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7月份—2022年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4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甲硝唑治疗,实验组采取奥硝唑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0.0%),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无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25.0%),差异明显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行奥硝唑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也能减少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藏毛窦窦道切除加菱形皮瓣转移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样本资料为40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在2019.01~2022.01治疗时间段,顺序编码分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对照组/20(传统皮瓣转移),实验组/20(藏毛窦窦道切除加菱形皮瓣转移),相较患者(1)围术期指标;(2)VAS评分。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围术期指标、VAS评分改善价值显著,(P<0.05)。结论:藏毛窦窦道切除加菱形皮瓣转移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临床疗效显著,积极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西毛郁金野生资源蕴藏量和人工栽培情况,为广西毛郁金的种质资源保存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检索、走访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毛郁金资源地理分布特点、生长特性和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野生毛郁金适应性强,在石灰岩山区、土山丘陵和平原均有分布,通常生于山脚下、溪沟边、田边和路边,对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及覆盖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多分布于林缘和灌草丛中;野生毛郁金的生境因人类开垦遭受破坏,较少进行毛郁金人工栽培。结论系统摸清了广西毛郁金的野生资源地理分布特点、生长特性和种群特征,为毛郁金的种质资源保存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眼内异物在临床中属于特殊眼外伤,比一般眼球旁穿通的危害性更大,除异物在进入眼球时产生的机械性损伤外,异物长时间不取出同样对眼球造成严重损害,当异物损伤眼组织,将引起眼部发生病理性与功能性改变。异物种类有多种,如树枝、金属丝、竹签、机床上的飞屑、射击的弹丸等,其中存在外伤史、通过锤敲击与爆炸造成眼内异物的可能性最大。临床针对眼内异物最直接的处理办法为及时取出异物,避免异物对眼球产生更大刺激,进而降低视力,但眼内异物的复杂性与不可控性较大,部分异物可能为活物,在游走过程中无法准确取出,甚至因为操作时间的延长,对眼睛加大损害。对此,本文选取1例眼内游走虫毛异物患者,重点分析处理过程,旨在为临床治疗眼内异物相似病例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究毛母细胞瘤皮肤镜结构特征,为临床诊断毛母细胞瘤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1年7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5例经组织病理确诊的毛母细胞瘤患者皮肤镜数据资料,分析其镜下结构特征。结果根据肉眼观察有无色素,将毛母细胞瘤分为色素型(3例)和无色素型(2例)两类。在3例色素型毛母细胞瘤中,皮肤镜下可见蓝灰色卵圆形巢(3例)、分支状血管(2例)、蓝灰色小球(2例)、亮白色无结构区(2例)、同心性结构(1例)、溃疡(1例),均无黄白色均质结构。2例无色素型毛母细胞瘤中,皮肤镜下可见分支状血管2例、黄白色均质结构2例、亮白色无结构区2例,蓝灰色小球1例,均未见溃疡及蓝灰色卵圆形巢。结论色素型与无色素型毛母细胞瘤具有不同的皮肤镜特征,皮肤镜可以为毛母细胞瘤提供初步的诊断线索。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分别采用甲硝唑、奥硝唑对滴虫性阴道炎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进行滴虫性阴道炎治疗的对象参与研究,就诊时间:2020年9月-2021年9月,采取红蓝球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均分成2组。接受甲硝唑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接受奥硝唑患者则纳入观察组,各50例。对比两组实际效果。结果:经统计,观察组疗效92%、对照组疗效78%,观察组疗效比对照组更加相比,二者数据差异较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甲硝唑相比,滴虫性阴道炎采用奥硝唑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清除致病因,调节阴道内环境,促进女性患者尽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