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的可切除肺癌预后预测模型在患者生存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山西省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18年9月原发性肺癌患者2 267例,患者均行一次肺癌手术治疗,无第二原发肿瘤。选取性别、年龄、职业、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手术路径、手术方式、肿瘤分期、治疗方案为预后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构建预后指数(PI)方程,计算每例患者的PI值。根据PI值的不同范围,划分低、中、高危预后组,对各组生存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性别(RR=0.684,P=0.001)、年龄(RR=0.591,P<0.01)、职业(RR=1.439,P=0.001)、病理类型(RR=3.694,P<0.01)、手术路径(RR=0.734,P=0.001)、肿瘤分期(RR=0.352,P=0.007)为可切除肺癌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女性、≤65岁、胸腔镜手术、肿瘤分期Ⅰ期为预后保护因素,其预后不良风险分别降低31.6%、40.9%、26.6%、64.8%;农民、腺鳞癌为预后危险因素,其预后不良风险分别增加43.9%、269.4%。PI方程为:∑βixi=-0.380 X1-0.526 X2+0.364 X31+1.307 X55-0.309 X6-1.045 X81(X1代表性别,X2代表年龄,X31代表职业为农民,X55代表病理类型为腺鳞癌,X6代表手术路径,X81代表肿瘤分期Ⅰ期)。PI<-1为低危组,PI≥-1且≤-0.5为中危组,PI>-0.5为高危组。1、3、5年生存率低危组分别为96.8%、87.0%、77.9%,中危组分别为91.8%、82.2%、61.7%,高危组分别为86.5%、61.7%、50.3%,各组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切除肺癌预后预测模型能够预测可切除肺癌患者的预后风险及相应生存率,帮助临床医师评估预后及制订后续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手术切除结直肠癌(CRC)肺转移与原发性灶基因变异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12—2019年间结直肠癌术后肺转移患者410例的临床资料和33例肺转移灶切除的石蜡包埋组织样品。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450 panel基因检测技术分析原发灶/肺转移灶的相关基因,对比每例患者原发灶/肺转移灶的基因图谱变化及变异的总体差异。经质控后纳入最终基因分析的样本量为19例。结果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原发灶与肺转移灶中最常见的基因变异均为APC、TP53和KRAS。原发灶中检测到更多的基因拷贝数变异(11.4%: 4.6%), CRC原发灶与肺转移灶中KRAS基因最常见的位点变异是KRAS G12D。CRC中TP53位点暂无热点变异,肺转移灶与原发灶的TP53位点变异完全一致。10例患者的微卫星状态均为稳定型。原发灶与转移灶肿瘤突变负荷均值相近(5.3 muts/Mb与5.0 muts/Mb, P>0.05)。结论肺转移灶的基因特性与原发肿瘤可能高度一致。KRAS突变可能与CRC患者的肺转移和预后相关。
简介:摘要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诊断困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通过综合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可以重新获得接受手术治疗的机会,这些综合治疗手段被称为转化治疗。FOLFIRINOX方案(奥沙利铂+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是不可切除胰腺癌的有效转化治疗方案,可以增加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延长生存时间,已在国内外的临床应用中取得成果。本文旨在对FOLFIRINOX方案应用于不可切除胰腺癌的转化治疗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可切除食管鳞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手术与单纯手术模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查找辅助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对比单纯手术治疗可切除食管鳞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生存资料、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期间死亡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共计1450例患者。结果显示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手术组有更高的2、5年总生存率(RR=1.14,95%CI为1.05~1.23,P=0.00)和2、5年无进展生存率(RR=1.56,95%CI为1.05~2.32,P=0.03);提高了R0切除率(RR=1.10,95%CI为1.05~1.14,P=0.00),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也较高(RR=2.45,95%CI为1.37~4.38,P=0.00)。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和治疗期间死亡率均相近(RR=1.12,95%CI为0.79~1.59,P=0.51和RR=1.78,95%CI为0.90~3.52,P=0.10)。结论可切除食管鳞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手术较单纯手术带来更多生存获益,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治疗可切除食管鳞癌的一种可选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88例,肿瘤已经侵犯门静脉血管或肠系膜上动脉,无法实施手术切除,患者拟于该院实施放化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为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切除结直肠癌肠梗阻自膨式结肠金属支架(SEMS)术后手术时机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43例SEMS术后限期手术治疗可切除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支架手术效果为限期一期吻合且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对患者临床数据进行曲线分析。选用同期43例行急诊手术治疗可切除结直肠癌肠梗阻患者。观察两组一期吻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ROC曲线下面积(AUC)=0.679具有诊断价值(P<0.05)。