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感觉统合训练在孤独症儿童中应用的内容与技巧。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就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进行综述。结果 针对每个孤独症儿童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训练方案,进行一对一或小组形式的感觉统合训练。改善了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情绪控制、沟通社交及运动协调的障碍。结论 坚持正确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对孤独症儿童有一定疗效。

  • 标签: 孤独症 感觉统合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动症儿童中运用感觉统合训练方法对其行为产生的效果情况。方法:本文选取多动症儿童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成实施心理干预的参照组,以及在此基础上增添感觉统合训练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在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后,研究组的Conner行为评定量表的改善情况更加显著,其效果明显的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多动症儿童 行为 疗效观察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多感官刺激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本实验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因语言发育迟缓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儿童,实验开始时间为2020年5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1年5月,根据双盲法将患者划常规分成为实验组(52例)与参照组(52例)。在治疗参照组患者过程中运用常规康复疗法,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运用多感官刺激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行为能力评分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探究运用多感官刺激疗法治疗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适用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语言行为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患者家属,表示为P

  • 标签: 多感官刺激疗法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孤独症是一种日益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男孩多见。根据美国8岁儿童的数据,从2012年到2020年孤独症患病率由1/68升高到1/54。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6岁精神残疾(含多重)儿童占0~6岁儿童总数的1.10‰,约为11.1万人,其中孤独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占到36.9%,约为4.1万人。孤独症又称为自闭症,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言语沟通交流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刻板行为等。

  • 标签: 孤独症 精神残疾.经系统的发育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数码听觉统合训练在小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小儿发育商滞后患儿。用抛币方法分为试验组以及对比组,对比组提供常规康复方法,试验组增加数码听觉统合训练,观察对比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患儿的GDDS评分。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12个月时GDDS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小儿康复治疗中开展数码听觉统合训练可以促进患儿的适应能力、语言功能大幅度改善,提高患儿的社交能力,为其获得良好康复效果打下基础。

  • 标签: 小儿康复 数码听觉统合训练 GDDS评分 语言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多动症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对学习成绩的提升效果。方法:选择多动症患儿40例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共2个疗程,每个疗程20次,开始和结束时对疗效进行评价,并对第一个、第二个疗程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共有30例患儿完成20次训练,完成率为75%。共包括女3例、男27例。ADHD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后,学习成绩、注意力、完成作用、情绪稳定、运动协调能力都明显提升。第一疗程、第二疗程,在学习成绩、运动协调、情况稳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多动症 学习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感官游戏训练联合常规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研究伊始时间为2020年11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2月,通过电脑程序作用下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4例作为入组成员,区分为了两个群组,分别为对照组统共47例患者使用常规作业治疗,以及观察组统共47例患者在前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多感官游戏训练,对患者的最终干预成效进行两个组别之间的比较。结果:干预前两个组别之间的上肢运动功能不存在差异(P>0.05),干预后功能评分数值更高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出现脑卒中症状的患者在使用常规作业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多感官游戏训练,能够让患者的上肢功能提升效果更加接近理想状态,患者能够拥有更加优质的生活质量与水平,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际推广与使用的方式。

  • 标签: 多感官游戏 常规作业治疗 脑卒中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听觉统合训练结合责任制护理在语言发育迟滞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摘选2021.7-2022.7时间段内我院80例进行听觉统合训练治疗的语言发育迟滞患儿,对照组40名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40名患儿,责任制护理。两组患儿训练1年后比较语言能力改善情况和患儿训练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对听觉统合训练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语言功能改善较好,患儿综合评分(52.35±4.75)分,高于对照组(44.80±4.09),(P

  • 标签: [] 听觉统合训练 责任制护理 语言发育迟滞患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感觉统合训练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水疗干预法对粗大运动功能产生的重要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一共42例高危儿,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在早期干预中,是否有效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将收治患儿评分为对照组(共21例:未展开水疗感觉统合训练),实验组(共21例,已经及时推行了水疗感觉统合训练),对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对实验组推行早期干预12个月之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所对应的反射、姿势、以及移动这三项评分结果,以及AIMS评分都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高危儿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探察分析于颅脑损伤术后昏迷对象护理中施用多感官促醒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性抽取于院内施展颅脑损伤术式干预方案的40位术后昏迷对象实行探察,日期限定范畴为2019年(8月11日)-2021年(8月09日)。遵照奇偶性原则将择取对象分于两个组别并分别施以区别干预内容。前者(奇数,对照组)数值为20位,采用基础护理模式。后者(偶数,观察组)人数数值与前者一致,施以多感官促醒模式。探析择取对象昏迷指数变化、苏醒情况及亲属对护理模式及施行人员的认可性并予以组间评估。结果:基础或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开展前,两组择选对象昏迷指数比照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指导模式采取14d、21d、28d、35d后,相较于对照组情况,观察组昏迷指数评估数值均存在显著改善,数据比照结果提示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区别服务内容开展下,观察组苏醒率提高,苏醒时间均值减小,亲属认可性提升,诸上数值开展组间比较均表明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多感官促醒干预模式应用于颅脑损伤术后昏迷对象护理中对其恢复存在积极影响,可提升其苏醒率,施行价值较高且受到多数亲属认可和信赖。

