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框架结构与前志基本保持一致,显现续志属性上海市《崇明县志》①是崇明的第13部志书,亦是崇明县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其志“不定上限,对需要溯源的各事物适当上溯,下限定为1984年,大事记则以1987年底为限”②。卷首有题词、照片集、地图、序、凡例、概况,中设35卷,卷末置大事记、附录、编后记、修编人员名录。版面文字143.7万字。
简介:熟语和民谣是创作于民间的文化符号,其中蕴藏着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概括出的经验智慧。由于民族的融合发展,与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各民族的特征在渐渐消失。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对满族熟语、民谣的语义的分析与解读,可以更加直接深入地了解满族的文化特征。
简介:法国拥有较为完善的海域利用和保护的立法与管理政策,海洋渔业活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都是海域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选取上述三个领域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法国对待该问题上的主要立法内容、归纳分析法国的有关实践及其面对的主要挑战。本文认为,虽然活动内容不同,但仍可以看到法国在对待海域利用和保护问题上的一定共性特征,即注重考虑法国不同领土与海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海域利用活动,以及注重区域性的协调合作。
简介:在对古建筑的调查中,经常会发现建筑外部有白色覆盖的情况。通过对石灰灰浆的成分、物理化学特性、在古建中应用、在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最终解释了古建筑表面的白色沉积物是碳酸钙,作为胶结材料,在弱酸环境下形成碳酸氢钙,从原始位置流失,然后在温度和环境变化下出现沉淀,重新形成碳酸钙,导致了局部的积聚。
简介:传记电影《戏梦人生》(侯孝贤,1993年)讲述了台湾布袋戏表演艺术家李天禄的前半生(1910-1945)经历,记录了李天禄及其家庭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不仅反映了台湾'日据时代'普通民众的境遇和心理,也通过个人历史经验折射出台湾殖民地时期的历史风貌与社会变迁。影片采用了传记人物口述与戏剧性演绎相结合的叙事手法,虚实相间,实现了历史时空和现实时空的对望。散文式长镜头的影像特点,诗意的镜头呈现,延续了侯孝贤一贯的纪实风格。
简介: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说明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着中国文化教育的空白与不足,本文对这一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简介:近年来,社会上监护人严重侵害被监护人权益事件频发,2017年3月审议通过的《民法总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设立了监护人资格撤销与恢复制度,两条的规定言简意赅,但也暴露了其中许多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该制度的法理基础,其次针对申请主体、临时监护措施、撤销法定事由、判后安置、恢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今后《民法总则》的完善提出了修改意见。
简介:李善注号称精审,其注释虽然多引前人典故解释正文,但也出现“引后明前”的现象,还没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实则李善注引后明前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出现在史实、地理及注文中,二是“义出于此”类。其中“义出于此”类涉及到事、义是否兼释的问题。从“义出于此”类的原因和事、义是否兼释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来看,李善注虽不乏“事、义兼释”之处,但李善的自觉追求还是偏向于征引式的注释训诂,而非自由释义。李善的这种选择跟其注释对象的特点一致。
简介:本文将巴林《格斯尔》文本中的三大类九个母题与海希西分类中的母题进行对照,发现巴林《格斯尔》史诗文本与巴林格斯尔传说产生了深度的互文交织,大量的传说情节被植入到史诗文本当中,重塑共性母题,形成与巴林山水紧密粘连的本土史诗叙事单元,承载着时代的和地域的新内涵,构成个性化的本土表现。这是巴林《格斯尔》史诗文本对整个蒙古语族《格斯尔》史诗传统文本进行地方化改造的产物,也是继承的产物,一定意义上延长了该史诗在本区域传承的生命周期。
《崇明县志(1985-2004)》编纂特色评析
满族熟语与民谣中文化现象
法国海域合理利用与保护的立法与实践评析
古建筑灰浆流失现象及初步分析
一部“个人”的史诗——传记电影《戏梦人生》评析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及对策
监护人资格撤销与恢复评析——基于《民法总则》第36条和第38条
李善注“引后明前”现象及成因——兼论事、义兼释的问题
传说情节植入史诗母题现象研究——以巴林《格斯尔》史诗文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