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一唐宋时期中枢体制的变化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枢密院作为五代、两宋、金、元时期中枢体制的一部分,也持续受到学界的关注。就唐宋时期枢密院的研究来说,大多数成果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其中除了梁天锡《宋枢密院制度》之外,主要集中在唐五代,对作为中枢体制存在最重要时期的宋代的枢密院关注反而较少。唐前期的三省制确立之后,很快就随着使职差遣的发展发生变化。

  • 标签: 唐宋变革 枢密院 20世纪80年代 李全 唐宋时期 体制
  • 简介: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清水河南岸的阶地和缓坡上,是渭水流域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的文化遗存共分五,第一为老官台文化,第二至第五为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共发现240座房屋。房屋是史前聚落最重要的基本构成要素,对房屋进行分类是进一步探讨聚落形态的前提。

  • 标签: 大地湾 房址分类 仰韶文化 渭水流域
  • 简介:汉代度量衡制是后世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度量衡体系的基础,在古代经济学、古建筑、科技发展史和中医药古经方等领域的研究中,汉代计量单位量值大小的正确认定至关重要。本文用'以汉代文献记载为准则进行推导运算,以实测出土的汉代有关实物作为考校'的方法,论证并确认了汉代各类计量的单位量值换算成现代法定计量单位的约值,确认了汉代的金衡和药衡的量值,论证了汉代粮谷计量中常用的容量和重量间折算。本文还对汉代'新莽嘉量'的铭文作了解读,对'黄钟乐律'作了通俗解释,对当前业界在汉代度量衡方面流传的一些误解作了辨析。

  • 标签: 度量衡 汉代 单位量值认定 黄钟乐律
  • 简介:我与中学历史教学有关的工作,除了参加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外,还参加上海中学历史新教材的审读。1998年起,上海开始实行第二课程改革,上海市教委制定了历史课程改革行动纲领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本)。2001年底,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苏智良教授承担历史课程二课改任务,他和系内有关教师组成编写组,根据《课程标准》开始编写新课本。全市各中学2006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部试用二课改的新教材。

  • 标签: 历史课程 二期课改 历史教材 中学历史教学 上海市教委 高考命题
  • 简介:學界現階段對北宋熙寧時的研究已努力超越以往多用變法與反變法、新黨與舊黨、消極與積極等歸類、評判式的討論範式。若着眼於熙寧時王安石對中書、樞密院、三司等重要機構政務所進行的整頓,把研究目光投射到當時的日常政務處理當中,可觀察到此在"變革"主旋律下對既有日常政務的處理狀況,進而瞭解此時神宗君臣積極推行新法的同時,也着意於强化政府處理政務效能,二者在理政方式上具有共性。神宗君臣通過特殊人事渠道推展政務,使新法推行與既有政務逐漸統合起來。經歷熙寧時政務運作的調整,"舊日常"向着元豐時"新日常"轉化,從而更加全面地呈現熙寧時理政的特點。

  • 标签: 北宋熙寧 日常政務運行 宋神宗 王安石
  • 简介:在晚清流亡日本时期,梁启超在多数时间内对于中国国民是否具备立宪国家国民所应具备的智识和道德能力,都抱有怀疑。梁对"人民程度"问题的看法,先后经历了亡日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的发展。在后一个阶段,即从光绪三十三年至辛亥革命爆发,梁一方面积极主张迅速召开国会实现君主立宪,一方面则对"人民程度"问题,拥有了一种更为现代、复杂和辩证的认识,尤其是对各种宪法制度本身对"人民程度"问题能予以一定程度的消解或规避的认识。梁启超对"人民程度"问题的思索历程,体现出儒家传统中高度精英主义的思想倾向,以及该传统之一元论和唯智论的思维方式,在遭遇政治现代性时,所呈现出的复杂命运。

