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阿迪施·马宗达(AdhishMazumder)是印度学者和专栏作家,该选文以格言式的话语表达了一份祝愿,鼓励青年人在新的一年有所作为。
简介:摘要《毛诗古音考自序》这篇文章主要是阐发了陈第的音韵学思想,他说过“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每个时代的语音系统都是发展变化的,因而不同时代的语音都有所区别,每个时代的作品对应着每个时代的读音,看上去千差万别,但诗歌的用韵都是有相应韵律体系的。因此他反对叶音说,破除了自六朝以来以语音不变为基点,以“叶韵”原理来解释古今字音有歧异现象的旧观点,主张用历史的发展的语言观来看待语音发展和语言的进步。
简介: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比以前的修订本更加完善。然而,使用过程中仍发现一些问题,本文运用语义场的整体观念和系统理念,从读音、义项和词条三个方面对这些问题予以深入分析。希望对今后词典编纂的进一步科学化与系统化起到借鉴的作用。
简介:
简介:《谷梁传》范宁集解、《毛诗正义》中多有“厶地”“厶氏”的情况,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认为是俗从简便,“厶”其实即是古“某”字。在北宋,已经出现了“厶”“某”通假的说法,然而两字音形无可通之理,“厶”实际是代表阙文或疑义的标识符号,“鑯以识之,非有音义”,功能类似于古书中常见的四角空围。明正统道藏存留了陶弘景整理《真诰》的很多古本旧貌,“厶”被用作阙文标识符号;传世敦煌写本卷子中“厶”的功能近似于“△”;元刻本《朱文公校韩昌黎先生集》中“厶”则作为分隔符。诸例共同说明,尽管“厶”具有文字属性,但在古书中常被用作标识符号,不能认为是“某”之古字。
简介:(2018年8月16日—18日中国·苏州)由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ChinaCALL)和环太平洋地区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协会(PacCALL)发起,北京外国语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和西交利物浦大学语言中心联合承办的'GLoCALL2018学术年会暨2018(第15届)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国际会议'将于2018年8月16日—18日在苏州举办。会议内容包括会前工作坊、专家主旨发言、论文宣读、专题研讨和学术交流等。大会以深度互动、注重实务为特色,为探索新技
翻译擂台(第21期)
训释陈第《毛詩古音考自序》
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指瑕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新增词语双音法研究
作为中古文本标识符号的“厶”字——陆游《老学庵笔记》“今人书某为厶”条斠理
GLoCALL2018学术年会暨2018(第15届)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