  • 标签: 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 颅脑损伤术 昏迷病人 昏迷指数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刺激神经调控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1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临床资料,将采用感觉统合训练的40例患儿纳入A组,将采用磁刺激神经调控联合感觉统合训练的41例患儿纳入B组。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发育情况、运动功能。结果两组干预后粗细动作、适应性行为、语言、个人-社会性行为、大运动评分高于干预前,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干预后A区、B区、C区、D区、E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B组高于A组(P<0.05)。结论磁刺激神经调控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其运动功能,改善其发育状况。

  • 标签: 儿童 运动发育迟缓 磁刺激神经调控 感觉统合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功能孤独症儿童实施感觉统合训练对ABC及DQ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低功能多动症患儿60例,均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不给予任何治疗方案,实验组给予感觉统合训练,对比两组孤独症评分(ABC)、智力水平(DQ)。结果:干预前两组ABC评分对比差异无痛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ABC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DQ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多动症 感觉统合训练 智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水疗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脑性瘫痪儿童60例,这些患儿接受随机分组后在治疗期间分别配合水疗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和单纯感觉统合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后身高有明显增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水疗 感觉统合训练 脑性瘫痪 康复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感觉统合训练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恢复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恢复期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7.25±1.03)岁;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7.22±1.01)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感觉统合训练进行干预,训练3个月,对比两组运动功能、智力发育及感觉统合评分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运动功能与智力发育状况评分分别为(78.96±6.12)分、(96.43±8.7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6.75±8.13)分、(89.74±7.43)分;观察组护理后感觉统合评分为(40.52±8.44)分,低于对照组的(51.43±8.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提高重症病毒性脑炎恢复期患儿的运动功能与智力水平,改善其感觉统合能力。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早期感觉统合训练 运动功能 智力发育 感觉统合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联合多感官刺激对全面性发育迟缓(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GDD)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GDD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KD基础上联合多感官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体格发育情况,并分析干预前及干预3、6、12个月后的神经发育状况。结果干预12个月后,两组患儿的身高、体重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在重复测量结果中,两组患儿干预12个月后的各项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均升高(P时点<0.05)。观察组Gesell发育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明显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组间、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个月干预期间,观察组有8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不适,包括5例轻度腹泻、2例便秘和1例体重增长过快,针对患儿症状调整饮食方案后均回归正常。结论KD联合多感官刺激可以促进GDD患儿发育,提高患儿的康复质量,同时不会对患儿的体格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具有一定安全性。

  • 标签: 生酮饮食 全面性发育迟缓 多感官刺激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过程中实施不同的训练方案对其行为和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发育儿科[1]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8例孤独症儿童作为参考,按照所给予干预方案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常规训练)与研究组(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与语言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各项语言功能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该结果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采取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语言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帮助其尽快回归社会,可将其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孤独症 感觉统合训练 音乐干预
  • 作者: 李强 李尧 宋京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医院普通外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李强现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肝胆胰外科,北京医院普通外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原核表达系统生产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1-Fc(Tim-1-Fc)融合蛋白能否为Tim-1蛋白模拟品。方法大肠杆菌合成Tim-1-Fc融合蛋白,以体外蛋白质结合实验测定其能否与Tim-4蛋白结合。通过荧光激活的细胞分选(FACS)检测磷脂酰丝氨酸(PS)与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间的结合情况,间接探明该蛋白与PS的结合。结果体外蛋白相互作用实验证实Tim-1-Fc融合蛋白可以结合Tim-4蛋白。FACS数据分析表明无论有无过氧化氢诱导,Tim-1-Fc组凋亡细胞FITC信号平均强度(231.16±8.27、263.45±7.91)均高于对照组(190.80±5.09、203.29±10.89,t=-7.200、7.73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核表达版本的Tim-1-Fc融合蛋白可能具备在体外模拟Tim-1蛋白的作用。

  • 标签: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1-Fc 原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