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笔者在《中学语文报》2003年9月8日第6版刊载的《文学作伴好成长》中写道:“一个人如果在青少年时代被扼杀了诗,他就也许一辈子难以写出一句好诗。”最近从某市一所省重点中学回家度假的侄子跟我反唇相讥:“我们老师说,诗歌课文不重要的,考试也不会考。她要我们别去尝试写诗。第一单元的诗歌课文,她上课时只是稍微提一下。”侄子还说他们的老师怎么怎么了得:刚教过高三文科班。我听了大不以为然。只要不迷信,学生信奉老师无可非议,老师介绍自己的“得意之作”以便树立应有的声望,也无可厚非。但这位老师对诗的蔑视,对学生诗的扼杀,对上百个(这位老师任教两个班)刚进入高一的十六七岁的如花如诗的少男少女语文学习的负面影响,使我悲哀。

  • 标签: 中学语文 语文学习 重点中学 语言精炼 文科 会考
  • 简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独具的人文意蕴。一轮明月,给了中国诗人以无限美好的艺术想像。冰轮的清寒冷洁,契合的正是诗人那颗寂寞孤独的魂。于是月亮成了诗人最好的情感愿望的寄托。“诗无知音,惟有月相明”,“清辉艳影,孤夜语”,这是中国诗人们独有的风雅。于是,在中国古代的月亮诗歌中,就有了那一章章“冷月孤篇”。

  • 标签: 中国诗 传统文化 人文意蕴 艺术想像 中国古代 月亮诗
  • 简介:漂亮的开头“多年以后,面对着枪决行刑队,布恩蒂亚·奥雷良诺上校将会想起,他的祖父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是198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根廷小说大师加·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名作《百年孤独》开头的文字,它无疑是被研究和评论得最多的作品开头之一。

  • 标签: 小说 《百年孤独》 开头 《三国演义》 艺术风格
  • 简介:美を求ぬる(一)(寻美之心)(一)本林秀雄作大连外语学院曹金波译时下,展览会、音乐会等盛行起来,看画,听音乐的人数也陡然增加。可能是由于这个缘故,常有年轻人间我关于绘画和音乐的意见。他们提的问题多为:时下的画和音乐太难,看不懂听不懂。要明白那些东西...

  • 标签: 弄明白 毕加索 展览会 画家 音乐 语言干扰
  • 简介:2005年9月28日是孔子2556岁诞辰,世界各地都举行了祭孔仪式,央视首次直播了“2005全球联合祭孔”。台北孔庙也在9月27日、28日分别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的释奠习仪和释奠典礼。我弄不清“释奠”何义,猜测“习仪”大约是“演习”?这祭孔的仪式,连曲阜的主祭人都茫然无所适从,我辈更蒙查查不敢置喙了。据闻,台湾的台南孔庙祭孔很正统,以成书院所依循的“释奠”典礼是清康熙52年所颁制的仪式,一揽子规矩成龙配套。祖国大陆西南边陲小城云南省建水县传承着一套祭孔规则,正所谓“礼失求诸野”;海外则有韩国、日本的儒教组织保存着华夏祭孔旧礼。在我看来,祭孔仪式的细节如何,并不重要。演秦皇汉武到慈禧光绪历代帝王的戏多了,咱也未曾较真秦始皇到底是什么口音、光绪皇帝穿什么质料的衣服,优孟衣冠像那么回事就得了。祭孔规模和声势这么大,一年更比一年强,原在我的意料之中。既有几年来祭孔的

  • 标签: 韩国 祭孔 日本 组织保存 仪式 孔子
  • 作者: 刘香
  • 学科: 语言文字 > 英语
  • 创建时间:2007-08-18
  • 出处:《时代英语报》 7年第8期
  • 机构:教学是件严肃的事:要求我们严明谨慎,马虎不得;教学也是件专心致志的事:从细处抓起,探索,总结,不断反思,才能达到豁然开朗的境地。所以成功的教学有个前提,那就是“一心一意,一丝不苟”的钻研态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母亲,不知存在了若干亿万斯年。尽管总有人发出所谓世界末日的警告,神经健全的人们,仍然对她的健康长寿充满信心。遗憾的是,作为她儿女的万物之灵的人类,却往往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的寿命。每当谁家孩子出生时,前来祝贺的亲友,常爱用“长命百岁”的话讨主人欢喜。但其实,即使在当今科学昌明、医疗发达的时代,万人之中能活到百岁的,也寥寥无几,

  • 标签: 《初冬翻书最入心》 中国 当代 散文 文学评论
  • 简介:有人说,“这是一个感情苍白的年代,现代社会是个情感沙漠,生活在这个情感沙漠上的每个人都无法被对方理解,只能躲在暗处自我疗伤。”这句话颇为偏激,但它确实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在当今这个社会中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不能理解的诸多无奈。激烈的竞争,繁忙的都市生活,诚信的丢失,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尽管近在咫尺,也犹如陌路。

