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群众文化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作,开展好群众文化工作意义重大。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民的创造力量;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在当今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水平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只有顺应民意,与时俱进,才能迈上一个新台阶。如何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工作,成为每一个群文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这里,将自己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能与同行共勉,不断前进。
简介:在我们动辄谈及时代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厘清这样一个前提: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时代",人如果能明明白白察觉到自己曾处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个"代",那他当时必须意识到这个时代的时移势易,并饱受困惑的煎熬。因为时代中的风浪,对大部分碌碌无为的人来说,不过只是年复一年的寻常日子,有心人,在这样漫漫长日的处安思危中体会到了所谓的时代。
简介:余秀华的诗歌以冷静朴素而灵动的语言展示了底层女性的生命经验和生存之痛,以强烈的主体精神表达出对现实的关怀和对人的同情。本文试图以文本细读的方法,对《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我爱你》、《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等诗作进行解读,从而概括其诗歌的艺术创造特点。
简介:白酒是白酒,工作是工作,两者不可混淆。这是德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其智慧性很难让人反驳。在我65岁之前,我都一直努力遵守着这句箴言,也颇有成效。每天早上大约七点半,我便骑着自行车来到波恩大学汉学系。经过六小时的工作后,也就是下午一点半左右,我再次跃上自行车,跨越莱茵河,朝我在波恩郊区名叫霍尔茨拉尔镇的家前进。这期间,酒壶一直乖乖待在我的背包里,从未被拿出来过。因为各式各样的工作,比如编写中国文学史,给学生上课,处理汉学系的行政事务等,都要求我必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简介:清初浙江秀水李氏三兄弟李绳远、李良年、李符以文学著名,被称为“浙西三李”。“三李”都卷入了清初兴起的游幕洪流中,一生游幕,都选择了诗文表达人生经验。诗文承担了应酬与外交的功能,“三李”以诗歌作为交际工具在游幕生活中炫耀才华,以诗文记录内心生活,抒情言志。作为自我表达与宣说的有力媒介,诗文彰显了自我认知的多重层面,包含着自我反思与自我认同。
简介:
简介: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在全球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在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日本则在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间相差42年。有意思的是,中国和日本在很多领域的差距也是四十年左右。
简介:阿坝像我的夜晚一样流淌,像我的爱情一样荡漾、荡漾、荡漾不要有、不该有、不愿有任何的坝类,阻止它唱绿了又黄唱黄了又绿的草浪看在眼里、话到嘴边的阿坝,秋风正把它演奏成一口苦甲天籁的蜜糖
简介:摘要训诫文化是一种调节人与人的关系,规范人的言行,教化人的思想,引导人的发展的文化;具体包括家训、校训、厂(企)训、名言与格言等方面。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训诫文化具有广泛的实践应用价值,它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至今,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社会组织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中国训诫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同时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着训诫文化,并赋予了新的内涵。训诫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简介:摘要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发表讲话,呼吁13亿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只有奋力走好自主创新道路,用“创新路”铺设好“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惊人一跃”,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简介:年难留,时易损,光阴冉冉。借画家Elizabethkeith的木版画,还原清朝至民国初期的中国,再次重温原汁原味的昔日中国风貌。狭窄的街道,悬挂的招牌,叫卖的小贩……熙熙攘攘,今日难得一见。
简介:每天在小区广场前走过,总会见到三三两两的中老年妇女带着孙子玩耍、晒太阳,或抱或牵,其乐融融,但是,如果与她们交谈,便会发现她们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烦恼。
简介:秋高气爽时节,完成《“新的长征”》,合上电脑,长长舒了一口气。“封面中国”专栏,终于结束。十余年的写作,说结束就结束,颇有些依依不舍。萌生写作“封面中国”的想法,是在二00二年。我希望以美国《时代》周刊上的封面中国人物为线索,按照编年体脉络,写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演变。这一想法,很快得到《收获》认可和敦促。于是,开始请远在美国的万树平兄四处购买旧杂志,搜集资料。一年多之后,准备就绪,率先进入翻译《时代》关于中国报道的阶段。
简介:昔日盆花艳,如今菜根香。无可言高洁,淡心对名场。
简介:吉狄马加的长诗《我,雪豹……》(《人民文学》2014年第5期)将生命经验凝练成精密的意象,甚至将经验打磨成更为细腻的灵机闪烁的意识碎屑,然后让其在心灵的悸动与跌宕中弥散、挥洒,呈现出玄幻恣意的审美镜像。诗中到处幻现着奇谲而空灵的审美冲击:“光的纹路”“失重的灵魂”“骨骼的声音”“岩石上的几何”“流淌的颜色”……这“虚无与现实”之间的斑斓,是“意念”“边界”之外的超验,是“光明与黑暗”之外的“缓冲地带”,
简介:梁鸿的《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姊妹篇,《中国在梁庄》主要描述梁庄的历史与现状,以梁庄为个案展示了中国乡村在二十年中的巨大变迁;而《出梁庄记》关注的则是另一部分梁庄人——外出打工的梁庄人,作者追踪这些从梁庄走出的人,描述他们的人生与命运轨迹,让我们看到了历史大变迁中这些人物的生活与内心世界。
简介:摘要在汉代中国画被正式命名。中国画实质为水墨画,其主要的作画工具为毛笔、宣纸、墨等。中国画的发展历史悠久,有非常丰富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表现特性。在绘画的审美方面,中国画也有独特的审美形式。本文就中国画各方面的艺术表现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传统中国画对意境的表现。
群众文化工作经验畅谈
主持人的话:发现“日常经验”的意义
底层经验的诗性表达——余秀华诗歌解读
中国酒
焦虑与反省:“浙西三李”的游幕经验及其表述
浅谈“中国梦”
中国VS日本
中国地名手记
白梅(中国画)
中国训诫文化刍议
创新托起中国梦
中国映像:最是旧时醇
中国式带孙
《中国作家》30年
《封面中国》结束语
花鸟扇面(中国画)
淡心(中国画)
在经验与超验之间传递信仰——论吉狄马加长诗《我,雪豹……》
从“乡土中国”到“城镇中国”——读梁鸿的《出梁庄记》
中国画中艺术表现特性研究——传统中国画之意境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