SEMS术后择期手术间期≥10d组吻合率86.96%、手术时间(154.41±60.24)min、入ICU治疗8.7%优于<10d组(P<0.05);SEMS组吻合率69.77%、手术时间(163.74±73.47)min、并发症率优于急诊组(P<0.05)。结论:可切除结直肠癌肠梗阻SEMS术后手术时机为术后10d,临床疗效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术前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联合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对可切除胃癌(rG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分层探讨FAR-SIRI作为胃癌患者预后指标的作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rGC患者105例,术前计算FAR和SIR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FAR、SIRI界值和分组,结合随访生存情况分析FAR-SIRI与rG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FAR、SIRI预测界值分别为0.083、0.740。患者分为三组:FAR-SIRI 2分组29例(FAR≥0.08且SIRI≥0.74),FAR-SIRI 1分组14例(FAR<0.08,且SIRI≥0.74),FAR-SIRI 0分组62例(SIRI<0.74)。FAR-SIRI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CEA水平及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HR=1.957,95% CI:1.015~3.773,P=0.045)、TNM分期(P=0.047、0.003)、组织分化程度差(HR=0.363,95% CI:0.172~0.764,P=0.008)及FAR-SIRI 2分(HR=2.576,95% CI:1.313~5.051,P=0.006)是影响rG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AR-SIRI可作为rGC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指导个体化治疗,高FAR-SIRI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177例可切除的NSCLC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和第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0个月和87.3%、54.7%、22.6%。二甲双胍组中位生存期和第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9.0个月和93.7%、67.0%、32.3%,非二甲双胍组中位生存期和第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2.0个月和85.7%、53.4%、18.7%。单因素分析发现,二甲双胍、TNM分期、辅助化疗与辅助放疗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二甲双胍和TNM分期是影响可切除NSCLC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服用二甲双胍的可切除的NSCLC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远期生存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R)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可切除胃癌(rG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rGC患者158例,随访截至2020年5月或患者死亡。术前计算AGR、PN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GR、PNI最佳预测界值,并进行分组。分析AGR联合PNI(AGR-PNI)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总生存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ROC曲线分析表明AGR、PNI最佳预测界值分别为1.19、43.70,AGR-PNI判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AGR、PNI(Z = 2.596,P = 0.009;Z = 2.403,P = 0.016)。基于AGR、PNI的最佳预测界值,对患者进行AGR-PNI评分并分组:0分组(AGR ≥ 1.19、PNI ≥ 43.70,75例),1分组(AGR ≥ 1.19、PNI < 43.70,或AGR < 1.19、PNI ≥ 43.70,55例),2分组(AGR < 1.19、PNI < 43.70,28例)。三组年龄、性别构成、肿瘤直径、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岁比< 60岁,HR = 1.878,95% CI 1.011~3.491,P = 0.046)、TNM分期(Ⅲ期比Ⅰ期,HR = 2.148,95% CI 1.074~4.296,P = 0.031)、组织分化程度(中等或好比差,HR = 0.399,95% CI 0.211~0.753,P = 0.005)、AGR-PNI(2分组比0分组,HR = 2.729,95% CI 1.303~5.715,P = 0.008)是影响rGC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GR-PNI可作为rGC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AGR-PNI高分组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结直肠癌患者出现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瘤治疗当中,实施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38例结直肠癌且出现不可切除肝转移瘤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 19例)和观察组( 1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治疗,给予观察组对象精准序贯介入治疗,对两组对象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对象的整体疗效要好于对照组,且数据进行分析后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对于出现不可切除肝转移瘤的结直肠癌患者,让其术后接受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实施。 