  • 标签: 梁启超 人民程度 宪政 儒家
  • 简介:以反袁(世凯)、反帝制复辟、维护共和制度为目的的护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光辉篇章。护国运动中,以云南首义、贵州响应两件大事最为突出,两件事均离不开贵州的作用。

  • 标签: 云南首义 贵州响应 刘显世 戴戡 王文华 护国黔军
  • 简介:通过对二里头遗址三的遗迹和遗物分析,可以证明,二里头遗址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是其主体仍然是二以来的延续。同时,本文还讨论了二里头遗址三中普遍被认为是受到其他文化影响而出现的陶鬲,认为其最初的来源是晋中地区的游邀文化,后来通过下七垣文化再影响到二里头文化。

  • 标签: 二里头三期 新因素 下七垣 晋中
  • 简介: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1945年发生在云南昆明的一二·一运动,是继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之后第三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这次昆明一二·一运动,是由以郑伯克为书记的地下党云南省工委发动和领导的。如今回顾和纪念一二·一运动,对于发扬革命光荣传统、激发爱国热情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五四运动 伯克 中国现代革命史 云南昆明 爱国运动 光荣传统
  • 简介:包拯在嘉祐三年六、七月以後的官職差遣應表述爲"右諫議大夫、龍圖閣直學士、權御史中丞兼理檢使、領轉運使〔副〕提點刑獄考課院"。《續資治通鑑長編》點校本有關斷句不無失當。包拯在嘉祐三年以權御史中丞兼理檢使、領轉運使提點刑獄考課院之差遣,不僅可以在當時制度中得到合理解釋,亦是當時制度既成之規例。儘管現存之包拯傳記資料對包拯嘉祐三年新任差遣記載不盡一致,且多有節略,但其中史實皆可以徵信。包拯嘉祐三年的差遣及其中名實之興廢亦反映出從仁宗到神宗時臺諫職能變化的制度傾向和政治特徵。

  • 标签: 包拯 御史中丞 領轉運使提點刑獄考課院 臺諫
  • 简介:妇女合作运动,即“各机关公务员工眷属生产合作运动”(简称“眷合运动”),是国民政府于抗战后期在陪都及周边地区发起倡办的一项动员机关公务员女性亲属参与经济生产的合作运动。此次运动历时3年,被其领导者赋予了改善公务员生活、扶植后方生产、扩大合作运动、妇女解放等多重政治、经济意涵。然而,目前学界对该运动的研究尚付之阙如。因此,笔者尝试以眷合运动的指导机关——眷属生产合作推广部编印的刊物《妇女合作运动》为中心,对这一运动的基本情况加以初步的介绍与分析

  • 标签: 妇女合作运动 抗日战争 重庆
  • 简介:古代木材的发掘和保护已成为当今考古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研究领域。本研究基于海门口遗址的实例,利用荧光、偏光技术对木材解剖学的分析,从而得到古木腐朽等级的划分及加固方法的可行性直观分析。结果表明:古代针叶材的腐朽初步分为4个等级;酚醛树脂加固古木较之天然树脂有更为理想的支撑细胞壁骨架的加固效果。

  • 标签: 荧光 偏光 腐朽等级 加固程度
  • 简介:人的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与职业教育的贡献密切相关。由于现代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对人口素质、劳动力转变的要求各不相同,职业教育也存在着阶段性的发展要求。经济转型,人的城镇化迫切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素质;职业教育要抓住人的城镇化机遇,提升自己在其中的贡献率,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

  • 标签: 经济转型期 现代化 人的城镇化 职业教育
  • 简介:近代以来,伴随着日本对外扩张政策的实施,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天津社会各阶层掀起了多次反目运动,反日团体纷纷成立,举行反日游行演讲,发起抵制日货活动,而参与运动的群体呈现出各自旗帜鲜明的阶级意识与行业特色。

  • 标签: 天津 反日运动 群体意识
  • 简介: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它是中国由国内战争转向民族解放战争的关键,也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转折点。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促成的。其中,学生运动作为爱国救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安事变前后发挥着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

