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成语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的,经过千锤百炼和时代的洗礼和积淀而形成的固定(相对而言)的词语或表达法,是人们认知的结晶,历史的产物,是语言系统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汉语和英语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汉语尤甚.这两种语言各自也都拥有大量和丰富的成语.对英汉语言中的成语进行对比分析无疑是有意义的.在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语境下,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当下,探讨分析汉语成语如何“走出去”,如何有效地将它们移植到异质文化的土壤中去,已经成为翻译研究者和翻译工作者“当仁不让”的使命与职责.本文在对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进行粗线条比较的基础上,探讨分析汉语成语英译之策略和方法,对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译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几个问题,也作了初步的分析,并就解决办法提出了作者的“一孔之见”.
简介:本研究探讨词汇出现频率对阅读与听力过程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参与者为以英语为外语学习的中国学生。本次实验涉及3个词汇出现频率,共15个新词,参与学生为60人。为了检验学生对新词的形式与含义的掌握程度,一共设计了四个测试,分别为词形回想、词形辨别、含义回想、含义辨别。实验结束后共进行两次测试。第一次于实验后,主要用于测试词汇掌握程度。第二次为实验结束两周后,主要用于测试词汇的短期记忆能力。实验结果显示:阅读与听力这两种模式均能促进新词的掌握,但是阅读更具优越性。词汇出现频率对两种模式的词汇附带习得都具有极大影响。由于结果只显示了部分词汇的习得,意味着如要发挥这两种模式的作用,不仅要考虑词汇出现频率,同时仍需考虑学生对词汇的处理能力。本研究最后对词汇的教与学提出了新见解。
简介:英雄史诗《尼伯龙人之歌》(约1200年)中有四段关于梦境的描写,它们都对之后的情节起到预示作用。本文从不同的叙事方式以及人物反应、情节发展、意义产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对史诗中的梦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叙事角度来看,史诗中的人物对于这些梦境的反应不完全遵循逻辑,但是都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通过这些梦境,史诗塑造了一种"毁灭的机制",将所有情节的发展都预先注定,也使所有角色的行动都与情节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这些梦境中所出现的母题和意象在中世纪文学中都具有象征意义,对人物形象和文本主旨有揭示作用。最后,梦境指出了爱情(minne)、忠诚(triuwe)、痛苦(leit)和复仇(rache)之间存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