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对2016年南海夏季风强度及其与汛期降水关系,季风爆发前后大气环流(对流)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南海季风爆发主要的流场特征是整个南海地区(至少在5~15oN区域)由偏东风转为偏西南风,500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从南海撤出,孟加拉湾北部的印缅槽生成,同时东亚大槽(120~130°E)减弱,并有强对流活动从5oN附近快速向北扩展到整个南海。200hPa上南海及以西区域在5月第5侯以前盛行西风,而之后盛行偏东风,陆地上的西风带减弱并北撤,低纬东风加强且范围扩大。而且季风爆发前后全球的位势高度场也发生了大的调整。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利用近三十多年气温与降水观测资料,利用线性趋势法对昌都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气温变化特征方面来看,昌都市年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均呈显著上升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83℃/10a、0.41℃/10a、0.5℃/10a。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及最低温度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呈增温趋势,增辐最大均为冬季,增幅最小为夏季;冬季温度上升对气候变暖贡献最大。从降水变化特征看,昌都市降水量呈现出波动性增加变化趋势,降水气候倾向率是9.4015mm/10a,降水偏少时段为1980-1984年及2005-2007年,降水偏少期为1998-2004年。昌都市降水量大体呈北多南少分布(除芒康站),北部丁青站以及类乌齐站为多雨中心,南部八宿站降水最少。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1986~2017年呼伦贝尔市最大冻土深度、冻土初终日、10cm和30cm冻结解冻日期等资料,对呼伦贝尔斯冻土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30a呼伦贝尔市最大冻土深度呈现逐年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7.819cm/10a,最大冻土深度平均值为261.8cm;呼伦贝尔市冻结日期提前,气候倾向率为-2.353d/10a,冻结日期平均值为9月27日;解冻日期逐年推迟,气候倾向率为1.162d/10a,解冻日期平均值为4月13日;呼伦贝尔市冻土持续时间平均值为166.9cm,冻土持续时间在平均值上下来回波动,从2005年往后冻土持续时间几乎都在平均值以下;呼伦贝尔市冻土10cm冻结日期和解冻日期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提前趋势;冻土30cm冻结日期和解冻日期变化趋势相反,前者提前,后者推迟。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利用甘肃省酒泉市气象局1971-2017年的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的观测资料,对酒泉市近47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酒1)酒泉市近47年来年极端最高气温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27℃/10a;极端最高气温最大值为38.1℃,出现于2010年,最小值为32.2℃,出现在1993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极端最高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618℃/10a、0.427℃/10a、0.516℃/10a、0.258℃/10a。酒泉市的年极端最低气温整体上呈现出略微下降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24℃/10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极端最低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48℃/10a、0.604℃/10a、0.543℃/10a、-0.106℃/10a。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均会对农业生产、人们身体健康以及其他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辽宁省5个水稻产区代表站点(开原、东港、辽中、庄河、大洼)1960-2009年水稻生长季(4至9月份)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观测资料,对辽宁省近50年水稻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近50年年平均气温以及水稻生长季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是0.303℃/10a以及0.219℃/10a。水稻生长季平均气温可以分为2个时期偏冷期和偏暖期。其中偏冷期为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前期,偏暖期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水稻生长季≥5℃、≥10℃、≥15℃积温都呈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增温57.088℃、57.046℃以及56.605℃。辽宁省近50年年降水量以及水稻生长季降水量变化都呈波动减少变化趋势,降水量平均每10年分别减少15.8mm、19.3mma,且具备较为显著地阶段性分布特征;辽宁省近50年水稻生长季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6.7h/10a。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黑水县2001~2015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黑水县的暴雨天气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黑水县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是全年降水量的83.7%。结合四季降水量变化,黑水县夏季降水最高,将近是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冬季降水量最少,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几乎相当;黑水县近15年的降水量平均值为821.8mm,降水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104.4mm/10a;近15年黑水县共出现暴雨日数36d,平均每年出现暴雨日数为2.4d,暴雨天气的年内分布呈现出抛物线型,以6月份出现暴雨天气的频率最高,年内暴雨天气以5~9月份居多,占94.4%,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这段时间需要政府部门及时关注降水量变化,并做好防汛指挥工作,避免因暴雨天气的出现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等。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阿拉尔市气象局提供的1981~2016年逐月沙尘天气(沙尘暴、扬沙、浮尘)资料,对阿拉尔垦区近36a沙尘天气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拉尔垦区沙尘天气日数近36a呈现波动减少变化趋势;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出现日数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651d/10a、-5.136d/10a、-3.109d/10a,减少趋势最为明显的为扬沙;沙尘天气发生最为频繁的月份为4月和5月,这两个月份沙尘暴日数分别为72d、76d,扬沙日数分别为104d、109d,浮尘日数分别为245d、214d。春季沙尘天气发生最为频繁,夏季次之,秋季比冬季要多。沙尘暴天气春季出现频率高达64.4%;春季沙尘天气频繁的主要原因春季天气变暖,气温回升,干旱少雨,风力强劲,多风,土质疏松,再加上人为破坏植被严重,导致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多发。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采取广汉市1980-2010年雾霾天气观测资料,对该地区雾霾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汉市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广汉市雾霾天气呈增加趋势,平均雾霾日数增加了约2d,尤其是近年来增加比较明显;年平均雾霾日数最多为82d,出现于2010年;年平均雾霾日数最少为51.d,出现于2001年与2004年;雾霾天气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冬季,秋季、春季次之,夏季雾霾出现次数最少。广汉市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的因素除了工业污染、汽车尾气的排放等人为因素之外,还和当地气候背景形势和地形具有紧密联系。针对雾霾天气,应积极采取可行性服务措施,以确保雾霾天气得到更好的治理,进一步优化空气质量。
简介:摘要以茫崖气象站为例,利用2006~2017年1~5月逐日近地层的气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计算近地层气温的年、月、旬的温度递减变化情况,并将风季时段分为出现大风日和无大风日两种。结果表明(1)当日有大风出现时,600~500hPa与400~300hPa的温度递减率各月相一致,500~400hPa的温度递减率各月相一致,300~250hPa间的温度递减率在1月、2月偏小,4月递减最大;3月、5月次之;无风时,仅500~400hPa间的温度递减率呈上升趋势,其它各等压面间均呈现下降趋势。(2)20~次日08时出现大风时地面至700hPa之间并无逆温存在,各等压面间的高度差值中400~300hPa最大,500~400hPa之间次之,即400~300hPa间的厚度最大,其间的温度差与之相一致,整体呈现随着高度升高和气压降低,温度递减率在逐渐减小;无风时,仅500~400hPa的温度递减率随时间呈逐月增加的趋势,500~400hPa的温度递减率变化不明显,其它月增明显呈减小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