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两个班级的全国统考英语专业八级成绩、试验前后的专八模拟测试成绩分别进行配对样本分析,研究发现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学生明显比没有通过八级考试的学生受磨蚀程度低,利用注意认知心理机制让学生注意到语言重点,以及注意到中介语和本族语者之间差距的重构写作训练有利于增强语言的抗磨蚀性,而如何区别外语磨蚀和习得失败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标签: 外语磨蚀 实证研究 注意认知心理机制 专业八级考试
  • 简介:本文考察“或许”词汇与语法。“或许”实现词汇之前,“或”“许”先分别实现语法,然后通过双音、副词连用凝同成词。“或许”进一步演变,由副词衍生出连词用法,主观性增加,作用于句子或篇章,起到衔接或连贯的作用,功能进一步虚化。

  • 标签: 或许 揣测 词汇化
  • 简介:动名变读以非去一去为主,其中动一名型变读盖由既事范畴引申而来,故对结果格外关注,进而兼及受事。在“施事一动作一工具一结果/受事”这个认知框架内,人的主观注意力由结果/受事渐次推至工具、施事,故各类语义角色的转喻频率表现为结果/受事〉工具〉施事。这跟认知的凸显原则不一致。而是语法形态、主观注意力、客体凸显度等协同作用的结果。名一动型变读中,动词记录跟名词实体密切相关的特定及物性动作,实体在事件中充当的语义角色有工具〉受事〉施事等,这一排序同样跟认知的凸显原则不一致,需从认知处理的角度阐释。古汉语变读系统中没有结果转喻事件的用例,这跟古汉语的语法范畴密切相父。另外动名变读亦涉及清一浊交替,其浊声母一读倾向于表状态。

  • 标签: 动名变读 形态 认知 转喻 君君臣臣
  • 简介:在篇章中,前景信息一般在自立小句、主句中,有自己的时体特点,有时会出现焦点标记。“知道吗”具有前景功能,可以将其指向的信息标示为前景信息。其来源于具有引发功能的“知道……吗”问句,在具体的语境中疑问度减弱甚至消失,“知道”的宾语不再出现导致疑问悬空,引起语义虚化,“知道吗”成为一个话语标记。疑问句失去疑问性后,焦点后移,突显后面的信息,使“知道吗”产生了前景功能。

  • 标签: 知道吗 前景化 虚化路径
  • 简介: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与其P,不如q”句式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主观过程。说话人视角的调整对该句式主观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说话人的情感和认识。说话人的视角由“当事人视角”向“说话人视角”转换,说话人的情感主要通过“不如”前加评注性副词和P、q后加评说成分来实现,而说话人的认识是指该句式的表达由客观描述向主观认识转变。

  • 标签: “与其P 不如q”句式 主观化:说话人的视角 说话人的情感 说话人的认识
  • 简介:文章对“求之不得”语义演变的考察表明,其在现代汉语的基本义中不包含“得到了”这层意思。“求之不得”先后发展出“行域”“知域”“言域”三域的用法,其语义演变的机制为转喻引申,属于正常的语义演变,不属于流俗词源。“行域”与“现实域”构成一个无标记的配对,“知域”和“言域”一起,与“非现实域”构成一个无标记的配对。

  • 标签: “求之不得”词汇化 行域 知域 言域 流俗词源
  • 简介:文章认为,从唐代到清代,“一般”由数量短语词汇化为形容词,语义演变路径为“一种〉同样〉普通”,此后在谓语位置上“一般”又经历了语法,能参与到“X(如/似/像)Y一般”比拟式中,充当比拟助词。考察“一般”的语法过程可以发现,“x如Y一般”类比拟式是由“xY一般”式添加像义动词“如/似/像”而来,而非由“X如Y”类比拟式添加助词“一般”而来。

  • 标签: 一般 词汇化 语法化 平比句 比拟式
  • 简介:语言接触和借用在所难免,一门语言可能会在语音、词汇、句法等层面上受到其他语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留下印记。政府、相关机构和学者,特别是语言纯洁主义者都担忧这些印记会有损本国语言的纯洁性。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行政权力制定法律法规规划语言;学者则通过学术论文和学术会议等致力于语言纯洁性的保持。不少国家政府和部门都重视对国家语言生活的行政干预和引导,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发展而不懈努力。文章通过梳理主要国家对本国语言的行政干预和语言规划以及所取得成效,旨在为我国相关部门的实践提供借鉴,从而更好地保持汉语的纯洁性。

  • 标签: 语言纯洁 行政干预 专家干预 语言规划
  • 简介:"肆"是西周时期的一个常见的表果连词,其语法的历程大致是这样的:先由表"陈设"义的动词演变为表"尽力"义的动词,再演变为表高程度义的程度副词,再演变为表高度强调义的语气副词,再演变为表轻微强调义的语气副词,最后演变为表果连词。表果连词"肆"不见于战国文献,因为它是一个具有方言色彩的语法成分。

