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中药材的质量关乎人民的身体健康,中药材的主流是好的,但是还远远没有杜绝假药、劣药,本文以作者的所闻所见,总结中药材鉴别注重的四个方面,以资中药工作者借鉴,在实践中提高中药鉴别的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作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2月—2012年7月临床药师参与的45例会诊进行分析,包括45例会诊的科室分布情况、邀请临床药师会诊目的及会诊后调整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情况。结果该45例会诊涉及10个科室,其中重症监护室23例,占51.11%;会诊目的均为临床医师经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或失败,邀请临床药师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协助治疗;45例会诊,经临床药师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后,治疗有效38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4.44%。结论临床药师在抗感染治疗中体现出其优势及重要性,但同时也折射出目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局限性及一些实际现状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保护儿童免收疾病侵扰,探析1岁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方法选择基层妇幼保健院某时期参加儿童保健的300名儿童,根据是否规律参加儿童保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出生时的身高与体质量、小儿首次参加儿童保健的月龄、母乳喂养情况、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情况、鱼肝油的添加情况、1岁以内参加儿童保健的次数、1岁时的身高与体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小儿1岁时的身高与体质量均比对照组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小儿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小儿添加鱼肝油的情况比对照组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岁小儿规律参加儿童保健不仅利于儿童身高、体质量的发育,减低小儿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几率,在基层保健院中应该大力推广。
简介:患者刘某,女,86岁。2011年4月曾因肺炎合并脑梗死住院治疗1个月后好转,无明显后遗症[1]。2011年12月25日因腰椎压缩性骨折住院治疗5d,症状略好转,2012年1月2日突然腰痛加重,下肢无力,伴言语不利,再次入院。急查CT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病灶,右侧脑室旁脑梗死,双侧室旁白质脱髓鞘改变”。诊断为“大面积脑梗死”,予对症治疗1周,症状未好转。1月10日患者突发胸痛,神志不清,呼吸困难。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T改变,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超敏肌钙蛋白I1406ng/L。生化:BUN14.13mmol/L,Cr179.00μmol/L。胸部CT:“右上肺炎变;双侧胸腔中量积液。”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大面积脑梗死;肺部感染;肾功能损伤。予溶栓抗凝、扩血管、抗感染等治疗2d,症状改善不明显。其后中医开始参与治疗,由家属通过电话、照片汇报病情变化及舌象。
简介:相比美国的医疗体制,我国医疗改革的目标有比较鲜明的社会主义特点,表现在我国医改的核心是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强调了医疗的公益性特点,突出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重视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确认了以往政府对医疗投入的不足。这是完全正确的。不过这似乎给人留下一个医疗完全是政府职能范围的错误印象。我们认为,像医疗制度这样庞大繁杂,牵涉面极广的工程,光依靠政府的财力、人力、效率是无法一手包办的,也不应该由政府一手包办。相反,这应该是个由政府主导,政府、市场、各相关行业企业、各专业团体、研究机构、民间组织分工合作,全社会群策群力,协同配合,共同探索的一项事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效果观察,旨在为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以提高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水平。方法回顾我院在2011年03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240例行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回顾并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对外科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实施干预前后的情况。结果在临床药师干预对外科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后,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88.3%(106/120)下降至35.8%(43/12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抗菌药物用药的选取、时间、剂量和地点均趋于合理,用药时间也大幅度减少,预防用药的指征亦把握得当。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可以提高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的意识,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