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全球疫情再度爆发,让人们又一次深刻认识到全民健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如何在全民健康体系的建设中,将医疗企业资源重新配置,有效配置,是相关政府部门和全社会都面临的问题。
简介:摘要 : 目的:探析本院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的分布情况,以期为危急值临床实际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对我院检验科 2017 年 1 年— 2019 年 12 月记录的 4637 例 危急值报告实施统计分析,观察其在各科室分布与应用情况。 结果: 2017 年危急值报告占总体的 26.53% , 2018 年占 31.74% , 2019 年占 41.73% ; 2017~2019 年,危急值报告均在 内分泌消化科、呼吸科的出现频率较高。 4637 例危急值中。 4637 份 危急值报告中,主要 以血清钾( K )、血红蛋白( HB )、血红蛋白( HB )、肌酐( CR )、尿酸( UA )等项目为主,多见于消化内科、 ICU 、急诊、呼吸、门诊等科室。 结论:医院危急值统计数据分析、评估的开展,有助于危急值制度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 T MR表观扩散系数最小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minimum,ADCmin)、相对ADC最小值(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minimum,rADCmin)在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并与ADC平均值(mea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ean)作比较。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92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病理及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资料,测量病灶实质的ADCmean、ADCmin及对侧肾实质的ADC值,并计算rADCmin。依据Fuhrman核分级法,分为低级别组(Ⅰ、Ⅱ级)和高级别组(Ⅲ、Ⅳ级);比较Ⅰ~Ⅳ级间及高、低级别组间ADCmean、ADCmin、及rADCmin的差异;分析病灶ADC值与Fuhrman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三种ADC值对高、低级别CCRCC的诊断效能。结果四个病理分级之间ADCmean、ADCmin及rADC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级别组ADCmean分别为(1.578±0.188)×10-3 mm2/s ,(1.956±0.206)×10-3 mm2/s,ADCmin分别为(1.291±0.134)×10-3 mm2/s ,(1.682±0.223)×10-3 mm2/s,rADCmin为0.591±0.065 ,0.777±0.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Cmean、ADCmin、及rADCmin与Fuhrman分级之间均呈高度负相关(r=-0.755、r=-0.826、r=-0.880,P<0.01);在鉴别高、低级别CCRCC方面,rADCmin诊断效能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63,以0.6673为界值,敏感度为91.2%,特异度为88.6%。结论ADCmin在预测肾透明细胞癌Fuhrman病理分级及诊断效能方面优于ADCmean,而rADCmin评估价值最高,可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及评估预后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影响涉嫌酒驾人员乙醇含量呼气值与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值差异性的因素。方法 与本地执法部门联合 调查、调研,由执法部门 随机选出本区 3 00名涉嫌酒驾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和血液监测,呼气和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值均存在差异,回顾其基本资料,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影响呼气和血液乙醇含量检查值差异的因素: 59.2%是吹气和抽血时间差、 8.8%是个体差异、 7.8%是血液样本采集和保存方法、 18.8%是呼气式酒精检测仪、 5.4%是实验室检测条件。结论 涉嫌酒驾人员呼气和血液检测中乙醇含量出现差异的因素较多, 一方面:执法部门 要不断规范执法程序、规范检验流程、增强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另一方面:检验检测机构要适应形势需要配置相应的设备仪器,同时严格执行检测规范。只有两方均做好努力 才能 更有效 提高 涉嫌酒驾鉴定质量,避免因检测值存在差异而出现质疑,最大程度保护当事人权益。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装治疗中多种施源器的Offset值。方法选取插植钢针(Part#083.062)、插植塑料圆针(Part#189.608)、插植塑料尖针(Part#189.601)、多通道施源器软管(Part#110.800)、塑料宫腔管(Part#189.745)、金属宫腔管(Part#110.437)施源器。根据源在荧光胶片放射性成像,确定施源器顶端驻留点位置以及到施源器顶端的距离。在施源器顶端驻留点位置贴铅珠,将施源器置入盆腔体模中进行CT扫描。然后在计划系统中重建施源器,通过调整Offset值使铅珠与施源器顶端驻留点对准,从而得到施源器Offset值。塑料材质施源器由于密度与人体组织接近,施源器顶端难以准确重建,因此利用挡块或者假源重建施源器,得到塑料材质施源器Offset值。根据验证结果分析比较不同施源器Offset值差异。结果不同施源器Offset值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插植钢针为-11.4 mm,插植塑料圆针为-4.1 mm,插植塑料尖针为-3.5 mm,多通道施源器软管为0 mm或-5.0 mm,塑料宫腔管为-6.5 mm,金属宫腔管为-7.5 mm。结论为了适应精确放疗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对后装中施源器Offset值进行测量验证。
