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图像引导的组织间持续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是经典放射治疗在现代跨学科的发展。该技术在给予靶区高剂量的同时,能有效地降低或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在头颈恶性肿瘤中,尤其是口底、面部、鼻旁窦、鼻咽、口咽部的肿瘤中应用广泛;复发的头颈部肿瘤及不能完全切除的肿瘤也是其适应证。依据治疗的目的不同,图像引导的组织间持续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可分为:根治性治疗、辅助性治疗、围手术期补充治疗及姑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由体位分娩对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基于本院自2015年9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将这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自由体位分娩)和对照组(实施传统体位分娩),两组各100例,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以及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100例产妇的自然分娩率89%明显的高于对照组7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00例产妇的剖宫产率11%明显的低于对照组3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00例产妇的产程明显的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由体位分娩能够有效的缩短产程,并且能够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推荐。
简介:目的探讨商河县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及影响高血压控制的因素,为该地高血压患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在商河县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710例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编制调查表及体格检查获得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高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该地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为70.94%(男性为71.01%,女性为70.89%),高血压控制率为11.73%(男性为10.45%,女性为12.8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女性(OR=0.73,95%CI:0.58-0.92)、运动(OR=0.61,95%CI:0.47-0.79)、有高血压家族史(OR=0.45,95%CI:0.33-0.62)的高血压人群控制率高,饮食偏咸(OR=1.70,95%CI:1.37-2.11)、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ratio,WHtR)≥0.5(OR=1.53,95%CI:1.24-1.89)的高血压人群控制率低。结论该地高血压治疗率高,但控制率低,应加强行为生活方式方面的干预,进行综合防治。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分析和探讨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选取细节护理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77例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照双盲、对照的研究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入组的所有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均采取包括密切观察病情、临床护理、呼吸道护理等的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在上述护理的措施基础上同时实行细节护理,比较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感染率、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15.22%)、6(13.04%)、39(84.78%),试验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4.16%)、3(6.25%)、48(100.00%),试验组疗效更好且对疾病知识了解更透彻,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提高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明显提高了科室护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减少了各种医患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助产士全程陪护对产妇顺产率和产后出血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足月分娩的产妇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两组,各15例,观察组产妇给予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护,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分娩陪护方式,对两组产妇出血情况、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婴儿不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产妇出血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且顺产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程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另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婴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全程一对一对产妇进行陪护,能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提高顺产率,缩短产程,降低胎儿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全自动单剂量口服药品摆药机,是根据医院信息系统传送的医嘱信息,将一次药量的片剂或胶囊自动包入同一个药袋内(即单剂量药袋)的设备。它的投入使用不仅实现了药房口服药品摆药的自动化,提高了摆药效率,保证了摆药的准确性,而且它还降低了药品摆药过程中对口服药品的耗损,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有效地解决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科室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为医院提高药品的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提供切实的保障,是今后医院药房发展的趋势。本文根据住院药房使用单剂量自动摆药机的运行情况,对质量管理、优点、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31-I治疗GD伴颈部血管杂音的最佳治疗剂量。方法对57例GD伴颈部血管杂音患者行不同131-I剂量治疗,并进行治疗后2年回顾、观察、统计、分析。结果28例颈部血管杂音伴GD,采用经典剂量,即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2.96-4.44MBq(以下用实验组80-120uCi/g表示),治疗效果较差,29例颈部血管杂音伴GD采用5.92MBq-7.4MBq(以下用对照组160-200uCi/g表示)治疗效果较好。对照组甲低发生率略高于实验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血管杂音伴GD患者采用160-200uCi/g治疗效果好,不仅有助于高代谢症状及体征的迅速控制,而且可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ixed-dosecombination,FDC)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35例服用FDC的肺结核患者,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服用FDC的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临床症状的有14.5%,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临床症状的有4.7%,出现过敏反应的有7.2%。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3.2%,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为3.4%,血常规异常发生率为3.0%,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28.9%。结论应用FDC治疗肺结核的过程中应密切注意不良发应的发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抗结核治疗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