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以宋元以来太湖东部平原的水环境变化为基础,具体分析作为人居生活场所的聚落在形态、分布方面的适应性变化,并揭示其背后的自然与人文驱动力。宋以后江南人口压力的增大和水网泾浜化的发展,促使太湖东部平原聚落的形成模式逐渐归于两种,即低乡与高乡。低乡地表水充沛,聚落营造的原则以开浚河浜、排除积水为先,宅随浜而就,交通以行船为主,因而房屋沿泾浜分布,具有集村产生的条件。高乡地表水量不足,人们开凿河浜的首要目的在于引潮和蓄水,随之形成以屋宅为中心、浜随宅就的聚落格局。由于高乡河道浅窄不利于行船,住宅与河浜呈离散性分布,聚落形态以散村为主。本文研究证明,除社会经济因素的阶段性影响外,地势、河流水性、潮汐等地域性自然要素,对于太湖东部平原聚落形态的塑造具有本底的制约作用。
简介:本文通过对新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保护对象的评估进行分析与研究,从中得到编制规划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简介:《孔子家语》的辨伪肇端于王学与郑学的一场论争。此文由《圣证论》马国翰辑本入手,对“郑王之争”的具体情况及双方策略有所考察,进而认为马昭谓“《家语》王肃所增加”只是在无法以常规方式反击经学质难时的无奈选择。清代学者因推崇郑玄而希望回应王肃的质难。《圣证论》的亡佚使得从经学上进行回应变得难以完成,而效马昭之故智,考证“《家语》王肃伪作”成为了可行的办法。分析可知,清人的疏证乃是由证明《家语》伪作,进而否定其内容记载的真实性。期间,他们的判断标准和思维方式又往往来自经学。因此,疏证的最终目的是要证明传世《家语》不具备充当经学证据的资格。这是一种经学研究,绝非客观的文献辨伪。
简介:在和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成为文物保护的重要环节。近几年,工业遗产文物保护规划陆续编制。本文在回顾文物保护规划发展的历程基础上,以国家文物局网站数据库和工程实践为线索分析现阶段工业遗产文物保护规划所出现的问题。并针对不同层面问题,尝试找到适宜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