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换膀胱造瘘管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膀胱造瘘管更换的50例患者,分析其常见问题及护理。结果:50例(150例次)均置管成功,其中膀胱刺激征20例次(13.33%),拔管困难17例次(11.33%),置管位置不当误入其他器官6例次(4%),其他异常1例次(0.67%)。结论:积极处理留置膀胱造瘘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更换 膀胱造瘘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臭氧水疗、疱液抽取术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在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60例带状疱疹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分为观察组(实施联合疗法)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组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科患者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透明敷料不同更换频率对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透明敷料更换频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肿瘤科留置PICC导管的120例患者,其中男76例,女44例,随机分为4组:透明敷料7、8、9、10d组,每组患者30例,比较4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20例肿瘤患者中有3例发生过敏性皮炎,其中9d组1例、10d组2例;16例发生导管口感染,7d组、8d组、9d组、10d组的导管口感染率分别为16.67%、13.33%、13.33%、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77,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结论:PICC透明敷料更换频率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0d更换一次。

  • 标签: PICC透明敷料 更换频率 导管相关感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水合氯醛不同给药途径的药效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以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6岁以下接受水合氯醛镇静的患儿为对象,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口服组(100例)、灌肠组(100例),并根据年龄的不同进一步划分口服A/B组、灌肠A/B组,A组患儿年龄在6个月以下,B组患儿年龄在6个月-6岁之间。比较不同给药途径下各个组别患儿的镇静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灌肠组总体镇静有效率为87.00%,显著高于口服组的80.00%(P

  • 标签: 水合氯醛 灌肠 口服 药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针对外周静脉置管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置管针更换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90例外周静脉置管的住院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根据所有患者先后入院治疗的顺序将90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优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置管针更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与研究组相比明显较高,且置管针更换时间与研究组相比较短,组间具有明显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外周静脉置管 更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首次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患者,第二次行电子肠镜下手术时,更换操作者对结直肠息肉术中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解放军陆军第九四六医院接受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并在3个月内来院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首次电子肠镜检查和复查由不同的两位医生完成。记录患者两次电子肠镜检查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首次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患者576例,其中3个月内来院治疗的患者且符合纳入条件者423例,由同一操作者复查新检出息肉人数的检出率为22.7%(96/423),更换操作者后为24.3%(103/42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操作者和更换操作者新检出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20.8%(220/1 059)、25.9%(294/1 133),其中新检出直径≤ 5 mm息肉占新检出息肉分别为73.6%(162/220)、82.0%(241/294),新检出扁平型息肉占新检出息肉分别为71.8%(158/220)、79.9%(235/2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操作者和更换操作者新检出乙状结肠息肉占新检出息肉分别为35.0%(77/220)和39.1%(115/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肠镜检查出结直肠息肉的患者,手术时更换操作者,术中能更多的检查出漏诊的息肉,特别是直径≤ 5 mm的扁平息肉;建议结直肠息肉患者手术时更换操作者,提高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 标签: 电子肠镜 结直肠息肉 检出率 更换操作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首次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患者,第二次行电子肠镜下手术时,更换操作者对结直肠息肉术中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解放军陆军第九四六医院接受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并在3个月内来院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首次电子肠镜检查和复查由不同的两位医生完成。记录患者两次电子肠镜检查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首次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患者576例,其中3个月内来院治疗的患者且符合纳入条件者423例,由同一操作者复查新检出息肉人数的检出率为22.7%(96/423),更换操作者后为24.3%(103/42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操作者和更换操作者新检出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20.8%(220/1 059)、25.9%(294/1 133),其中新检出直径≤ 5 mm息肉占新检出息肉分别为73.6%(162/220)、82.0%(241/294),新检出扁平型息肉占新检出息肉分别为71.8%(158/220)、79.9%(235/2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操作者和更换操作者新检出乙状结肠息肉占新检出息肉分别为35.0%(77/220)和39.1%(115/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肠镜检查出结直肠息肉的患者,手术时更换操作者,术中能更多的检查出漏诊的息肉,特别是直径≤ 5 mm的扁平息肉;建议结直肠息肉患者手术时更换操作者,提高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 标签: 电子肠镜 结直肠息肉 检出率 更换操作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疼痛管理措施于慢性伤口敷料更换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均为笔者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收治慢性伤口患者,共计60例,依据患者住院序号单双数分组,单数(行传统护理)30例,双数(行集束化疼痛管理)30例。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NRS评分具有一致性,护理后双数组患者NRS评分低于单数组(P

