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基于第七、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普查数据,核算了民族8省区森林碳汇总量与市场价值、影响因素以及森林碳汇经济的发展状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目前民族地区森林碳汇总量约为1.17亿吨,市场价值43.49亿元,其中阔叶混交林、云杉、杉木、杨树四类为森林碳汇优势林种,森林碳汇资源比较优势较为明显,但区域差异性较为突出;民族地区森林碳汇量变化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林业产业生产总值具有显著正向效应,林业投资、受害森林面积具有显著负向效应;民族地区碳汇经济发展先行先试、项目类型多样并且经济带动能力初步显现,但同时也存在认识不足、人才匮乏、比较优势逐渐消失、尚未与贫困群众建立精准对接机制四个方面主要问题。未来民族地区森林碳汇经济发展需要围绕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开展森林碳汇盘查、市场化运作、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工作深入开展。
简介:在旅游业中发展低碳经济与旅游产业生态化其本质是一致的,核心是旅游产业系统的生态化;构造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并形成物质、能源输入输出平衡的旅游产业价值链的全程生态化;旅游产业生态化是一个渐进和反生态性特征日趋削弱、生态性特征逐渐加强的过程。“低碳旅游”的核心是通过在旅游业内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一种缓解旅游生态环境压力的新技术经济范式,是促进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需要因势利导地利用产品导向、环境管理、延伸生产者责任、环境伦理导向、应用科学技术等的策略促进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
简介:本文运用碳足迹分析方法构建了旅游过程碳足迹模型,并以舟山群岛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舟山群岛旅游过程(包括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景区游览、旅游餐饮、旅游废弃物)碳足迹为376587.8606tCO2-e,其中旅游交通碳足迹最大,其次是旅游住宿和旅游废弃物的碳足迹;(2)舟山群岛旅游交通碳足迹为291770.0365tCO2-e,其中游客乘坐飞机产生的碳足迹最大,占旅游交通总碳足迹的52%;(3)舟山群岛旅游生态效率非常高,其值为0.0369kgCO2-e/元。研究提出,发展低碳旅游是舟山群岛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简介:在对当前全球生态低碳发展理念进行研究的前提下,报告了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增长普遍存在的透支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将制约西南山地城市发展的自然生态资源因素转化为促进城市特色形成的先天优势资源要素,在宜宾南部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利用天然山水资源构建"山水融城"的景观格局,利用自然绿色要素构建"生态网络"的安全格局,强调功能高效复合构建"紧凑组团"的布局模式,基于低碳交通引导构建"复合快达"的通行模式,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低碳性紧凑山地城市模型。通过"生态低碳"的建议性引导措施,真正落实生态低碳的城市空间格局,将西南山地自然生态、景观及地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城市竞争力,实现山地城市物质形态与其所处自然环境有机协调发展,同时也为完善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一些思考。
简介:本文参照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法,构建了旅游业碳排放量评估模型,对2005—2015年中国省级旅游业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面板数据估计模型检验与分析影响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2005~2015年间,各省市之间的旅游业碳排放量差异巨大,但存在明显的收敛趋势;多数省市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呈现下滑趋势,在整个样本时期内,对应旅游业低碳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不同省市的旅游业碳排放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但旅游交通消费是各省市旅游业碳排放量攀升的主要动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区位条件及城市化等因素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资源禀赋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上一期的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对当期排放强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变化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
简介:本文运用自下而上法和市场替换法,以山东省长岛县为案例地,以2014年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收集的数据为基础,对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碳税征收标准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①山东省、京津冀、晋豫、东北、西部、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各客源地游客人均狭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差异较小,各客源地游客人均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差异主要是由其人均广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差异引起;②以山东省短途客源地游客人均广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基准值,通过比较各中长途客源地游客与山东省短途客源地游客人均广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差异,评估各客源地游客人均广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碳税征收标准,这是一种潜在的方法;③通过碳税制度,政府或其代理机构可获得1541×10^47L/a的资金,用于植树造林等增汇或碳汇工程建设,以减少广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中长途各客源地游客人均需承担11.56元/人次~77.50元/人次之间不等的广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碳税。
简介: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是低碳旅游开发的关键。本文以昆山市的周庄、锦溪、千灯3个水乡古镇为案例地,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构建水乡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影响因素结构关系模型,探讨低碳旅游动机、低碳旅游环境、低碳环境教育、低碳旅游认知、低碳旅游参与意愿和低碳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①在水乡古镇,低碳旅游动机、低碳旅游环境、低碳环境教育均对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低碳旅游认知、低碳旅游参与意愿均对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产生极显著正向影响。②低碳旅游动机对旅游者低碳旅游认知产生正向影响,对旅游者低碳旅游参与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低碳旅游环境对旅游者低碳旅游认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旅游者低碳旅游参与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低碳环境教育对旅游者低碳旅游认知、低碳旅游参与意愿均产生正向影响。低碳旅游认知对旅游者低碳旅游参与意愿产生极显著正向影响。③古镇旅游者主要抱有亲近自然旅游动机,部分旅游者怀有低碳体验旅游动机;古镇低碳旅游环境主要体现在低碳交通方面;古镇主要开展了常规低碳环境教育;古镇旅游者对于低碳旅游主要表现为表层认知,深度认知缺乏;古镇旅游者主要具有普通低碳旅游参与意愿;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主要表现为低碳游览,低碳食宿表现也较好。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古镇环境保护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景区低碳旅游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