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从贵州的“出身”,可见其先天不足。它是国家意志和军事需要,而非社会经济文化聚集发展的水到渠成,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又无统一的文化形态,这从根本上制约了贵州的历史进程不是随全国的形势而进退。长期以来,困扰学者们的,并不是贵州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形态,而是对贵州地域文化如何认识。贵州至今仍以其弱势地域形象而全国叨陪末座,究其根源,除经济的落后外,还在于没有形成鲜明的地域文化。历史上的每一次对贵州的开发,都源于军事的需要,这就决定了贵州I文明进程为军事的需要所左右。贵州文化的积淀,始终带着强烈的通道宿命。因此,有学者称贵州文化为“通道文化”。在这条通道上,从古至今,各方文化都是来去匆匆,有遗落,有沉淀,五方杂陈,四色交融。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地方,贵州省政府突破固有限制,利用当地独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奋力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其做法及其所付出的努力,希望对各地文化产业开拓研究之士有所裨益。本文是作者在“第四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的讲话,限于篇幅和现场效果,未能深入展开,发表在此,意在引发广大读者共同关注贵州文化产业。
简介:《人文地理》杂志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与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合办,编委会由国内外近百位著名教授和学者组成。本刊是我国专门研究人文地理学的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地理学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力求及时反映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主要栏目有:文化、旅游、政治、城市、经济、政治等。经过多年的发展,《人文地理》目前为国际地理联合会文化地理研究会中国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地理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
简介:嘉央曲吉丹增成列(1789一1838)的《大世界广说情器明镜》、松巴·叶西班觉(1704—1788)的《世界概说神奇妙言》和扎敦·格桑丹贝坚赞(1897—1957)的《世界地理概说》,是近代出现的三部有关青藏高原及其外围地理学的重要著作,其中前两部为佛教学者所著,后者由苯教学者著。扎敦·格桑丹贝坚赞是著名苯教大师夏尔杂·扎西坚赞的高足,师徒二人均是近代苯教新派的大师和重要学者。《世界地理概说》继承了苯教传统中的地理学说,吸收了佛教的许多地理概念及其解释,既有吐蕃、大食、波斯、象雄、松巴、突厥、勃律、李域等传统历史地名的地理和方位的详细阐释,也有巴拉、哈拉罕等极少出现在历史地理著作中的地名,实为一部重要的地理学著作。
简介:2011年2月19日到20日,在美国中南部的阿肯色州州会小石城举行了"中国历史的地理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藉以推广地理学在传统汉学界的影响。本次会议由阿肯色州大学小石城分校(UniversityofArkansas,LittleRock)组织,得到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英国、德国、白俄罗斯与美国等各地学者的高度重视。19日全天开会,总共提交12篇论文,论点创新,时地跨越很广,从古代到当代,从华西北到华东南,收获相当丰富。主要演讲者是伊利诺斯州大学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ofIllinois,Chicago)的何特勒(LauraHostetler)和哈佛大学(HarvardUniversity)的包弼德(PeterBol)。20日上午包弼德举行颇有启示的讲座,即关于"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教学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