  • 标签: 慢性伤口 敷料更换 集束化疼痛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次性心电监护电极片不同更换时间对新生儿皮肤损伤及监测效果的影响,为探索新生儿最佳电极片更换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入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并持续使用心电监护的危重患儿96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患儿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每2天更换电极片;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每天更换电极片。观察两组患儿电极片粘贴部位各类皮肤损伤症状发生情况及电极片脱落、粘胶遗留、心电图波形状况。结果试验组共更换电极片163次,观察到红斑共88次(53.99%),丘疹13次(7.98%),表皮撕脱9次(5.52%),水泡2次(1.23%)。对照组共更换电极片382次,观察到红斑184次(48.17%),丘疹42次(10.99%),表皮撕脱39次(10.21%),水泡10次(2.62%)。其中丘疹、表皮撕脱、水泡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红斑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极片脱落、粘胶遗留以及心电图波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每2天更换1次电极片可减少皮肤损伤,不会增加电极片的脱落及粘胶遗留,不影响心电监测效果,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

  • 标签: 新生儿 电极片 医用粘胶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造口患者应用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造口袋更换口诀卡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本院行应永久造口患者70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造口袋更换口诀卡;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心理适应能力、对造口袋更换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并发症处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社会生活适应、总评分分别为(21.06±3.94)分、(18.67±3.64)分、(25.49±4.62)分、(65.22±12.20)分,均高于对照组(16.73±2.56)分、(12.34±2.28)分、(19.34±3.87)分、(48.41±8.7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造口袋揭取、造口底盘裁剪、造口周围皮肤护理、造口袋更换顺序、并发症处理分别为(12.35±5.34)分、(13.87±6.57)分、(14.16±4.67)分、(16.34±8.75)分、(18.45±5.35)分,均高于对照组(4.12±3.12)分、(7.35±4.24)分、(5.67±3.64)分、(8.14±5.16)分、(9.65±4.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肠造口患者中应用接纳与承诺疗法联合造口袋更换口诀卡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对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提高患者对造口袋更换的知识认识,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接纳与承诺疗法 造口袋更换口诀卡 肠造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敷料更换频率延长至14 d内按需更换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行PICC的早产儿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通过在线随机软件将入选早产儿分为7 d、11 d、14 d更换敷料组,3组均采用聚氨酯透明敷料及相同敷料更换方法,观察并比较3组患儿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敷料覆盖处皮肤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共纳入296例,7 d、11 d、14 d更换敷料组分别为96例、108例、92例,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5/1 000导管日、1.1/1 000导管日、0.8/1 000导管日;导管病原菌定植发生率分别为1.0%、0.9%、0%;出口部位感染率分别为1.0%、0.9%、1.1%,敷料覆盖处皮肤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0%、2.8%、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及敷料覆盖处皮肤细菌培养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91.7%(11/12),革兰阴性杆菌占8.3%(1/12),无真菌感染。结论聚氨酯透明敷料在完整且无卷边、渗血、渗液等情况下,早产儿PICC导管置管处敷料14 d内按需更换具备安全性。

  • 标签: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婴儿,早产 敷料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停机困难,转为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辅助期间更换ECMO系统的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9月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停机困难,行ECMO治疗期间出现膜肺堵塞,并成功更换ECMO系统,观察更换ECMO系统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变化。结果6例患儿接受VA-ECMO辅助治疗,男3例,女3例,年龄为1~3个月,体重3.0~4.9 kg,ECMO系统更换过程顺利,耗时175~209 s,患儿的血流动力学稳定,ECMO支持时间为134~249 h,在心脏收缩功能得到改善后,均成功撤机,生存出院。结论通过改良ECMO系统更换时液体置换的方式,可以充分地利用原系统内的血液成分,避免了血液有形成分的丢失,根据快速置换的预案处理,并不会增加置换的风险。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体外循环 婴幼儿 体外膜肺氧合系统更换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停机困难,转为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辅助期间更换ECMO系统的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9月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停机困难,行ECMO治疗期间出现膜肺堵塞,并成功更换ECMO系统,观察更换ECMO系统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变化。结果6例患儿接受VA-ECMO辅助治疗,男3例,女3例,年龄为1~3个月,体重3.0~4.9 kg,ECMO系统更换过程顺利,耗时175~209 s,患儿的血流动力学稳定,ECMO支持时间为134~249 h,在心脏收缩功能得到改善后,均成功撤机,生存出院。结论通过改良ECMO系统更换时液体置换的方式,可以充分地利用原系统内的血液成分,避免了血液有形成分的丢失,根据快速置换的预案处理,并不会增加置换的风险。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体外循环 婴幼儿 体外膜肺氧合系统更换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性的研究,寻求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管道更换的最佳更换时间,为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最佳护理方法。方法:从我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选取机械通气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每7d和每3d更换呼吸机管道,两组患者每周行3次痰液培养,1次床边胸片,观察4周内有无VAP发生。结果:经过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 标签: