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说实话,我一直不喜欢养鱼。前几年在《警官》杂志社工作期间,社里曾兴起过养鱼热。几乎每个办公室都有几条鱼。司机老门等人常常买一些玻璃砖,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各式的鱼缸。副总编老孙养的鱼数量最多,鱼缸里密密麻麻的。只是鱼的档次不太高,清一色的凤尾。这种鱼的一大特点是繁殖得快,几天就能繁殖一大群。我戏称此鱼为农村鱼,不讲计划生育。社长王坚养的鱼档次最高,全是精品的七彩燕,红红绿绿的,非常好看。每当工作劳累时,我常常坐在他的鱼缸前欣赏一会儿,既是休息,也是享受。只是这种鱼太娇气,稍不注意,就成群的死亡。每当看到王坚呆坐在莫名死去的鱼前的痛苦表情.我都暗暗告诫自己,绝不能养这种鱼。就这样,档次低的鱼我看不上眼,档次高的鱼我又不敢养,因此在这些养鱼迷们的面前,我一直洁身自好,保持着旁观者的身份。
简介: 水泊瓦房 2004年我住在一片水泊上的民居里,那是与凤凰湖只有一墙之隔的院子,我的瓦房跟院墙只有一米的距离,可以说我就睡在水边上了.院子是曾经的木材厂仓库,足够容下十辆卡车来拉送存储的木材.我住进去的时候,它已经被水淹没了.由于整个院子都被二尺多深的水覆盖,那里的居民都搬到市区去,留下来一排瓦房和一幢两层楼房.兄弟磊有亲戚以前在这里住,大水淹没院子后,亲戚就搬走了家什,磊也顺理成章的给亲戚看房子.五月的一个周末,我来这里玩耍,看上了这片蒿草里清澈的池水和那被脚步和谈话声惊动的草鱼,它们一群群的箭一般在水塘里窜来窜去.……
简介:在河南固始县石佛镇南小街临河的我家后院里有一池塘.说是后院,其实是在宅子的南侧,阳光比宅院还富足.南小街是南北向,我家坐东面西,与清真寺斜对面,两排房子,临街房与后排的正房之间通过南北两堵厚实的土墙连接,围合成一个长方形的宅院.1962年隆冬却未显严寒的那个黎明时分,我母亲就是在后排的北厢房里生下了我.从呱呱坠地到1970年秋天的离开,满打满算,我只住过八年.但毕竟是我的出生之地,时至今日,我仍清楚地记得那两排高大的砖基土墙、茅草顶的建筑,那个似乎称得上宽阔的宅院,那几棵直插云霄的桐树和房舍上头那片高远的天空.在我少小的眼里,这些风貌景物无疑都是让我仰视的.但最让我心生亲切的,还是后院里的池塘.
简介: 办公楼在家属楼对面,中间是一大块空地,空地中央有个干枯的水池.这水池是在建筑办公楼和家属楼时持意留下的,当初构想为假山喷细泉、碧水漾红鲤的美丽池塘,后来由于资金短缺成了半拉子工程,日久又积满了淤泥,被白色的塑料袋、废纸、形形色色的废弃物覆盖,成了一个烂泥坑.这个曾被设想的无比美好的景观,由锈迹斑斑的铁栏杆围着,黑而发臭,成了局机关大院儿恢弘建筑的败笔.……
简介:一京剧舞台上,坤伶扮女人,反倒演不过男旦。男旦以假乱真,竟比本身就是女人的坤伶更能表现女性特色。何以如此?一是用心,二是用功。男人本是雄性,即便是个细皮嫩肉的小白脸儿,各方面跟真正的女性差异也很大。然而,他在舞台上演女人,首先要象女人,要经得住台下男观众和女观众从不同角度的观察,挑剔和认可。因而,光是形似一个或某几个女人是不够的,还必须集众家之长于一身。这就需要用心观摩和用功模仿最富有女性特征的形态与神态,在丰采和魅力上比女人更女人,遂使真正的女人相形见绌,黯然失色。文坛上,也有类似现象:当今以京味小说鸣世的几位作家,都不是北京人。而我这个北京伏地娃娃竟成了"老外",正宗本工反倒象个唱票的。我在北京出生、上学、工作、划右、劳改、复出、病倒……五十多年没有动过窝儿,可算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