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作用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120名心内科危重患者,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内科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与协同护理模式相结合,对两组患者之间的日常生活能力、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影响患者心功能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后ESCA及ADL评分,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21.5±12.6)分和(45.1±5.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05.1±11.8)分和(38.9±4.2)分,也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在恢复心律失常时间、恢复房室传导阻滞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患者都比对照组时间短(P<0.05)。结论心内科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可使自我护理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对于改善心功能,患者预后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护理管理中实行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从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个均有50例患者的组,其中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的为对照组,实行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的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整体护理、健康教育、病案管理)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期间有15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其发生率为30%,该组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有11例,满意度为78%;实验组患者护理期间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其发生率为4%,该组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有1例,满意度为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运用到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的减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肿瘤内科中进行护理作业时,实现医护协同形式的查房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名肿瘤病人进行本次实验,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利用常规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而实验组实现医护协同形式的查房护理。结果实验组所有人员中对护理结果满意的人数占整组的97.73%,护理出现差错的人数占整组的2.27%,对照组所有人员中对护理结果满意的人数占整组的79.55%,护理出现差错的人数占整组的9.10%。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对照组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实验组低很多,实现医护协同形式的查房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应该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60例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水平、6min步行试验(6minutewalkingtest,6MWT)距离以及心脏彩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出院半年后观察组患者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距离明显高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半年后观察组患者心脏彩超各项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舒张期血流E峰与A峰速度比(E/A)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力衰竭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促进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并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在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平均分配的方法将这80例病患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护理措施,对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时,联合协同护理,对比两组病患接受护理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护理,观察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心内科病患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时,联合协同护理,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且能够有效的提升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挑选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所收治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患者按照入院的时间分成观察组(2015年7月-2016年6月)与对照组(2014年6月-2015年6月),每组纳入患者25例。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72.0%,两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与76.0%,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协同护理模式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可较好控制病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