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日前参加了一个关于政务礼品的评审活动,要求在几百件工艺礼品中选出若干能够代表咱们上海乃至中国的礼品,供市府要人参加国际交往时使用。浏览了许许多多工艺品之余,忽然想到一个大问题:什么样的工艺品能够代表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贵重的么?大型的么?稀有的么?都不是。
简介:扎西威色先生所著《藏族金属工艺》是一部研究藏族金属文化艺术工艺的专著,同时更是藏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佘万治、胡恒二先生把它译出来,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为了避免思想和文体的束缚,译本略去原作以下部分:一、书首礼赞和某些章节后的诗句。它们的内容是祈祷神佛,概略介绍本书内容和重要性,以及总结某章的内容。这类诗,缺乏意境,译为汉文,读者不欣赏这种文体。二《略论工巧明和其中的金属工艺》一节,首先援引佛籍罗列古印度十八种、六十四种手工技艺的名称、释迦牟尼出家前所学技艺的名称。为使读者读懂、至少要加写十倍注释。接着作者援引藏族古人的论述给工巧明下定义,提出身语意三种工巧明,所谓身门工巧明,指建造佛像和佛塔;语门工巧明是讲辩著作;意门工巧明即闻思修。对于后二者把手工技艺和佛教徒的日常功课混为一谈,让人感莫名其妙。最后作者介绍藏族传统文化大五明、小五明,引文多,叙述沉闷,且与该书内容游离。三、引用《律经》介绍变量衡、时间、温度等方面的标准。这一节内容旧,又无实际价值,例如关于体积,作者从极微尘开始,谈到微尘、铁尘、水尘、兔尘、羊尘、牛尘、日光尘等微观世界;从一指谈到肘、卡、庹等粗分世界,既不精确,又非实际体积标准。四、有关金属工艺的谚语。有的谚语在汉语无相应的成语,只好破译,效果不好。五、原书的后记,说明写作的缘起和过程。
简介:少儿工艺作品展走进工艺美术博物馆“恒源祥杯”上海第十届少儿工艺作品展于2005年5月28日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展示厅开幕。此展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促进全市中小学工艺美术教学活动,丰富广大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本届作品展是上海市第四届学生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由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黄浦区教育局、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主办,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
简介:彩绘木雕镶象牙脸王母像明。通高27.3cm,用沉香木雕刻,镶贴象牙脸。王母头梳高髻,戴簪花,长圆脸型,前额高耸,两眼向下凝视。身穿交领,广袖过膝,肩部披帛曳地,腰围长裙,系有腰带。上身微向左倾,双手捧物于胸前,双足呈内八字形,立于方形壸门式木座上。浑身遍布彩绘,身材苗条秀丽,衣纹粗犷遒劲。较鲜见的是脸上镶贴了象牙,并施彩绘,使王母脸显得格外娇嫩细腻,为明代彩雕艺术的代表作。座底上有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曹大春朱书沉香木雕王母像来历题记:"崇德寺有二浮图……复于丙寅秋,整葺二浮图,内有古玩珍宝……余为戏陈不敢毁失,谨以王母一尊供入西墖(塔)……时康熙岁次丙寅七夕"云云。浙江崇福崇德寺塔内发现。现藏浙江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