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新近一期《金融博览》刊载了甘阳谈论道德重建的文章。甘阳认为,现在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对道德底线崩溃现象的报道。这是媒体的夸大,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中国基本的道德基础还是有的。我们中国人在道德问题上的一些基本想法值得反思。如果道德行为需要一些规范,这些规范一定要有相当的稳定性,不可能说建立一个新道德就建立一个新道德。但是,中国社会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是不断地革命加上改革,总是在动荡中,或者说是在变动中。这就使得所有人都认为,一切东西都是可以变的,包括道德。

  • 标签: 道德重建 当代中国 道德底线 道德基础 道德问题 道德行为
  • 简介:摘要:作为经典的爱情故事,《卖油郎独占花魁》通常被认为反映了商人阶层崛起所引起的择偶观念的变化,体现了两性关系中男女平等相待的新意识,对于话本小说中出现的这些新倾向,论者往往以宋、元、明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或冯梦龙的"情教观"来加以解释,但是,结合故事情节过程来看,他们爱情体现的重建是对被战争倾覆的日常生活秩序和人伦秩序的重建。因之,《卖油郎独占花魁》与其说是受编者思想影响或者经济发展因素导致婚恋观念变化的经典话本小说,不如说它是反映乱离时期市井细民心态的典范作品。

  • 标签: 爱情 倾覆 重建 乱离背景 市民心态
  • 简介:1938年,毛泽东提出要创造“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要求将“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紧密结合。1940年春,毛泽东又在《中国文化》创刊号上发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后来作为单行本出版的《新民主主义论》),该刊第二期发表洛甫的《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两篇文章都提出了“民族形式”问题。由此,引发了从延安到国统区甚至蔓延到香港知识界的热烈争论。

  • 标签: 民族形式 延安文艺 “民族性” 《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文化》 民性
  • 简介:我们认为余华作品《兄弟》《第七天》争议本身就是一个“经典”的中国“当代”问题.也许可以这么说,《兄弟》及《第七天》的争议绝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文学”问题,而有着更为深刻和丰富的“当代”内涵;不是单独作家作品的“经典”标准问题,而是包含了整个社会结构变化的基础问题.

  • 标签: “经典” 当代 余华 善良 社会结构变化 《兄弟》
  • 简介:"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家中被搜出上亿元现金,清点时烧坏多台点钞机"的新闻,一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上亿元现金,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数目,竟然摆在了贪官的家里。由于在此之前,人们对一亿元现金并无概念,于是一些有心网友通过计算,得出比较直观的数据:假如都是百元大钞。

  • 标签: 藏钱 点钞机 魏鹏 司副 不动产登记制度 名人字画
  • 简介:圣诞节快到了。每年圣诞节,安奇奇都会收到圣诞老人送的礼物。安奇奇很纳闷:“全世界那么多小孩儿,圣诞老人怎么忙得过来?"“他会分身!”爸爸边说边比画,“就像孙猴子揪一把猴毛,轻轻一吹,噗——能变出成千上万个小猴子。”

  • 标签: 圣诞老人 圣诞节 猴子
  • 简介:采访手记八月份去新疆,心里就悄悄藏着一个愿望,希望能采访到刘亮程老师。没想竟然如愿以偿。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去新疆,但因为喜爱刘亮程和李娟等生活在新疆的作家的文字,新疆对我来说在心理上已不陌生。还记得十多年前第一次读到他的文字时,只觉得整个繁杂喧嚣的世界瞬间向后隐去,另一个完整宁静同时又生机勃勃的世界从虚无中呈现到眼前。这种呈现并非图像式的,而是在内心打开了一扇窗户,看见了不一样的生活那种感觉。

  • 标签: 刘亮程 心灵沟通 这个世界 乡村文化 回过头 地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