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学界对于谭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本文从“生平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技术理论研究”以及“辞书、史书相关论述”等四个方面,对所收集的有关“谭小研究”诸文献进行梳理、述评,发现、重提或者突显已有但在后续研究中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重要文献,展示谭小研究的状况,在比照中厘清或存疑有关谭小的一些基本史实.指出谭小研究中还存在的一些弱项与空白,形成一份谭小作品目录初稿,以期为谭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全面、妥帖地评价谭小的历史贡献,提供一份可资参考的资料。

  • 标签: 谭小麟 谭小麟研究 谭小麟研究之研究
  • 简介:李公(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今安徽桐城)人。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等职,官至朝奉郎,自幼好学,知识渊博,擅长诗歌,精于鉴别古器物,尤以绘画著名、、凡人物、史实、释道、士女、鞍马、山水、走兽、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元符三年(1100)因风痹告老致仕,归居龙眠山庄(位于桐城龙眠山),自作《山庄图》,为世所宝。

  • 标签: 李公麟 宋代 画家 知识渊博 宋神宗 古器物
  • 简介:两位“童”亦师亦友金国平解放前,在东方大都市上海,有两位大名鼎鼎的演员,一位艺名叫“麒麟童”,是京剧表演大师周信芳;一位名叫马麟童,是著名的淮剧演员、“童剧团”团长。他们原来素不相识,马麟童慕名学“派”艺术,以戏会友,在抗日的烽火中结成了亦师亦...

  • 标签: 周信芳 马麟 麒派 马派 筱文艳 文武老生
  • 简介:查秦观元祐二年行迹,元祐元年(1086),秦观在蔡州教授任。元祐二年(1087)夏作《书辋川图后》,有'元祐丁卯(1087),余为汝南郡学官。夏,得肠癖之疾'之语,知秦观元祐二年夏在汝南,得肠癖之疾,病愈后赴京师。综上所证,西园晏集必在元祐二年(1087)夏秦观到汴京之后,米芾南下之前。《西园雅集图记》有'草木花竹,皆妙绝动人','上有凌霄缠络,红绿相间','清溪深处,翠阴茂密','水石潺湲,风竹相吞'云云,凌霄花开在夏秋之际,西园晏集或在其时。

  • 标签: 西园雅集图 李公麟 刘克庄
  • 简介:2005年4月9日19:30王西作品音乐会(3)将于北京音乐厅举行,单薄会将由《衷歌(读屈原)《招魂》)》、《小提琴协奏曲》、《第四交响乐》等部分组成,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奏、指挥、谭利华。

  • 标签: 音乐会 王西麟 北京音乐厅 小提琴协奏曲 演奏 交响乐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宋玉,1947年12月生于江苏太仓。196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曾从事舞美设计多年。1979年调江苏省国画院。历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等职。第八届江苏省政协委员,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 标签: 宋玉麟 江苏省国画院 江苏省文联 艺术道路 协会名誉主席 舞美设计
  • 简介:清末民初的海上书坛,大师云集。他们不仅在书艺上泼墨飞翰、独树一帜,而且在诗文学问上也个个称得上是非凡了得的"硕儒"。如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沈曾植(寐叟)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无法忽略的著名学者、书法大家。写文人书法,我觉得有两种文人颇难着手:一种是虽有文名,但从不闻其书名,而且所见书法甚少,有关书法的文字资料更少,所以要想研究评说简直无从入手;而另一种又恰恰相反,即文名大书名也大的重量级大师,

  • 标签: 沈曾植 书艺 无从入手 行草书 书论 沙孟海
  • 简介:<正>今天,我们隆重举行谭小先生逝世四十周年的纪念音乐会。对于谭小先生,由于长期来缺乏介绍,他的作品也很少有机会演出,因此,许多年轻的教师和同学们,大都不知其名,或虽知其名而不甚了解。所以请允许我先向各位概要介绍谭小先生的简历和他的历史贡献。

  • 标签: 周年纪念 谭小麟 教授 简历 音乐会 历史贡献
  • 简介:《小路》是谭小创作后期一首特殊的作品,在这首作品的创作中,他既尊重了传统音乐的特征,又赋予其中许多创新的元素,使人听来既熟悉而又新鲜,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并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在学习西方多声音乐理论和技法的同时,应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创新是关键,继承也很重要,但使两者有机地结合更为重要。

  • 标签: 谭小麟 《小路》 多声技法
  • 简介:1947年作曲系二年级开设的对位课,由当时从美国回来的谭小教授担任,时间为一年。他采用的教材是丹麦音乐家克诺德·杰普生(KnudJeppeson)所著的对位法,该书全面地讲述了16世纪声乐形式的复调,其中分为两个部分。

  • 标签: 对位法 谭小麟 纪要 讲授 回忆 16世纪
  • 简介:朱石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位多产导演.他一生历经坎坷,艰难沉重的生命体验造就了他前期影片中一贯的浅淡、温和的风格.60年代之后思想观念和艺术观念的"左"转又使他偏离了自己的风格.他一生致力于让观众"看得懂"的美学追求,表现家庭伦常、对国外作品进行本土化改造、温馨的轻喜剧风格、注重影片艺术质量等都是他实现既定美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在注重艺术创作的同时,朱石还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有诸多贡献.

  • 标签: 朱石麟 中国 电影导演 艺术观念 电影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