  • 标签: 现代社会 都市生活 人与人 沙漠 情感 无奈
  • 简介:今年高考语文结束后,两名“特殊考生”——少年作家蒋方舟和她的作家妈妈尚爱兰,就今年湖北高考作文题各作文一篇。女儿蒋方舟:华师一附中高一学生。7岁开始写作,出版《正在发育》《邪童正史》等7本书。母亲尚爱兰:襄樊市致远中学语文教师。出版《永不原谅》《中国公主》等4本书。获“榕树下”首届网络文学大赛金奖。先后在多家报刊杂志任专栏作家。目前任中国少年作家学会主席。对正在读高一的蒋方舟,这也算是提前热身;而对中学语文老师尚爱兰,可算是“与生同乐”吧。

  • 标签: 多余的 专栏作家 少年 网络文学 中学语文教师 高考作文
  • 简介:我对汉字缺乏研究,但对这个题目是很有兴趣的。汉字是记录传统文化、记录民族智慧的一个工具、一个载体。如果汉字有变化,我们的传统文化、文化传统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只是从这个意义上对这个题目有兴趣。另外,这时期我看到一个杰出的刊物《汉字文化》,上面发表了好多文章,有些是我的老朋友写的,尤其是袁大姐的文章。这些文章有很好的思想,也可以说是杰出的思想。它对于保卫、维系(起码是维系)我们民族文化传统会发生很重要的影响。既然看了文章,又有这么个会议,叫我来我就来了。让我先说我不敢,排到我说我也要说几句。对这个问题人人都会有看法,因为这问题太具体了,是个切身的问题。通知上说主要是繁体字,我要把意思稍微扩大一点,就汉字来说一点。如果不符合大会宗旨,请提出来,我随时可以打住。

  • 标签: 民族智慧 民族文化传统 尽信书 我自己 事要 少数服从多数
  • 简介:文学翻译以原作审美情感的移植为核心,这一过程可描述为情感判断、情感体验、情感移植的线性序列.情感判断着眼于挖掘原文审美意象系统构筑的意境和蕴涵的情感;译者的情感体验以虚静为前提、想象为中枢、移情为目的;译者最终在语词、语音、修辞和标点四个形式层面再现原作情感.

  • 标签: 情感判断 情感体验 情感移植 审美意象
  • 简介:王夫之在他的重要着作《读四书大全说》中对宋明理学的重要概念“”进行了详尽疏解,特别是在对仁义之心和灵明之心的区别和说明中,强调的德性含蕴,并对把主要解释为理智之心的倾向进行批评。在对“大体”与“小体”的阐释中,指出儒家德性认知方式的特点及其在实践上的优长之处,重视道德对理智的统御、范导作用。在德与思的关系上,提出“仁义”为“本而生乎思”,主张以道德统领知识,以境界带出理智思考。这样的诠释方向,表现出他受明亡的刺激,对人的本质特别是道德与知识关系所做的独特思考。

  • 标签: 王夫之 《四书》 《孟子·尽心》 《读四书大全说》 道德思想
  • 简介:本文结合野角幸子等学者的论述,提取大阪市住宅名称中外来语使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论证了日本社会外来语使用过多与日本文化的西方崇拜及虚荣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外来语 日本文化 西方崇拜 虚荣心 日语
  • 简介:《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以下简称《图经》)是《合并字学篇韵便览》(以下简称《便览》)一书的韵图。明末人徐孝著,张元善校刊。初刊于万历三十四(1606)年。本文拟讨论该韵图中(囗)、(原图带框的字本文改用黑体)敷、微三个声母。在讨论之前,先介绍韵图体例:

  • 标签: 韵图 图经 徐孝 反切上字 轻唇 韵摄
  • 简介:自现代学术建立以来,泰州学派的研究虽一直受到重视,也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泰州学派究竟应当包括哪些人物,却几乎无不以《明儒学案》所提供的格局为依据。其实《明儒学案》中黄宗羲所列《泰州学案》的成员颇为芜杂,就地域而言,许多人物生长与主要活动都不在泰州;就思想传承而言,一些人物究竟是否属於王斋一脉也颇成问题。而斋子孙三代继承和发扬家学的思想和实践,作为最无疑问的泰州学派嫡传和重要组成部分,却一直没有受到海内外学者的注意。本文根据《明儒王东埂东隅东日天真四先生残稿》这部不为以往研究者所注意的文集,并结合其他各种相关的文献材料,对王斋身後三代包括王东埂、王东隅、王东日、王天真等人的生平与思想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从思想史和社会史的角度,对晚明儒学所谓“民间化”、“平民化”问题提出一些进一步的观察,以弥补迄今为止泰州学派以及晚明儒学研究的一项缺失.

  • 标签: 理学 王衣 王心斋 王东埂 泰州学派 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