时松质骨磨削部位的最高温度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加而降低,输出功率120 W时最高温度同24 W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2 ℃±9.4 ℃比70.9 ℃±5.7 ℃、59.2 ℃±7.1 ℃比69.5 ℃±10.7 ℃、55.5 ℃±5.5 ℃比69.2 ℃±9.3 ℃,均P<0.05)。在相同输出功率下,不同进给速率的最高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皮质骨在0.8 mm/s进给速率下,最高温度随输出功率增加而降低,输出功率120 W时最高温度显著低于84 W时(P=0.048);但在1.6 mm/s进给速率下,增加输出功率不能显著降低最高温度(P>0.05)。在相同输出功率情况下,进给速率1.6 mm/s时的最高温度比0.8 mm/s时均显显降低(均P<0.05)。松质骨磨削穿透时间不随输出功率增加而显著缩短(均P>0.05),但随进给速率增加而减少(均P<0.05)。皮质骨在0.8 mm/s进给速率下,输出功率增加不能使穿透时间缩短(P>0.05);1.6 mm/s进给速率下,输出功率120 W时穿透时间最短,显著低于96 W时(P=0.008)。在相同输出功率下,进给速率1.6 mm/s时的穿透时间比0.8 mm/s时缩短(均P<0.05)。无论松质骨还是皮质骨,在相同输出功率下,不同进给速率的穿透失败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松质骨在输出功率48 W及以上时,皮质骨在输出功率108 W和120 W时,穿透失败率均为0。结论磨削最高温度椎体松质骨受输出功率影响,皮质骨受进给速率影响;穿透时间松质骨受进给速率影响,皮质骨同时受进给速率和输出功率影响。松质骨最佳磨削参数为输出功率120 W,进给速率2.4 mm/s;皮质骨为输出功率120 W,进给速率1.6 mm/s。
简介:摘要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在临床应用之初以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为主,主要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器械的完善,UBE的适应证不断拓展,治疗的部位从腰椎逐渐过渡到颈椎和胸椎,治疗的病种也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滑脱逐步拓展到颈椎病和胸椎管狭窄症等,并且能与经皮椎弓根螺钉、斜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等微创技术搭配使用,在椎体间融合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国内,目前UBE技术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仍有相关问题需要明确及进一步研究。故本文就UBE的技术优势、UBE技术的临床拓展应用、UBE技术弊端与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1至7月于北京朝阳医院接受双侧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纳入本前瞻性研究。共纳入28例患者28个椎体,其中男10例,女18例,中位年龄73.6岁(56.0~87.0岁)。患者术前拍摄正侧位X线片、骨密度、CT三维重建扫描和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并进行观察,明确骨折部位及椎体后壁情况,进一步确定诊断。术后第1天及末次随访时拍摄正侧位X线片、CT三维重建扫描,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通过X线片测量,比较术前、术后伤椎上位椎体上终板和下位椎体下终板后凸角度(KA)、伤椎椎体前缘高度(HAW)、伤椎椎体后缘高度(HPW)等指标变化情况。同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情况,对手术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0)个月。术前HAW为(21.2±2.4)mm,术后HAW为(22.5±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HAW为(18.9±1.6)mm,低于术后(P<0.05)。术后HPW也较术前明显矫正(P<0.05)。末次随访时HPW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2±1.3)mm比(27.5±1.6)mm,P>0.05]。术前KA为18.8°±1.3°,术后KA为14.2°±1.5°,术后KA明显矫正(P<0.05),末次随访时KA为17.6°±1.4°,较术后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发现骨水泥渗漏,1例发现邻近椎体骨折。术后第1天、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治疗效果肯定且安全可靠,仔细评估术前影像学资料,精准的穿刺及把握骨水泥推注时机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简介:摘要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是以疼痛、中轴关节活动受限、身体功能和结构受损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目前axSpA的达标管理(T2T)策略主要偏重炎症的控制和病情的缓解,通过评价病情活动度来反映治疗的效果和病情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对于身体功能和健康生活质量的恢复和评估尚缺乏便捷、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也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指导建议。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风湿病与分子免疫分会组成了由52位专家组成的共识小组,从生物-心理-社会层面出发提出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身体功能和健康生活质量共识意见。本共识提出7条意见,并从疼痛、脊柱活动、全身活动、社会环境、心理健康等方面构建25个条目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身体功能5维综合评估量表,旨在为我国axSpA身体功能规范化、系统化评估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术前顶椎区MRI脊髓形态分型的严重胸椎侧后凸畸形患者行三柱截骨矫形术的神经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椎侧后凸畸形患者共1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60例,年龄13.5岁(9.0~38.5岁)。测量的影像学参数包括顶椎区脊髓形态分型、主弯侧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C7PL-CSVL)、最大后凸Cobb角(GK)、矢状面偏移(SVA)。利用Frankel分级分组并评估各组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神经功能状态。结果112例患者术前顶椎区脊髓形态分型为Ⅰ型8例(7.1%)、Ⅱ型58例(51.8%)、Ⅲ型46例(41.1%)。所有患者的末次随访时间为(28.5±3.4)个月。与术前相比,3组患者术后主弯侧凸Cobb角、C7PL-CSVL、GK、SVA均有显著矫正,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即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无矫正丢失。3例术前脊髓形态为Ⅱ型的患者术后出现新发神经损害,Frankel分级均为D级;6例术前脊髓形态为Ⅲ型的患者术后出现新发神经损害,Frankel分级为C级1例、D级5例;3例术前脊髓形态为Ⅲ型的患者出现已有神经功能损害加重,Frankel分级均由术前的D级加重至C级。脊髓形态为Ⅲ型的患者术后新发神经损害或已有神经损害加重的发生率比Ⅱ型患者更高(19.6%比5.2%,P=0.037)。结论术前MRI脊髓形态分型与严重胸椎侧后凸畸形患者三柱截骨矫形神经并发症具有一定关联,术前脊髓形态为Ⅲ型的患者术后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