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时间管理倾向的调查进行研究,旨在为了解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各阶段时间管理倾向及其临床实践行为的现状,为护理人员更好的管理时间提供保障。方法 在某高校选取2020年7月到2020年12月四年级实习生中抽选200名进行研究,分别研究其实习期间(均超过实习期3个月)时间管理倾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实习生分别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三个分量表进行分析,量表得分越高,表明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越高。量表各维度条目数不尽相同,得分采取条目均分进行分析。结果 本科护理实习生时间管理倾向均分为(3.84±0.45)分, 其中时间价值感均分为(4.11±0.57)分,时间监控观为(3.70±0.51)分,时间效能感为(3.76±0.58)分,实习生的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 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应根据护理实习生特点加强对其利用和运筹时间观念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以后更好的适应临床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的时间管理与自主学习状态,探索二者之间的联系及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3月,以一般资料调查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大学本科生自主性学习状态问卷为工具对重庆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本科生873人进行调查。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护生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为(153.58±18.62)分,自主学习状态总分为(81.73±14.11)分。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自愿报考护理专业以及是否考研对时间管理倾向得分及自主学习状态得分有影响。时间管理倾向得分与自主学习状态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进入回归方程(R2=0.353,调整后R2=0.351,F=153.073,P<0.01)。结论该校本科护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主性学习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对自主学习状态有一定预测作用。加强护理本科生时间管理能力培养,可改善其自主学习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品管圈在降低日间术后患者出院滞留时间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16日-4月2日的60例出院患者为对照组,也选择2021年8月2日-8月19日的60例出院患者为观察组。实现品管圈的建立,以降低日间术后患者出院滞留时间为活动主题,分析致使病人出院却依旧滞留在病房的相应成因,制定的有效的策略并实践,对实践结果进行探究。结果 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其术后患者复查的在院时间获得明显的缩减,滞留率缩短了
简介:【摘要】1、目的 探讨驻疆某部已婚官兵时间管理倾向、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倦怠的关系,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2、方法 选取驻新疆库尔勒市某部453名已婚官兵进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和工作倦怠问卷进行调查分析。3、结果 驻疆部队已婚官兵工作-家庭冲突量表、CMBI评分均与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和目标设置、时间安排和时间自控维度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工作-家庭冲突量表与CMB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4、结论 提高驻疆部队已婚官兵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有利于解决工作家庭冲突,预防工作倦怠。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药房进行医院信息系统(HIS)功能改进和智慧药房建设优化实践,缩短高峰时段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为妇幼专科医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选取2017年至2019年每年12月门诊药房处方发药工作情况为评价指标观察期,分别比较分析HIS功能改进前后、智慧药房建设优化前后配药上屏时间在不同区间人次的上屏率的差异;进一步比较分析在门诊药房一系列智能管理优化前后高峰时段的平均配药上屏时间、平均取药等候时间的差异。结果通过包括配药上屏时间统计和色标管理、药师工作效率统计在内的HIS功能改进,以及引进半自动数片机和自动化发药机的智慧药房建设优化,“0 min<配药时间≤10 min”区间配药上屏率由95%提升至99%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峰时段药师配药上屏时间由(5.69±1.65)min缩短为(2.52±0.27)min,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由(9.11±1.00)min缩短为(7.20±0.5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门诊药房智能管理优化改进,缩短了高峰时段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提高了药师工作效率,实践经验有效可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乳腺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进行乳腺癌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联合乳腺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乳房美容效果、上肢功能等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拔管时间为(16.3±1.1)h、手术时间为(61.6±11.3)min,对照组拔管时间(28.2±6.4)h、手术时间(124.2±28.5)min,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22、16.479,均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68.7±17.9)mL、术后引流量为(105.9±19.5)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22.4±23.1)mL、术后引流量为(257.2±36.4)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28、18.797,均P<0.05);研究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3.6%,高于对照组的83.8%(χ2=5.584,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臂臂围差为(0.5±0.1)cm,肩关节外展度为(123.7±6.6)°,肩关节功能评分为(75.9±4.9)分,对照组治疗后上臂臂围差为(0.7±0.1)cm,肩关节外展度为(120.1±6.1)°,肩关节功能评分为(73.5±4.4)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32、12.450、12.647,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低于对照组的38.8%(χ2=6.309,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拔管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致残率高的精神疾病,以早年发病、频繁发作、高自杀风险和慢性结局为显著特点,与严重的社会功能损害相关。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昼夜节律异常,包括节律基因突变、具有多态性、激酶表达异常以及神经递质分泌、转运节律异常等。已经发现在双相障碍任何时期,无论是前驱期、发作期或者缓解期患者都会表现出昼夜节律的紊乱,包括睡眠-觉醒周期紊乱、激素分泌时相异常、社会节律不规则等。基于此研发的时间治疗,如光照治疗、黑暗疗法、睡眠剥夺、行为干预等能够快速改善双相障碍患者的昼夜节律,达到快速缓解症状的目的,并且副作用小,转躁风险低。文章就双相障碍昼夜节律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时间治疗学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