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的刺绣技术源远流长,鲁绣是中国文献记载最早的绣种,曾有过无限辉煌的时期,这与山东桑蚕业的发达息息相关,山东人民早在5500年前就具有了初步的桑蚕驯养知识。至西周,齐国创始人吕尚因地制宜对山东农桑、女功及鱼盐业大力发展,使山东很快成为全国的丝织业中心。及至春秋时期,齐桓公小白进行内政改革,注重副业、手工业的发展,提倡丝织品的加工,鼓励蚕桑丝织业生产,齐国都城临淄以织绣业发达闻名全国,又推动了齐国其他地区乃至周围各国的纺织业发展。齐鲁桑蚕业繁荣一直延续到汉代"三服官主作天子之服"(颜师古注《汉书·贡禹传》)"齐纨""鲁缟"早已名闻天下,齐鲁"冠带衣履天下"。六朝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山东人民为躲避战乱不断逃至吴越等地,随着宋室的南迁,织绣业也随之南移,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基本带到了江南。通过笔者对元代之后出土的鲁绣制品的研究,逐渐揭开传统鲁绣的面纱:鲁绣的绣地为暗花绫缎,绣线为捻过的柞蚕丝线,图案多采用民间吉祥纹样,鲁绣的色彩较为明亮,针法灵活,立体感强。
简介:2003年,已离休多年、告别舞台久矣的我,在院庆五十周年之际,又重登舞台,在中饰演了大管家鲁贵一角.可以想象,当我得知这一角色分配时是何等惊诧和惶恐.之后,我三次敲响院长办公室的门,反复陈述拒只听孙德民院长说:"鲁贵非你莫属,不再变了!"好个孙大院长,这半哂半嗔又带有几分严肃的话语便把我定在了门口.
简介:我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对人类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我国的史前制陶史,各地区之间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继承关系,时至今日并传承有续,在世界制陶史上罕与伦比,是中华文明的伟大象征与骄傲,也是人类文化史的重要研究对象。新石器时代晚期山东地区创烧的蛋壳黑陶举世闻名,把人类制陶史的轮制技术及熏烧工艺发挥到了极致。研究及收藏黑陶对我来说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史前黑陶的烧制中心就在我的家乡鲁东南地区。因此,我常有机会接触到史前遗址及现代黑陶烧制作坊,见识到过去的和现代的各类黑陶制品.以下我将结合鲁东南遗址考古.地方民俗及当今民间黑陶生产考察等方面.对我所了解的黑陶作以综合概述。
简介:2002年3月4日北京大学教授阴法先生逝世。他对中国舞蹈学的建立与发展,做出过许多杰出贡献。2003年4月6日,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联合举行了“阴法鲁教授诞辰八十八周年,逝世一周年追思会”。本文是作者在会上述说的对恩师的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