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在现代出版业与传媒出现之前,弄文字是一种奢侈的事情,需衣食足而有闲方能为,这就不能不带上一点贵族气.说"诗穷而后工",也是贵族没落之后的叹息,与真正的穷人并不相干.……
简介:笔者在《中学语文报》2003年9月8日第6版刊载的《文学作伴好成长》中写道:“一个人如果在青少年时代被扼杀了诗心,他就也许一辈子难以写出一句好诗。”最近从某市一所省重点中学回家度假的侄子跟我反唇相讥:“我们老师说,诗歌课文不重要的,考试也不会考。她要我们别去尝试写诗。第一单元的诗歌课文,她上课时只是稍微提一下。”侄子还说他们的老师怎么怎么了得:刚教过高三文科班。我听了大不以为然。只要不迷信,学生信奉老师无可非议,老师介绍自己的“得意之作”以便树立应有的声望,也无可厚非。但这位老师对诗的蔑视,对学生诗心的扼杀,对上百个(这位老师任教两个班)刚进入高一的十六七岁的如花如诗的少男少女语文学习的负面影响,使我悲哀。
简介:由于文化、哲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悼亡诗和西方挽歌诗封死亡的态度和表现方式不尽相同,具有不同的审美取向。本文考察了中国悼亡诗和西方挽歌诗各自不同的基本特徵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从内容风格上看,中国悼亡诗多描写真实的亡妻感受,着力描绘亡人生前的情景与场景,抒发封于生死离别的伤感,忠实地传达出哀悼之情,格调大多悲戚。西方挽歌诗多回忆往日的欢爱,或歌颂伴随死神时坦然超脱的人生态度;从表现形式上看,中国悼亡诗多以记梦的形式描写作者与亡妻梦中相会的情景,借以表达对亡妻的悼伤与思念。西方挽歌诗也有描写梦中的欢乐与爱恋,但西方人相信亡人会在天堂永生,往日的快乐也就可以凭借相通的心灵得以延续。因此,西方挽歌诗多沉浸在一种恬静超凡的宗教氛围之中;从文化心理的角度看,中国诗人通过表现内心思想与客观世界的剧烈冲突来宣泄难以压抑的悲伤情绪,而西方诗人则充分发挥自己的宗教观和自然观,在诗歌中表达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简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发表在报刊上的新诗数量庞大,但我读后留下良好印象的实在太少.最近读到两位打工女诗人抒写南方合同工生活和遇难矿工家属心境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