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对于无菌制剂生产车间微生物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表面微生物取样方法主要为接触碟法,而对于生产设备、部分拐角等采样点具有不规则性,无法使用接触碟法进行采样,因此使用棉签擦拭法进行表面微生物取样。为确认在不同材质上用棉签进行微生物擦拭取样方法的有效性及表面擦拭法回收率试验符合要求,故进行棉签擦拭法进行表面微生物取样方法研究。根据GMP及《中国药典》2020年版要求,棉签擦拭所获得的微生物菌落回收率应在50%~200%之间。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比棉拭子取样方法与组织取样方法判断糖尿病足(DF)是否感染病原菌及确定病原菌种类的一致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自建库至2021年3月25日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名独立的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并提取数据进行分析。使用RevMan5.3及STATA13软件计算棉拭子取材方法判断DF是否感染病原菌及确定病原微生物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根据感染的深度进行亚组分析。采用t检验分析病原菌数量、χ²检验分析革兰染色分类的差异。结果共纳入了6篇研究的725个样本。在评价棉拭子取样方法判断是否感染病原菌时,敏感度合并=0.94(95%CI为0.82~0.98),特异度合并=0.59(95%CI为0.33~0.81);棉拭子取样方法确定病原微生物的敏感度合并=0.71(95%CI为0.46~0.87),特异度合并=0.28(95%CI为0.14~0.49),集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拟合曲线下面积0.45(95%CI为0.41~0.60)。在亚组分析中,浅部感染组的敏感度较深部感染组高(P<0.01),两种取样方法在得到的病原菌数量、革兰染色分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棉拭子取样对判断是否感染病原菌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其准确识别DFI病原微生物的效果较差,棉拭子取样方法并不能完全取代组织取样方法。
简介:摘要我国农村的土源性寄生虫,特别是蛔虫,是我们应该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蛔虫的感染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危害,会引起儿童营养不良、生长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等。为了了解西藏的农村土壤蛔虫卵状况,我们对拉萨市的两个县和昌都的两个县进行了土壤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消化道肿瘤内细菌群落特征。方法研究人群为上消化道肿瘤患者(食道癌、胃癌)。对入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n=17)并在肿瘤部位进行取材,同时取距离肿瘤组织4 cm以上远端的非肿瘤组织作为对照。对样本总DNA进行提取纯化后进行高通量16S DNA基因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肿瘤组织内特有的细菌群落特征及与非肿瘤组织相比细菌群落水平上的差异。结果16S DNA PCR结果显示肿瘤内的细菌负荷没有发生明显变化。α和β多样性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的细菌群落组成相似度较高,组内各样本较为离散,菌落构成差异性较大,但整体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恩图展示出肿瘤组织1 358个OTU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非肿瘤组织2 068个OTU,表明肿瘤组织的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群落组成分析发现普雷沃菌科(属)、乳杆菌科(属)、梭杆菌科(属)在肿瘤组织中富集(丰度平均百分比均超过非肿瘤组织的1倍以上)。进一步对两组样本菌科和菌属丰度前十的细菌进行配对比较显示,假单胞菌在科(P=0.041)和属(P=0.041)水平上均显示在肿瘤组织中明显减少,而普雷沃菌在科(P=0.031)和属(P=0.007)水平上在肿瘤组织中均显著富集。结论上消化道肿瘤微环境的细菌群落发生改变,富集在肿瘤部位的物种主要为口腔常见的厌氧菌如普雷沃菌科(属)、乳杆菌科(属)、梭杆菌科(属),其中以普雷沃菌科(属)最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