  • 标签: 西安事变 学生运动 民族解放战争 爱国救亡运动 国内战争 中华民族
  • 简介:今天我既作为一名作者,也作为一名读者来参加《回族研究》百纪念学术研讨会,心情非常激动,也十分荣幸。首先我代表内蒙古学术界向《回族研究》出刊100表示热烈地祝贺!《回族研究》创刊25年来,已经在中国社会科学的百花园里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可谓春华秋实,硕果累累。这25年来,《回族研究》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特别是在杨怀中先生这位学术大师的引领下,《回族研究》已成为回族学研究和培养回族学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

  • 标签: 《回族研究》 回族学研究 学术研讨会 高层论坛 纪念 百期
  • 简介:共和国建立初期是大规模群众运动的高发时期,特点是多个运动同时进行,内容基本涵盖了国家各项重要工作,也大大增加了运动过程的复杂性。本文围绕'黄逸峰事件',透过华东交通专科学校从创办到终结的全过程,描述了复合群众运动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内在矛盾冲突,及其间学生如何利用运动目标的多样性及话语表达自己的意愿,领导者如何组织斗争和运动中权力位置的移动,并分析了批评、反批评和大批判所使用的话语特征,以及掩盖在意识形态话语之下的行为特征。本文揭示,由于目标选择和参与行为的不确定性,复合群众运动的可控性很弱,运动过程的偶然性增强,并往往背离运动的既定目标。在'黄逸峰事件'中,学校领导、学生和学校本身,以及作为运动传媒的报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损害,或无法发挥预想的作用和使命,或远远超出了各自行为的原本期待。

  • 标签: 个案分析 中的宣传 事件个案
  • 简介:日本政府在1895—1945年间于台湾施行强而有力的殖民政策,使台湾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各层面都出现空前的明显变化,此变化甚至影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台湾。其中,在战后初期仍为台湾最重要产业的制糖业,则是于日治时期成长茁壮的。当时为了推动新式机械糖厂的顺利运作,对于蔗农的措施有欠慎重,因此在1920年代先后发生了二林事件和凤山事件。二林事件中蔗农的抗争对象是林本源制糖会社,凤山事件则因陈中和新兴制糖会社的处置佃耕地而爆发,两个事件促使农民分别组织“二林蔗农组合”和“凤山农民组合”,后来扩大成为台湾农民组合,此组合之所以能出现,其推手则是李应章和简吉。他们当初所力争的不是传统中国常见的抗租、抗粮等租佃制度上的不平等,而是争取既有的耕作权与较合理的原料交易权,这是因为近代台湾新式制糖工业的出现,以及官方强力实行“原料采取区”制度,所导致的糖业资本家与蔗农之间的土地权益纠纷,使势力薄弱的蔗农警觉到团结的重要性。他们之所以能够警觉应该是地方精英极力呼吁的结果,并且也多多少少获得“胜利”,就此意义而言,简吉和李应章在1920年代确实扮演了领导台湾农民运动的角色。

  • 标签: 农民运动 地方精英 简吉 李应章 台湾农民组合
  • 简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兴起是有深刻的社会基础的,其所以能够由一乡、一县、一区、一省而发展至一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各级党委自下而上发起和中央自上而下发动上下同力推动的结果。

  • 标签: 学大寨 社会基础 发起 发动
  • 简介:1932年7月30日至8月14日,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当时蒋介石领导下的南京国民政府既不出兵收复东北,也不抵制日伪阴谋,反而宣布因经费不足,不选派体育代表队参加奥运会。面对这种情况,刘长春等人联系张学良,要求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张学良表示坚决支持刘长春、于希渭为运动员,宋君复为教练员,前往洛杉矶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并决定捐助8000元作为路费。

  • 标签: 运动员 中国 南京国民政府 奥运会 经费不足 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