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法国著名学者菲利普·勒热讷的“自传契约”理论话语模式,是一种建立在以卢梭等为代表的传统自传文本为分析前提的理论建构。他坚守自传文类不能混同于小说的红色底线,为自传文类正名,为自传文体立法。面对以罗伯-格里耶为代表的法国“新自传”对“自传契约”的挑战,勒热纳初期一度反映强烈,不无忽略了“新自传”在理念及形式上对传统自传的“新的互补”价值。我们认为,勒热讷的“自传契约”是有关传统自传秩序的原理之一,我们必须维护之。我们不能因为新的自传种类的出现,而把小说的秩序原理混同于自传的。事实上,我们应该发展勒热讷“自传契约”的内涵,用“新自传契约”来概括后现代自传的秩序原理,唯有如此,自传这一文学类型才能趋向丰富与成熟。
简介:文化景观是环境层面上文化行为的空间产物,地域文化景观反映该地域文化体系的地理单元特征。地域文化遗产性景观揭示传统文化(尤其是心理期盼认知传统行为)在空间上传承与形制叠加的人文地理性。对后者的研究国外已借用生物传承多样性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理念去解构。诸多研究多涉及聚落景观及其基因方面,还没有全方位延伸到地域文化景观的各类型,尤其很少介入地域传统文化(风水观)遗产性基因,及其遗产景观基因的排列或组合或结构的研究。本文引用人文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向创立的"现象学结构主义"方法,首次系统揭示(中国)地域文化遗产(形制)基因与结构;并据后现代人本性空间观理念,即在满足遗产性景观所在地(或社区)生活空间质量需求规律下,论及提升文化产业展现内涵下的遗产景观基因再现控制理念。
简介:1890年6月4日,朝鲜赵太妃薨逝。按照成例,朝鲜必须向礼部派遣告讣使,清朝派遣敕使,赐奠弔丧,但因朝鲜屡思自主,企图改变事大礼仪,遂引发“郊迎礼”的礼仪之争。从中朝两国处理赵太妃丧礼的案例,可见朝鲜国王追求自主的企图,欲改动事大礼仪,模糊化宗藩体制的等差位阶,因而请求敕使队伍改由马山浦上岸,并免除向皇帝诏书三跪九叩的“郊迎礼”,保护朝鲜的体面。但清政府却欲藉“郊迎礼”的举行,向各国驻朝公使彰明中朝两国的君臣名分,所以坚持按成例处理,稳固清政府的宗主权。中朝两国礼仪之争的结果,最后还是清政府略胜一筹,成功让各国驻朝公使了解“名分”控制朝鲜君臣的有效性,却让朝鲜君臣更加强了反华意识,埋下日后中朝宗藩关系破裂的导火线。
简介:从现代人本主义思维出发,以城市社会地理学原理,即从社会空间结构与社区规划角度,探讨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的质量构成,体现在城市要满足各阶层居民(社会)生活的空间结构上。而城市(社会)生活的空间结构的健全与否取决于生活空间行为的社区体系与场所体系的空间构成上。主要体现在居民以居住为主的生活行为对立的居舍类型的可获性上。由此,不同阶层居舍类型体系是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区域基础,其空间分布类型的可获性决定对应阶层人群能否获得以居舍为主的生活空间。本文首次从居民选择居住地行为规律以及形成的城市居舍类型空间结构演化的理念下论及城市社会区域空间体系公正配置与空间控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