【关键词】结直肠癌 ;肝转移瘤 ;精准序贯介入 ;效果 ;化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recise sequential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liver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38 c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liver metastas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 and they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19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19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recise sequential interventional therapy.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overal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fter data analysis (P < 0.05). Conclusion for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liver metastases, the effect of precise sequential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fter operation is better, which is worthy of implementation.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可切除局部晚期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T3~4 N+ M0)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患者按术前是否行新辅助化疗,分为新辅助化疗组[术前XEL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辅助化疗+手术治疗+术后XELOX方案辅助化疗,46例]和未新辅助化疗组(手术治疗+术后XELOX方案辅助化疗,40例)。两组患者由同一组手术医师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D2淋巴结清扫术或近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和预后。结果新辅助化疗组中部分缓解(PR)25例(54.3%),疾病稳定(SD)21例(45.7%),临床反应率54.3%(25/46),肿瘤控制率100.0%(46/46),临床降期率37.0%(17/46)。相比于未新辅助化疗组,新辅助化疗组患者有更高的R0切除率[100.0%(46/46)比80.0%(32/40),χ2=4.024,P=0.045]。依据肿瘤消退分级(TRG),新辅助化疗组的病理学完全缓解(TRG 0级)率为13.0%(6/46),病理学总缓解(TRG 1级+0级)率为56.5%(26/46)。术后病理学检查示,新辅助化疗组和未新辅助化疗组肿瘤长径、肿瘤脉管癌栓、神经浸润和病理学TNM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淋巴结总数、阳性淋巴结数、病理学T分期、N分期和标本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新辅助化疗组中,6例患者发生了3级不良反应,化疗被暂停或调整剂量;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包括三系下降;其他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和食欲下降;无放化疗相关死亡发生。新辅助化疗组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20个月(5~36个月),1年和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9.5%和52.4%;术后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0个月(9~36个月),1年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0%和48.0%;12例患者肿瘤复发。未新辅助化疗组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19个月(10~35个月),1年和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3%和30.0%;术后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0个月(10~35个月),1年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0%和18.6%;14例患者肿瘤复发。两组患者的无瘤生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522,P=0.03),总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3.717,P>0.05)。结论术前采用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可切除局部晚期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安全有效,肿瘤降期明显,可提高患者的R0切除率和无瘤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下胆道全覆膜金属支架及塑料支架置入治疗远端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接受ERCP下全覆膜金属支架(WallFlex)置入和40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治疗不可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操作成功率、临床成功率、通畅时间、堵塞率、再干预次数、总费用等临床资料。结果ERCP操作成功率两组均为100.0%(92/92),金属支架组和塑料支架组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4.2%(49/52)和75.0%(30/40)(χ2 =6.89,P<0.01)。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个月比7.2个月,χ2=0.25,P>0.05)。金属支架组中位通畅时间较塑料支架组明显延长(182.0 d比84.0 d,P<0.01)。两组胰腺炎(χ2 =0.2,P>0.05)及胆管炎发生率(χ2 =0.2,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金属支架组发生堵塞的概率要明显少于塑料支架组[7.8%(4/51)比25.0%(10/40), χ2 =5.25,P<0.05],在再次干预次数方面,金属支架组要明显少于塑料支架组(0.06次比0.38次,t=2.91,P<0.01)。塑料支架组和金属支架组在总费用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 956.1元比44 851.5元,t=1.84,P=0.07)。结论ERCP下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对于不可切除的远端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在通畅时间及再次干预次数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塑料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