简介:摘要右美托咪定(DEX)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R)激动剂,除了在围术期应用外,还应用于门诊检查或治疗中。DEX镇静催眠作用的特点和优势在于,患者可进入类似自然睡眠状态,不仅有利于提高镇静效果,且易于唤醒;很少发生下颌松弛,无明显呼吸抑制。DEX的其他优势还在于其抗应激反应和潜在脏器保护作用,以及对认知功能影响小的特点。DEX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暂时性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等。DEX的另一特点是药效消失相对较慢,术后患者可能发生嗜睡和体位性低血压。必须注意的是,DEX不能独立作为麻醉药在全麻术中担当主要的镇痛药和镇静药,只能发挥辅助作用,其作用有赖于合理的用法和用量,且作用并非是"全"或"无"的,使用过程中须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简介:摘要1例19岁男性患者因心力衰竭合并多种疾病给予利尿、改善心肌功能、抗感染、保肝等治疗。因心率较快(90~110次/min)给予伊伐布雷定2.5 mg口服、2次/d,心率未见下降(94~110次/min)。服药3 d后,将伊伐布雷定剂量增加至5 mg口服、2次/d,心率缓慢降低。加量3 d后,患者心率71~89次/min。加量第4天,患者食用柚子约200 g。之后患者心率持续降低,加量第6天降至50次/min。考虑患者心动过缓为伊伐布雷定所致,停用该药。停药3 d后,患者心率76~131次/min。患者食用柚子前后心率变化特点提示,柚子与伊伐布雷定可能存在食物-药物相互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价2012—2018年厦门某地方医学院科研绩效,了解近7年该校科研发展情况,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9个评价指标衡量2012—2018年医学院科研绩效,在传统密切值算法基础上引入权重,最后采用参数灵敏度分析法对该院科研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密切值法计算排序,2012年的科研绩效评分值为2.201,质量最差;2018年的科研绩效评分值为0.021,质量最好。参数灵敏度分析显示2018年、2017年和2015年科研绩效较好,密切值排名靠前且较为稳定。结论在密切值算法上引入权重并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使得评价结果更趋于合理、更具可靠性和实用性,对地方医学院科研绩效质量评估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简介:摘要心率增快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贯穿心力衰竭(心衰)发生发展始终,已成为心血管病和心衰治疗的重要靶点。伊伐布雷定是首个选择性、特异性窦房结If通道阻滞剂,减慢心率的同时不影响心肌收缩力和心脏传导。既往研究已经证实,其通过减慢心率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和预后。为指导我国临床医师规范应用伊伐布雷定,本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制定本共识,从伊伐布雷定在心衰管理中的应用(包括慢性心衰长期管理、心衰易损期管理和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心衰应用等)、其他心血管疾病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冠心病心绞痛、不恰当的窦性心动过速、体位直立性心动过速、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及冠脉CT检查前的心率控制等)及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介绍伊伐布雷定的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我国健康人群IOS正常值范围。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关键词组合全面检索中外文数据库(包括万方、CNKI及PubMed数据库)自1997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以来所有相关期刊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9篇文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和质量评估、统计分析。结果健康成人(18~82岁,4 507例)的呼吸总阻抗、总气道阻力、中心气道阻力、周边气道阻力、弹性阻力以及响应频率分别为(0.380±0.093) kPa·L-1·s-1、(0.346±0.099) kPa·L-1·s-1、(0.296±0.077) kPa·L-1·s-1、(0.059±0.049) kPa·L-1·s-1、(-0.108±0.045) kPa·L-1·s-1及(12.721±2.987) Hz。健康儿童(1.3~14岁,3 336例)的呼吸总阻抗、总气道阻力、中心气道阻力、周边气道阻力、弹性阻力以及响应频率分别为(0.768±0.196) kPa·L-1·s-1、(0.729±0.175) kPa·L-1·s-1、(0.537±0.151) kPa·L-1·s-1、(0.177±0.264) kPa·L-1·s-1、(-0.231±0.095) kPa·L-1·s-1及(17.045±3.633) Hz。健康儿童IOS正常值均明显高于健康成人(P值均<0.05)。各地域IOS正常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本研究首次总结并归纳分析了我国IOS正常值的范围。我国IOS正常值儿童明显高于成人,不同地域的IOS正常值亦存在差异。目前诊断标准具有相对局限性,建议进行大样本量统一检测标准的多中心研究,建立适合我国人群的正常预计值方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己定修饰多孔钛的抗菌性能及其对成骨细胞黏附及增殖的影响,为构建具有抗菌性能的种植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直径10.0 mm、厚度1.5 mm的光滑纯钛试件,以碱热处理后钛试件为对照组、碱热处理+共价结合氨基硅烷的钛试件为硅烷化组、碱热处理+共价结合氨基硅烷+戊二醛接枝氯己定的钛试件为接枝组。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试件表面形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元素组成、接触角测量仪分析亲水性(每组6个)、酸性橙Ⅱ法分析氨基或亚胺基团含量(每组5个);用光密度法测定氯己定组5个钛试件的氯己定接枝密度;用死活菌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涂板计数法、抑菌环法评价各组钛试件抗菌能力,甲基噻唑基四唑法评价各组与成骨细胞共培养1、3、5 d后的细胞活性,细菌-细胞共培养评价有菌环境中各组钛试件的细胞黏附能力。结果氯己定接枝后多孔钛表面的孔隙减小,C、N、Cl原子百分含量增加,接触角下降至37.5°±4.0°,氯己定接枝密度为(5.07±0.39)μg/cm2;死活菌染色及扫描电镜显示氯己定组仅有少量细菌黏附且细菌壁破裂;氯己定组菌液涂板仅见零星菌落,抑菌环透亮;细胞培养1、3 d氯己定组细胞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5 d氯己定组细胞活性(0.547±0.087)显著小于对照组(0.751±0.056)(P<0.05);细菌-细胞共培养显示对照组钛表面黏附大量细菌,氯己定组钛表面黏附大量细胞,且细胞形态良好。结论氯己定接枝修饰的多孔钛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在有菌环境中可保障细胞黏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