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三级综合医院院内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体系建设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旨在提高三级综合医院心肺复苏的急救水平。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ICU和心血管内科的24名新员工及一二线值班临床医生为研究对象,均给予AHA心肺复苏指南(含BLS、ACLS)中涉及的急救技术培训。2015年给予常规模拟人培训,2017年在 2015年的基础上实施师资同质化培训,2019年运用PDCA循环改进培训体系,比较各年份考核成绩、考核优良率,分析不同类别学员的培训情况。结果:在急救前处置、徒手CPR、电除颤、气管插管、ACLS团队协作等评分方面,2019年均高于2017年和2015年,2017年均高于2015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考核总体优良率方面,2019年高于2017年和2015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015年和2017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运用PDCA循环改进培训体系后,不同性别、工作年限、文化程度学员之间考核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2次或3次培训者考核情况优于只接受1次培训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三级综合医院院内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体系,对培训的效果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在日常标本采集中,常常会遇到溶血,是临床化学检验面临的难以避免的问题,对临床化学检验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其干扰机制不同,对血钾影响到何种程度,如何纠正,目前未曾见有详细而系统的研究。特别对急诊病人可以减少其痛苦缩短救治时间,所以初步探索溶血标本中血钾定量校正方法可行性。方法用雅培c8000i测定正常标本血钾K0,再测不同程度的溶血标本血钾为K1.K2.K3.K4.K5求得K=(K1(2345)-K0)/81为Y轴,在752紫外分光光度仪上412nm处进行比色记录吸光度A为X轴,作直线回归曲线。结论K0与A有正相关关系,公式y=0.0346x+0.0012。
简介:摘要心肌灌注显像(MPI)的伪影对其图像质量以及图像的判别产生较大影响,造成假阳性率较高。目前针对软组织衰减所造成的伪影主要有以下2类校正技术,非X射线校正法(如变换体位采集、门控采集和固体153Gd线源穿透式采集)和CT衰减校正法。明确2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使临床医师在阅片中对伪影有正确的分析判断,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简介:一体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MRI设备是PET/CT设备之后最先进的分子影像成像设备。文章简要介绍一体化PET/MRI设备基于磁共振的衰减校正(MRAC)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临床上常用的利用MRI信号进行图像重建时PET数据的衰减校正方法,重点介绍最新的MRI超短回波时间(UTE)技术和零回波时间(ZTE)技术实现MRAC的精准定量化衰减校正方法,不仅可以提高PET的扫描速度,而且可以获得精准定量化的PET图像,从而大大提高图像质量。随着新的MRI序列的研制和序列的优化配合新算法和软件的使用,有可能促进PET衰减校正量化方法质的飞跃,成为辅助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决策的有力工具。
简介:摘要TOBSPIN切丝机采用全新理念和创新设计生产的新一代旋转式切丝机。切刀的进给和切刀的退回零位由一台单独的伺服电机驱动,在更换切刀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控系统的故障和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容易造成进刀螺杆与推刀异形螺母脱离现象,切刀零位丢失后。复位校对过程复杂繁琐用时较长,对维修校对人员技术要求较高。且在校对过程中易出现错误及零部件的损坏。校正过程存有较多的安全隐患。经分析研究,在八套进刀单元内加装切刀零位校正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实现TOBSPIN切丝机切刀零位校正工作。大大简化校正过程。本文对该装置的研发展开相关论述。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动校正(MC)对碲锌镉SPECT(CZT SPECT)心肌血流(MBF)和心肌血流储备(MFR)计算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19年8月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行动态CZT SPECT心肌灌注显像(MPI)的可疑或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28例[男10例,女18例,年龄(60.75±11.62)岁]。经定量分析获得静息、负荷显像的MBF和MFR值,应用Corridor 4DM软件计算MC前后冠状动脉各分支区域及左心室(LV)整体的负荷MBF(sMBF)和MFR,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MC前患者LV整体的sMBF和MFR分别为(0.82±0.49) ml·min-1·g-1和1.69±0.68,而MC后这2个指标计算值增加,分别为(1.05±0.64) ml·min-1·g-1和2.12±0.77(t值:-4.87、-6.01,均P<0.001)。MC前与MC后患者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区域及LV整体的sMBF、MFR均有较佳的相关性(r值:0.69~0.96,均P<0.001)。若以MFR<2.0作为血流储备受损参考标准,28例中有19例(67.9%)MC前存在MFR受损,而MC后有13例(46.4%)存在此情况。结论在CZT SPECT MPI定量显像中,MC后sMBF及MFR计算值较MC前提高,MC有助于减少心脏"爬升"效应可能导致的假阳性。
简介:目的探讨乌头硷中毒患者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动态改变的临床意义及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相关的对策。方法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量乌头硷中毒者入院(无心律失常时)及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治疗恢复正常心律后的QTd、QTcd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47例乌头硷中毒者入院时QTd、QTcd与封照组均有显着差异;中毒者治愈前后QTd、QTcd有显着差异,中毒者治愈后与封照组QTd、QTcd无统计学意义。结论QTcd可作为反映乌头硷中毒患者心脏损害程度及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监测指标之一,并采取有效封策可达到抢救乌头硷中毒成功之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贫血患者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降低,血浆与抗凝剂的比例发生变化,研究通过校正采血量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检验工作。方法收集50例大连地区贫血患者(HCT<0.25)进行凝血四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检测。严格按照血液与抗凝剂91的比例作为第一管,列为对照组;再根据患者HCT和抗凝剂校正公式抗凝剂量(ml)=(100-HCT)×0.00185×采血量(ml),求出校正采血量(抗凝剂固定0.2ml),按校正采血量进行血样采集作为第二管,列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不同程度HCT时,两组凝血四项结果的差异。结果当HCT<0.25时,观察组较对照组PT、APTT、TT时间明显延长,FIB结果减小,校正前后检验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HCT<0.25),不同采血量会对凝血四项检査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应严格校正采血量以提高凝血四项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