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科学计算可视化(VisualizationinScientificComputing)简称为可视化技术,是发达国家在80年代后期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健康教育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很多,而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将可视化技术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对传统的教育方法提供强有力的补充与扩展,现将可视化健康教育综述如下。
简介:摘要数字智能化肝胆外科的发展经历了十几年的演进过程,从数字虚拟人技术到质控化、同质化三维可视化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从三维可视化到数字智能化技术临床转化及诊疗模式的转换;实现了疾病的经验性诊断到深度学习智能化诊断与治疗和经验性手术到多模态影像实时手术导航的技术创新;从肿瘤的形态学诊断深入到分子影像学精准诊断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不断地进行研究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才能给数字智能化外科赋予新的生命力。未来,从关键分子功能可视化实现肝癌分子、细胞层面边界界定和早诊早治,对改变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的预后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此外,为了实现智能化肝切除手术导航,突破技术瓶颈,研发具有自动导航技术、机器学习智能规划技术和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的智能化机器人实时导航肝切除手术系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给数字智能化肝胆外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视化研究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新鲜捐献成人尸体1具,采用改良的明胶-氧化铅灌注方法进行灌注,灌注前和灌注后均用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利用Mimics 10.01软件,获得血管、肌肉、骨骼以及皮肤的三维解剖结构图像,并对血管进一步分割,构建出单支血管及其分支,并对所构建的三维图像进行单独显示与组合显示,以设计切取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上述基础上,选择于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住院的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需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A组术前进行数字化重建,B组术前不予数字化重建。比较2组术后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存活率,手术所需时间,精确性以及皮瓣旋转点到内踝顶点距离。结果灌注前数据可轻易重建出骨、肌肉、筋膜与皮肤,灌注后的数据可构建出血管,组合显示后可得到血管在某个局部的具体分布状况,为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个性化设计与基础研究提供准确的血管解剖学基础。A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经数字化重建后,可显示皮瓣主要血供,并能够清晰显示皮肤、肌肉与血管三维解剖关系;应用软件自带测量工具对血管、皮瓣进行测量,可以准确定位指导手术操作。术中探查血供与重建图像相符,体表定位准确。A组20例皮瓣均成活良好,伤口一期愈合,皮瓣质地良好,局部无瘢痕挛缩;B组20例皮瓣4例患者于术后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二期清创换药和植皮术后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A组皮瓣质地良好,外形满意,B组有6例皮瓣远端出现质硬瘢痕和轻度挛缩,行走时疼痛,后经手术松解植皮后好转。A组皮瓣成活率(100%)明显高于B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所需时间[(114.05±10.36) min]明显短于B组[(123.20±11.9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皮瓣切取精确性(0.17±0.03)明显高于B组(0.2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皮瓣蒂部旋转点到内踝顶点距离[(4.14±0.38) cm]明显少于B组[(5.96±0.81)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为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临床手术的个性化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临床应用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外Ilizarov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中文文献以Ilizarov、伊利扎诺夫、伊里扎诺夫、伊利扎洛夫、伊里扎洛夫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service system,SinoMed),英文文献以Ilizarov method、Ilizarov technique、Iizarov treatment为关键词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2021年1月之前所有与Ilizarov技术相关的文献,并提取作者、期刊、国家、机构、关键词、被引率等数据,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来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同时,利用VOSviewer等软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共检出中文文献1 789篇、英文文献1 709篇。2020年中国Ilizarov技术相关SCI文献年发表量居全球第一。发表英文文献总量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为美国、英国和中国。中文文献载文量排名前5的期刊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及《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发表英文文献最多的核心期刊有7种,其中JCR分区骨科Q1区期刊有Clinical Orthopaedicsand Related Research、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British Volume)、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VOSviewer的可视化关键词聚类分析将中文文献中的研究方向分为6类,其中相对较新的研究热点是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以及糖尿病足的治疗,英文文献中的研究方向可分为4类,相对较新的研究热点是感染及创伤后骨缺损的修复。结论全球对Ilizarov技术的研究产出持续增长,来自中国的研究已成为Ilizarov技术相关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研究方向同中有异,具有中国特色的Ilizarov技术研究方向正逐步得到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对于未来Ilizarov技术的发展尤为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可视化技术在硬膜外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 2017 年 3 月 -2018 年 3 月本院麻醉实习的 16 名医师 进行此次研究,用是否在实习开始阶段使用过超声定位硬膜外操作或教学作为分组依据,将麻醉实习医师均分为 参照组和观察组 ,各 8 名。观察组的人员在实习开始阶段使用过超声定位硬膜外操作或教学,参照组的人员未使用过,对所有人员进行可视化技术硬膜外麻醉教学,然后观察两组实习开始一个月、三个月、实习结束后的自我评价情况 。结果 教学 后,参照组的自我评价情况 显著低于观察组 ,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可视化技术在硬膜外麻醉教学中有着较好的作用,提高了所有麻醉实习医师的硬膜外操作能力,突出了超声引导对硬膜外麻醉的作用,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影像诊断学提供咽鼓管及周围结构的精细断层解剖学资料。方法在数字化可视人体(Chinesevisiblehuman,CVH)头部数据集的基础上,按照常规头部轴位、冠状位以及咽鼓管长轴的倾斜轴位平面进行连续数字化重采样,采用连续追踪观察的方法,观察获得的3组薄层断层图像,研究咽鼓管及周围微细解剖组织结构的形态和毗邻关系。结果CVH数据集咽鼓管轴位、冠状位及倾斜轴位图像解剖结构显示清晰,各有侧重,在倾斜轴位断层上,双侧咽鼓管全长同时被显示清楚。结论咽鼓管及周围解剖结构精细复杂,在常规MRI和CT图像上难于精确辨认。CVH数据集咽鼓管轴位、冠状位及倾斜轴位断层解剖研究为临床进行咽鼓管相关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提供断层解剖学资料。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可视化技术在急诊隔离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理2020年4—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急诊隔离手术室在可视化设备下实施1 422例急诊手术,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期间参与手术的35名医护人员和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访谈和效果评价。结果94%(33/35)的医护人员对该系统非常满意,6%(2/35)的医护人员认为还需改进;93%(28/30)的手术患者认为该系统简单、方便、实用,90%(27/30)的患者认为该系统具有人性化,患者及家属可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结论可视化技术实现了急诊手术患者从入室到出室全程的安全管理,提高了围手术期急诊手术室的工作质量与效率,体现手术室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