  • 标签: “肆” 表果连词 语法化 西周 方言性质
  • 简介:现代汉语中使用越来越频繁的"一+量+形"结构虽采用"数+量+形"结构的形式而与一般的"数+量+形"结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一+量"并不是对"形"进行计量,而重在对"形"进行形象的描写和意象的勾勒,使其实体、形象、生动。它的性质已跨出数量构式的范畴,"一+量+形"构式是在数量构式"数(任意)+量+形(可分析性)"的基础上,随着"量"被主体认知衡量时其主观性的增强,最终为了满足说话人特定的修辞意图——增强语言描绘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而定型、构式的。其得以构式的关键前提——"一+量"从表客观分析计量到表主观整体限定最终虚化为"感知强化标记",从自由形式转变为黏着形式,从客观意义转变为主观意义,也是出于语言描绘形象和提高想象表象生动度的需要。可见,语言描绘形象的功能正是促成语言中某些语法结构、语法范畴得以形成的关键修辞动因。当然,这一修辞动因的实现也有着坚实的语义基础。

  • 标签: “一+量+形”构式 分析量 整体量 感知强化标记 生动度
  • 简介: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环境中,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收到关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问题上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不想放""不敢放"以及"不会放"的实际问题,本文简要梳理其表现并分析其原因,并试图在概念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找到对此问题的一些有效的对策和启示。

  • 标签: 信息化课堂 “放” “收”
  • 简介:唐·孔颖达在《诗大序·疏》中说:“诗人总天下之心,四方风俗,以为己意”,清·朱彝尊在《嘉兴山晓阁联》一诗中也说写文章要学会“放江山入我襟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当带孩子们到思想和语言的活水源头去,努力使周围世界中物体和现象的概念通过语言.不仅深入他们的意识,而且也深入到内心和灵魂。语言在情感上和美学上的色彩,它的细腻色调——这都是儿童创作的生气勃勃的源泉”。可见回归自然品咂自然.回归生活涵咏生活,只有勇敢地走出去,我们才能真正找到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 标签: 作文教学 农村高中 范式 田园 苏霍姆林斯基 回归自然
  • 简介: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育教学研究中曾提出"生活即是教育",立足现实,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理念,使语文课堂教学从狭窄的以教材为教学载体的教学模式开拓为开放式的生命课堂教育教学现实。这种教学思想与新课改理念是不谋而合的,也是相互映衬、相互深化的。一、重视有效教学找到问题根源当前,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倍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所谓"有效",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

  • 标签: 课堂教学 教学研究 课堂教育教学 新课改理念 教育对象 教学时间
  • 简介:本研究从认知加工效率角度探讨阅读强化方式如何促进单词加工自动。实验结果表明阅读强化学习对高、低频词正确率和反应时(RT)的提高有显著性作用,但低频词正确率和反应时提高的幅度显著大于高频词。低频词的变异系数(CVRT)值显著性降低,CVRT-RT相关系数为正相关,且比学习前更高,说明阅读强化学习使低频词加工达到自动眭。高频词的CVRT值显著性降低,CVRT-RT相关系数虽然比学习前更低,但仍为正相关,说明高频词加工也达到了自动性。

  • 标签: 阅读强化 词汇自动化 词频
  • 简介: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年级,面对着在英语学习方面尤其是在阅读方面,有着多元目标的学生群体,该如何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让他们各自的阅读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这一直是武外英语教师这些年思考的一个问题。幸运的是,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终于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能够促成学生阅读多元目标完成的途径——充分利用报刊文章。报刊上的文章大多内容鲜活,时效性强,话题性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

  • 标签: 报刊文章 话题性 一个问题 阅读部分 你说我 阅读积累
  • 简介:哈萨克斯坦东干语音系在音类上保留了其祖源地陕西关中话的典型特征,但在音值上正发生去汉语变异,主要表现:(1)辅音强化;(2)高元音擦;(3)音节辅音。(1)-(3)是推链关系,即(3)导致(1)和(2)。这是俄语的强势浸染所致。

  • 标签: 东干语 音节辅音化 俄语浸染
  • 简介:文章分8个方面评述了近十年文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及代表性成果,指出近年来文化语言学研究存在学科内部研究的不平衡性、学科外部研究的不平衡性、研究的深度较差、缺少科学研究方法等问题,接着从学科定位、学科界限、学科继承、学科研究方法、学科研究重点、学科沟通与学科成果转化七个方面对汉语文化语言学研究进行了反思。

  • 标签: 汉语文化语言学 研究领域 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